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安徽臨淮關的一段歷史往事。
臨淮關歷史悠久,古為濠州所屬,是歷史上的通衢要地,也是安徽省四大歷史名鎮之一。1938年徐州會戰打響,臨淮關成了敵我雙方爭奪的主要戰場之一。
(1938年2月7日,津浦線鐵路淮河南岸,朝中國軍隊射擊的日軍添田部隊。)
據史料記載,日寇進攻臨淮關的部隊中有一支是添田部隊,而防守方則是東北軍于學忠51軍的兩個師。這本來就是一場實力不平衡的戰鬥,從1月6日開始,日寇就用飛機轟炸臨淮關,群眾紛紛躲進防空洞、地下室。日機在店口街郵局旁、胡家油行及張家青果行之間投擲炸彈,炸毀房間十幾間,炸死數人。
(1938年2月1日,日寇占領安徽鳳陽臨淮關後,沿著被中國軍隊破壞的鐵路向蚌埠行進的日軍添田部隊。)
這個時候,面對日寇的戰機,我軍毫無反擊之力。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存實力,等著日寇的地面部隊來進攻。
(1938年2月1日,這一天是大年初一,本來是個舉國歡慶的日子,但是日寇並沒有暫停侵略中國的步伐,他們占領安徽鳳陽臨淮關後,其添田隊長(左坐者)又繼續部署新的行動命令。)
此時,日寇已經調遣了16個師團共計23萬兵力,沿津浦鐵路一南一北,分兩路夾擊戰略重地徐州。于學忠則以51軍兩個師的兵力約2.5萬人,死守蚌埠,血戰臨淮關,頂住了包括添田部隊在內的日寇3個師團共計4萬人的瘋狂進攻。
(1938年2月1日,朝安徽鳳陽臨淮關逼近的日軍部隊。)
關於這一場戰鬥的詳細記載現在很難找到了,但是其結果,在權威史志中則有記載:在連續8天的防守中,51軍以傷亡七千餘人的代價,守住了淮河,而日寇方面的傷亡則達到九千人以上。這場戰鬥,牽制了敵人,支援了台兒莊,可以說是戰功顯赫。
不過於學忠將軍在臨淮關的出色表現也激怒了兇殘的日寇,2月10日,日寇為了報復,侵占了黃泥坂,他們見人就殺。莊內的百姓,有的被刺刀刺死,有的被槍打死,有的全家被殺,一時之間,整個村莊屍橫遍地。據記載,這一天,在黃泥坂莊內及附近的群眾,被日寇殘殺達1000多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r9v8HMBURTf-Dn56A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