香港本土電影破億,對內地電影市場的啟迪

2023-02-24     電影情報處

原標題:香港本土電影破億,對內地電影市場的啟迪

作者 / 呂世明

即便在「二周一成」(暨周潤發、周星馳和成龍)的時代,香港本土電影也未曾想過票房破億。但就在不久之前,香港本土出品的《毒舌律師》實現本土票房破億,該片也有希望躋身香港地區總票房前十。就在今天,該影片已在內地正式上映。

作為華語電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香港本土電影一直以來都有最堅定的觀眾和支持者。在回歸以及大批量香港電影工作者北上後,「Hong Kong Film,To Be or Not to Be」(暨香港電影是生是死),一直都是行業、媒體和影迷最為熱衷的話題。

很值得玩味的是,似乎香港電影總在和我們開一些「善意」的玩笑,在所有人幾乎都對香港電影喪失掉信心後,香港本土電影在這兩年出現了不錯的反彈趨勢。

兩年前的《梅艷芳》打破當年星爺《功夫》的票房神話,去年的《明日戰記》和《還是覺得你最好》均有七八千萬的票房表現,到了今年的《毒舌律師》則首次讓香港電影在港實現了票房破億。

從去年《還是覺得你最好》到今年的《毒舌律師》,香港本土電影崛起對於內地有何意義呢?

拍最擅長的題材、

演繹最具代表性的本埠角色

2020年的香港電影和內地一樣飽受打擊。巧合的是,這一年香港本土票房冠軍的影片《乜代宗師》,便是《毒舌律師》主演黃子華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喜劇片,這位年齡甚至比星爺還大兩歲的香港優秀喜劇人,已經在粵語圈範圍廣為人知。

看過《毒舌律師》的觀眾朋友都會由衷的讚嘆它的優秀,至少在港片被質疑沒落的當下,它又一次燃起大家對港片黃金時代的希望,說這部影片是當代版的《九品芝麻官》一點也不誇張,香港電影在展現其專業性和人文關懷時,總會體現出華語電影的最高水平。

香港影片《法外情》內地上映海報

對於香港電影,類型片一直都其能夠占據到世界電影一席之地的主要組成部分,律政題材也是這其中重要的一支,早在八九十年代,內地便引進了劉德華主演的《法外情》、電視台也播放了劉松仁、米雪主演的《法網柔情》,「專業性」和「人情」也是此類題材所共有並特彆強調的層面。

就目前香港電影的環境而言,大批量電影人北上淘金,多多少少還是會造成香港電影行業的「真空」,畢竟在面對內地優厚的資金保障時,很多香港電影人還是艱難抵擋住誘惑,好在像K先生(暨古天樂)時不時也會出援手幫助香港電影的新人,譬如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大熱的《正義迴廊》便有他的出手相助。

除了專業性較強的影片和有煙火氣的愛情片之外,人物傳記類影片在港的反饋也在提升,像2021年上映的《梅艷芳》拿下6250萬港幣的成績,打破多項票房記錄,在內地上映的票房成績也不錯,要知道人物傳記影片即便在世界範圍內都較少會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如果說曾經相當長的時期內香港在人物傳記影片時更多會演繹一些「灰色」的角色(例如雷洛等),到了當下,回憶黃金時代香港影人是一個相對不錯的發展機會,畢竟曾經香港娛樂的黃金時期,留給所有華語圈印象深刻且美好的演藝人員實在太多了。

提供更高級的情緒價值,

表現更強烈的戲劇衝突

在前段時間熱播的《狂飆》中,內地觀眾見識到了角色豐滿程度極致的高啟強,這個角色連同之前《人民的名義》中的祁同偉讓很多觀眾惋惜,以至於很多觀眾會對他們產生共情和某種程度上的「認同」。

但在大部分香港影視作品中,卻較少會看到類似的「灰色人物」,往往一些極致的影視作品都會「愛憎分明」的表現正面和反面角色,我們會痛惜正面角色的無力,也會對反面角色的「恨之入骨」。如果僅從觀影角度來看,更強烈的正反角色的設置,至少會讓大家在觀影過程中達到極致的爽。

這種極致的觀影體驗其前提是影片能夠提供更高級的「情緒價值」,恰如這部《毒舌律師》,幾乎所有的觀眾都會被影片的劇情所牽引,大家等同於法庭中陪審員角色,即便觀眾已經「開天眼」一般的了解到母親是無罪的,但迫於反面角色塑造和演繹,又都會暗搓搓的期待影片最後的反轉。

《還是覺得你最好》(中國香港·2022年上映)

不同於內地影片很多時候會因為「技術原因」會形成一些對情節的掣肘,在提供強烈的情緒價值方面,香港電影大體上會更肆無忌憚一點,這其中不僅僅是火爆激烈的動作片,也包括並不限於劇情片和愛情片,大部分觀眾也更容易在這些影片中得到共鳴和滿足。

其實除了這些爆款影片之外,近兩年香港本土出品的一部分影片還是有不錯的質量、同時在香港本地的票房表現也不錯,但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和制約,也包括前兩年疫情的干擾,一部分影片也選擇了通過網絡平台上映。同時一些影片雖然有不錯的口碑和評價,但受限於題材的小眾(或限制),它們有不太容易打開內地的市場。

這其中像《我的非凡父母》(內地&香港均上映)《巨星養成記》(內地網絡平台上映)、《闔家辣》(香港地區上映)都有不錯的票房,包括近期大熱的《正義迴廊》也是在港能夠取得驚人的票房,當然作為一部審核為限制級的影片,它和之前《踏雪尋梅》《智齒》都較難順利被引進上映。

即便如此,香港電影所特有的環境和文化,也讓其能夠真正意義去展現華人文化圈中較高級的情緒價值,並能夠提供衝突更強烈的戲劇情節,而且也更容易被內地觀眾審視和接受。

如果拋開一些和內地深度合作影片之外,香港本土電影在經歷過近兩年的探索和發展之後,已經通過自身的能力在一步步的找尋到屬於自己的新的發展方向了。

打破粵語圈限制,

不停留在以往的舒適圈

想必沒有人會質疑香港人的拼搏精神,或許在整個東亞範圍內,能和香港人在對工作積極的態勢上有一比或許只有日本人了,但日本是一個極度的已開發國家,香港只是一個彈丸之地,它能夠提供如此豐富的文化產品,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內地去學習和研究。

但在面對香港電影之時,除了一部分火爆的警匪動作片之外,大部分的時間內,大陸觀眾、從業者和媒體又極容易給港片打上一個烙印,暨將香港電影、特別是香港本土出品的影片圈定在粵語圈範圍內。

或許事實的表現也是如此,香港電影往往會在兩廣地區受眾更多一些,而且在這些地區的粵語版場次也會占據到主導地位,這一點特別像現在國內大部分影院在排映進口片是著重安排原音字幕版的操作。

但僅僅依靠這些地區想突破香港本土電影在內地的票房空間是遠遠不夠的,像去年上映的《還是覺得你最好》,在上映的二十天內,廣東地區的票房占比一直都在四成左右,一直到第四周影片才在其他地區的占比有一定提升,但此時廣西的票房占比仍舊達到了10%,但此時該片已經進入到票房的收關階段了。

對於一些中低成本的香港本土電影,在引進內地後,往往要面對突破粵語圈的限制,其實內地的一線城市對於香港電影的粵語版還是有一定的供需要求,而且像一些有文化底蘊的二線地區,他們的高層次影片也和喜歡看原版電影一樣,對香港電影有看粵語版的觀影訴求。

提供給更多影迷更豐富的觀影選擇,也是讓香港本土電影在內地破圈的渠道之一,像這次的《毒舌律師》肯定要比之前的《還是覺得你更好》能夠引起更多內地觀眾的關注,畢竟《還是覺得你最好》更多是現代香港人的情感生活的寫照,但《毒舌律師》律政戲的設置顯然會讓更多的觀眾產生興趣。

香港回歸已經跨過「五十年不變」的一半,或許從最初的絕對心理、經濟和文化層面的優勢,在一點點被內地拉近差距,過往的舒適圈已經不復存在,至少在面對內地強勁的發展趨勢時,是要求香港電影和電影人是時候跳出舒適圈,在過去的幾年間,香港電影想在經濟層面得到成功是很需要內地各個方面的協助。

不過通過像《還是覺得最好》《毒舌律師》《正義迴廊》等影片,讓香港電影不在拘泥於過渡依賴內地的資本影響,當然一些系列IP的影片仍將是香港電影不能或缺的,香港本土電影也需要更多的《毒舌律師》這樣的影片,而且他們不僅僅在香港本土發光發熱,也需要進入到內地,給內地觀眾提供更豐富的文化產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00a6dffcceb5b49b79e45bfab1bae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