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帶娃和閨蜜們聚會,到了吃飯時間,小果家三歲半的女兒甜甜卻一直悶悶不樂,時不時的還和媽媽哭鬧一會,大家都好久沒見面了,能看出來小果努力克制著自己不要責罵女兒。但甜甜看起來是真的不太開心,我就過去看了看。
「甜甜,你怎麼了,是哪裡不舒服嗎?」我蹲下來看著她問。
「我牙疼呢。」甜甜撅著小嘴,奶聲奶氣地說著。
「
牙疼?!她才三歲半啊,怎麼會牙疼呢
?」我有點驚訝的問小果。
「是呢,好幾天了,一直說牙疼,也不好好吃飯」,小果這樣說道。
「孩子這樣,
看起來不像是撒謊
,這飯店樓下有個牙科診所,帶孩子去看看吧,可能是真的不舒服!」,小果點了點頭,帶娃去了診所。
沒一會兒就回來了,手裡拿了一盒牙線,我關切的問怎麼樣,從小果的表述中,我知道了原因。醫生說甜甜
有四顆牙齒已經開始變黑
了,因為平常吃甜食過多,孩子自己刷牙刷不幹凈,日積月累,導致牙釉質被腐蝕受損。
為啥孩子牙齒問題頻現?
現在有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問題,看著一張天真無邪的小臉,一笑起來卻讓人觸目驚心,小小年紀,牙齒就層次不齊,乳牙黑黃斷掉,上下齒合攏時看起來是蛀了一圈。造成這種結果有幾種,我們總結來看下。
睡前喝奶
很多寶寶在睡前會喝一頓牛奶,寶媽這麼做有的是為了給娃營造一種睡前儀式感,有的是為了彌補孩子白天不好好吃飯,怕半夜餓醒,希望娃睡的安穩踏實一些。但寶寶奶粉段數越高,甜度越高,
絕大多數都是喝完就睡了,甚至有的寶寶是叼著奶瓶就睡著了
,沒有辦法清潔口腔。但
進食十分鐘後,食物殘渣便開始跟碳水化合物產生作用,形成牙菌斑
。牙菌斑在牙齒里逗留,就會有造成蛀牙的可能。
甜食攝入過多
很多家長喜歡將自己吃的零食和飲料,與孩子一起分享,但零食、點心、糖果及含糖飲料等會被口腔細菌分解產生酸性物質,讓牙齒脫鈣,漸漸形成蛀牙。尤其是孩子在飲食上,並不能很好的約束自己,所以,牙齒問題才會這樣頻發。
乳牙到底有多重要?
鄰居姐姐非常喜歡喝碳酸飲料,在孕期更甚,基本每天都能看到她抱著飲料瓶,老公有時也會說上幾句,但她根本不當回事兒。結果大寶的乳牙長出來後就開始變黑,小塊小塊的脫落。後來生了二寶,在二寶一歲的時候就用筷子蘸著可樂給娃嘗新鮮。
家裡老人都覺得這樣做不行,但寶媽卻不以為然,
她認為乳牙遲早會被恆牙代替,黑了也無妨
。但真的是這樣嗎?
每個人的一生有兩套牙齒,第一套牙齒是乳牙,約在兩歲半至三歲長齊;
而第一顆報到的恆牙約在六歲,藏在乳牙的後面,被家人誤以為是乳牙,有人稱它為「六歲齒」;
大概至十二歲,孩子全部的乳牙會被恆牙取代,這時有二十八顆牙齒;
到了十八歲至二十歲時,智齒會長出,如果順利,則有三十二顆牙齒;
但有很多人智齒生長不順利,例如發炎或長歪、阻生,就需要拔除。
以上是我們牙齒的生長順序和規律,在牙齒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精心呵護和清潔。有句老話「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足以見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尤其是乳牙,會影響之後恆牙的發育問題,更要引起重視。
如何讓孩子擁有一口好牙?
曾經有過幼兒園的小朋友右臉腫脹、發燒,直到急疹,家長才發現原來孩子乳牙蛀了十六顆, 一直未發現及治療,以至於引發蜂窩組織炎,還住進加護病房。寶寶遭罪,媽媽心痛,但這些情況都是可以早點避免的。
做好牙齒清潔工作
孩子六歲以前,刷牙主要由父母幫助完成
,因為孩子的小手協調性還不夠,需要家長幫助才能將死角清潔乾淨。上小學後,可以讓孩子自己刷牙,家長要起到監督檢查作用。一般是早晚各刷一次,尤其晚上的刷牙很重要。
大寶會自己刷牙後,都不讓我幫著刷牙。給他講了文章一開始提到的,甜甜小朋友的事情後,他很乖的會問,「媽媽,醫生是怎麼說的?」
我會告訴他,醫生說,寶寶自己還小,需要家長幫助才能把牙齒刷乾淨。然後一邊刷,一邊告訴他刷牙的要點,努力讓他能學會,自己獨立完成。幼兒園也會定期有牙齒保健的活動,督促小友們,養成愛護牙齒,每天刷牙的習慣。
Tips:牙醫通常會鼓勵大家,
吃飯後三分鐘內刷牙,每日刷牙三次,每次刷牙三分鐘,這就是「三三三」護牙守則
。
挑選適合孩子的牙刷
寶媽去挑選牙刷的時候,一般會挑選顏色鮮艷,樣式可愛的牙刷,但
不是好看就一定好用
。寶寶牙齒十分敏感,如果牙刷選擇不當,還會刮傷孩子的牙齦。
刷頭
:個頭比較小,大約六排、三列刷毛的刷頭比較好,下門牙四顆牙的寬度較為合適;
刷柄
:較粗的刷柄,橡膠材質的,更方便孩子抓握;
刷毛
:以柔軟質地為佳,牙刷頭選擇「平頭」形狀。
Tips:0-2歲孩子的牙刷頭更小,牙刷毛要是軟毛,而3-5歲孩子的牙刷頭則略大,毛可以是普通硬度。
少吃零食,少喝飲料,多喝水
看到這點建議,很多寶媽估計都會想,終於要說多喝水了。但確實是這樣的,在寶寶身體發育期,
零食和飲料中的添加劑很多,食用過量,寶寶身體是負荷不了的
。
也有牙醫建議,如果孩子哭鬧不止,非要吃糖,可以把一天的糖果攝入量制定出來,
讓孩子一次性吃夠,然後刷牙,告訴寶寶,今天的糖果已經吃完了
。
窩溝封閉
有的寶媽說,想要減少孩子零食和飲料的攝入量,操作起來很困難,但又很
擔心孩子蛀牙,我們也可以考慮給娃做窩溝封閉。
窩溝封閉是指不損傷牙體組織,將窩溝封閉材料塗布於牙冠咬合面、頰舌面的窩溝點隙,當它流入並滲透窩溝後固化變硬,形成一層保護性的屏障,覆蓋在窩溝上,能夠阻止致齲菌及酸性代謝產物對牙體的侵蝕,以達到預防窩溝齲的方法。
做窩溝封閉的最佳時機,一般是
乳磨牙3-4歲,第一恆磨牙6-7歲,第二恆磨牙11-13歲,雙尖牙9-13歲
。
媽媽來叨叨:
身邊總是有父母帶著剛上幼兒園的娃,去牙科做檢查的,有很多得到的回覆都是:
造成蛀牙的原因是清潔不幹凈。
所以,刷牙無小事,寶寶有一口漂亮健康的牙齒,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爸爸媽媽們會督促孩子刷牙嗎?
一位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