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還可以這樣慢慢「舀」

2019-12-01     晉江鄉訊

眾所周知,飯勺是每一個家庭裡頭再平凡不過的一件餐具,簡簡單單,扁扁帶點小凹槽的橢圓造型,但是你見過壽桃型,各種雕花鑲金的飯勺嗎?

閩南古飯勺

這就是閩南古飯勺,它盛行於清代和民國時期,常見於廈漳泉以及台灣地區等閩南文化圈。木製壽桃型,蘊含著閩南人「食壽」的願望,往往配有精美雕花。壽桃寓意吉祥、長壽,常見的雕花大多是吉祥寓意的圖案,有鳳頭、龍頭、樹枝、梅花、喜鵲、和牡丹等,牡丹代表富貴,喜鵲代表吉祥,一般還會漆上紅漆,代表喜慶。

圖中飯勺上的喜鵲代表家有喜事,花朵和壽桃代表開花結果,寓意早生貴子。

閩南傳統飯勺曾經還是陪嫁品之一。以前的閩南婚俗當中,女方陪嫁品中還要有一把精緻飯勺,一般是與剪刀、木尺、針線和圍裙等放在一起。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好的人家,還會給飯勺刷上金漆,象徵著父母親對出嫁女兒將來豐衣足食的美好祝願。而且在出嫁前夕,女方母親還會利用飯勺教示女兒如何做一位賢良淑德的妻子。「飯勺舉一起,就得照天理,先給公婆盛,翁婿放第二,三是給姑叔,剩多剩少給自己。」

話說「三日下廚房,洗手做羹湯,未知婆食性,先遣小姑嘗。」這句閩南俗語有什麼含義呢?原來,新娘子剛到婆家,新婚第三天,要下廚做飯,不知道公婆口味,先讓小姑子嘗嘗味道。

閩南民間還流傳著一個與飯勺有關的趣味典故:聽聞,如家有小孩厭食,將小孩抱到門後,用飯勺輕輕地在孩子嘴邊打三下,口中念著:「飯勺打嘴邊,教示小仔囡,三餐要吃飯,吃完還要添。」過後便會有胃口。

隨著生活方式、習俗的改變,現在的飯勺大多是塑料、不鏽鋼等材質,造型上也無太大區別。婚俗中也很少再見用飯勺作為陪嫁物品的傳統。這種閩南隨處可見的傳統飯勺也逐漸從大眾視野中消失。但是無論是作為家用,還是作為民俗用品的飯勺,都洋溢著閩南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期待。

來源:老閩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jR4xm4BMH2_cNUgBO2D.html





















來,甜一下

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