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企業輕裝上陣 把榮譽留給群眾

2019-12-28   津彩河北

 當歷史的航船即將駛入2020年,當海河兩岸離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愈發臨近,我們一起回望走過的這些年。

  一項項傾力為企服務的務實舉措、一個個傾情為民擔當的暖心瞬間,無一不是這座城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秉承「利歸天下,譽屬黎民」工作思路最生動的彰顯。

  「一定要把天津的營商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下來,打造成成本的窪地,才能成為投資的高地。」今年上半年投資增速17.4%,效果已經顯現。最大限度讓利於企業,讓企業輕裝上陣,釋放幹事熱情,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減稅降費:為企業注入新活力新動力

  綠地控股集團在北辰區有一個百萬平方米的項目,「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用」取消後,按每平方米少交400餘元計算,可直接為企業節約4億餘元。

  今年1月,我市重磅推出「民營經濟19條」,施行「三個一律免徵」,即地方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免徵,對地方有權確定標準的政府性基金一律免徵,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政府性基金、地方留成部分一律免徵。讓企業直呼:「特別實在!特別給力!」

  2017年,我市向企業免徵耕地開墾費、無線電頻率占用費等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2018年,成為全國較早實現地方涉企行政事業性「零收費」的省份;2019年起,又對若干政府性基金項目以及地方制定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等予以免徵。

  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換來了財政收入結構的持續優化。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已經從三年前的全國前三名,變為目前的全國後十名,收入質量明顯好轉。預計今年將降至15%以內。

  在不含「營改增」減稅,以及最新一輪的增值稅減稅和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情況下,我市2017年、2018年、2019年共計為企業減稅降費1057億元,其中,623億元都來自於「自選動作」。

  一個又一個實打實的「大紅包」,讓企業對未來在津發展更有信心。

  「從4月份起,增值稅稅率從16%降到13%,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可把我們高興壞了!」天津新可綠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欣告訴記者,新政出台後,企業所在的東麗區稅務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答疑解惑,讓企業更加清晰地了解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

  「『雙萬雙服』活動中,與企業聯繫的市審計局領導還把減稅降費政策課程光碟送給我們,很實用,太貼心了!」周欣說,對於一家小微企業而言,一年減免100多萬元可是個大數字,讓他們充滿感恩之心,「我們在得到扶持的同時,更應該反哺社會。」公司將省下來的一部分資金用於社會捐贈,前不久,剛剛獲得社會責任百強企業稱號。

  天津國投津能發電有限公司財務部長馮海粗略算了一筆帳,公司2019年預計可減少增值稅及附加稅3200萬元,這筆錢可以全部用在循環經濟建設上。

  據天津市稅務局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已累計實現減稅降費329.9億元。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銀」,企業更會好好利用起來。

  「我們今年享受的減稅降費優惠,估計得有1000萬元,已全力投入到產品研發和人才引進當中。」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財務長李亞輝說,2019年,公司共引入研發人才288人,其中高級研發工程師91人、中級研發工程師98人,同時引入全自動化攝像機,組裝生產線,加大產業自動化投入,單日生產高清攝像機可達到5000台。

  「減稅降費政策的出台,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信號十分強烈。高新區稅務局工作人員送服務上門,為我們詳解政策,更讓我們感受到政府服務企業的決心,讓企業今後更加敢於投入、勇於投入。」李亞輝言語堅定。

  譽屬黎民:讓正能量溢滿津城

  有一位老人,年過七旬,卻重新蹬起三輪車,只為多掙一些錢,圓孩子們的上學夢。

  他曾在夏季炎炎烈日炙烤下,昏倒在三輪車上;為了拉活方便,他在車站前搭了一個3平方米的小鐵皮棚子,一住就是5年;為了每天多省下幾塊錢,他午飯總是用兩個饅頭加一碗白開水對付;在81歲高齡時,他更是把自己兩間老屋賣掉,又貸款成立了支教公司,將所得利潤全部捐給貧困學生……

  在津城,他的名字無人不曉。他,就是用生命最後18年時光,蹬著一輛三輪車,捐款35萬元,幫300多個孩子圓了上學夢的白方禮老人。

  有一位老師,年近杖朝,卻精神矍鑠,清瘦的身影活躍在從大學到中小學、從機關到社區的講台上。

  他堅持原則、有諾必踐,站著講、脫稿講、不計報酬講,每每聽他的講座,總有人激情澎湃,總有人潸然淚下;他淡泊名利、生活儉樸,至今居住在38平方米的公房內,家裡雖是水泥地面、石灰白牆,卻收藏著上千冊圖書;他心地善良、胸懷大愛,堅持扶危濟困、助弱幫殘,十幾年來累計向社會捐助20餘萬元……

  他,就是紮根教育事業三十餘年,堅持退休不退崗的天津師範大學原副校級巡視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輔成老人。

  兩位老人,年齡不同,行業各異,看似並不相關,但,他們身上有著同樣的特質──奮鬥、奉獻,散發著人性光芒;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最美奮鬥者」。

  2019年9月25日,「最美奮鬥者」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天津支教模範白方禮老人之子白國富代父親領回獎章。

  「老爺子去世14年了,沒想到還能獲得這麼光榮的稱號,黨和國家、人民一直都記著他,讓我們很感激!」每每談起父親獲得的榮譽,白國富都激動不已。

  不忘曾經的奉獻者,把榮譽留給群眾,讓正能量溢滿津城,天津,一直在行動。

  近年來,我市開展了道德模範評選、好人評議等一系列先進典型的選樹活動,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人人學習先進、人人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凝聚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精神力量。

  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凡人善者:有31年無償獻血近300次、累計獻血量超過6萬毫升的「獻血哥」栗岩奇;有冬天掃雪、夏天護綠,平日維護市容、治安巡邏、文明宣傳、照顧孤老戶,到各單位宣講的「陽光奶奶」呂文霞;有給盲人朋友送去豐盛「精神大餐」的「心目影院」講解員馬釗……

  他們,都是我們生活中的身邊人、普通人、平凡人,卻數十年如一日地做著一件又一件看似細微卻「不平凡」的事。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一切成就都歸功於人民,一切榮耀都歸屬於人民。當這樣的普通人、平凡人愈來愈多,我們的城市定會愈發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