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讓人安,關讓人喜,松江這個臨時門診正式關閉!

2020-04-02     上海松江發布

「雖然臨時門診只運作了短短34天,但它的啟用確實讓疫情期間來中心就診的患者感到安心,也得到了非重點地區返滬患者的理解與支持。」3月22日,佘山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唐剛無限感慨。這一天,該中心面向非重點地區就診對象開闢的臨時門診宣布正式關門,疫情期間,讓就診患者吃下「安心丸」的它完成了使命。

這個臨時門診的啟用在特殊時期,讓居民放心,服務讓人暖心,而它的關閉也代表著形勢好轉,更讓所有人安心。


疫情期間服務要更貼心

疫情暴發,醫院被市民視為高危場所,2月18日,佘山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啟用了臨時門診,專門接診14天內非湖北地區(或途徑湖北)來滬的非發熱患者,為非重點地區就診對象單辟了通道。截至3月22日,臨時門診共接診患者145人次,診治病種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外傷、腰腿痛等。



說起啟用臨時門診的緣由,中心全科醫生周芬芳表示,2月上旬,全副武裝的她在全科坐診,一位患者進診室前強烈要求對診室環境進行消毒。「我們中心相當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每天早上都會全面消毒一次,上午看診結束也會再次徹底消毒。」周芬芳坦言,每進來一位患者就全面消毒在操作上有些困難,也沒太大必要。那位患者之所以要求消毒之後才肯進診室,是因為他聽聞前一位看診的患者剛從外地返回松江,十分擔憂。


事實上,特殊時期,類似的非重點地區非發熱患者就診不安心問題並不是個例。如何消除這部分人的擔憂,同時也不增加14天內非重點地區返滬患者的心理負擔?佘山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疫情發生之初便有所思考了。隨著防控工作的深入和細化,醫務科充分聽取患者的意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查漏補缺。


「這類對象既『非重點』又『非發熱』,風險等級卻又不同於未出滬的其他就診病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科長印春華直言,臨時門診的啟用不僅能夠化解這兩類患者的不安,避免發生矛盾,也能減小醫務工作者的心理和工作壓力。


臨時區域也要配備過硬

「在原有發熱門診和全科門診的基礎上更加細化了風險等級,進一步降低院內感染髮生的可能性,夯實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疫精細化管理,充分考慮患者的感受。」唐剛說,這是啟用臨時門診的意義所在。


雖是臨時啟用的門診,但硬體軟配備都很到位。據介紹,臨時門診不僅單獨設置了挂號收費、檢驗、診療科室,固定坐診的5名醫生均為工作經驗十年以上的高年資醫生,其中,3名為副主任醫生,2名為主治醫師。另外,診療範圍也很廣,包含了全科、外科,基本能夠滿足患者就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臨時門診還配備了臨時的專職助手,由專職助手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患者的檢驗報告、醫生開具的處方藥全都由我們專職助手去領取,患者進入診區後便不用出門,也不接觸其他患者及醫務人員。」曾擔任專職助手的中醫科醫生沈蓮說,雖然當班一天下來來回跑很累,但能夠極大地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幾率,讓就診患者感到安心,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疫情期間,我們除了幫助對症看診,還要關注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周芬芳說,臨時門診的醫生尤其如此。診療過程中,她接觸過部分處於14天居家隔離觀察期內的患者,他們中不少人會擔心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有人甚至每天自測體溫20多次,體溫達到37.4℃就更加焦慮,自覺呼吸困難,全身乏力,晚上也難以入睡。


遇到這類情況,臨時門診的醫生們需要結合檢查結果開導、勸慰來診患者,鼓勵他們在家找點事干或學點東西,不要總是刷手機查百度,每天早晚各測一次體溫即可。「一般來說,就診結束時,就診患者的焦慮情況都會得到很大緩解。」臨時門診醫生徐春雷說,這讓大家感到尤為欣慰。


文字:王梅

編輯:王姝姝

資料:健康松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mDvOnEBnkjnB-0zSgbo.html










消失的東外街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