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10月6日,中秋、國慶假期完美收官。記者從市文旅廣體局了解到,作為疫情放開後的第一個國慶長假,我市各景區(點)遊客接待量創新高。據不完全統計,中秋、國慶假期,我市納入假日旅遊監測的37家文化文物和旅遊單位共接待遊客135.38萬人次,同比增長190.57%,其中,紅色旅遊依舊引領市場。
來潭遊客增長喜人
據不完全統計,「雙節」期間,我市納入假日旅遊監測的15家A級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120.86萬人次,同比增長229.13%。其中,韶山旅遊區共接待遊客32.132萬人次,同比增長556.82%;盤龍大觀園共接待遊客2.15萬人次,同比增長8.36%;彭德懷紀念館共接待遊客20.61萬人次,同比增長289.84%;水府旅遊區共接待遊客7.07萬人次,同比增長14.9%;窯灣歷史文化旅遊街區共接待遊客8.6萬人次,同比增長87.09%;萬樓景區共接待遊客35.14萬人次,同比增長490.52%。
「雙節」假期,納入假日旅遊監測的11家鄉村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6.71萬人次,同比增長23.25%;受監測的29家旅遊住宿單位共接待遊客3.44萬人次,同比增長38.24%,累計平均出租率87.91%;我市部分文物文化單位處於閉館狀態,受假日監測的11家「三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共接待遊客7.80萬人次,同比增長76.4%。
紅色旅遊引領市場
隨著紅博園、軍博園、銀河銀田景區、湖南農民運動考察之路、毛澤東求學勵志之路等一批重點項目的推出,我市紅色旅遊又出生力軍,紅色旅遊依舊是來潭遊客首選。
據不完全統計,「雙節」期間,韶山旅遊區共接待遊客32.132萬人次,占全市受監測的15家旅遊區(點)接待總量的21.99%。彭德懷紀念館也在這個節假日迎來接待量新高,接待遊客量占全市受監測的15家旅遊區(點)接待總量的17.05%。東山書院、陳賡故居也是遊人如織,分別接待遊客3.22萬人次和0.84萬人次,同比增長1650.16%和28.62%。紅色旅遊熱度不減,依舊引領我市旅遊市場。
景區活動精彩紛呈
假日期間,市、縣(區)聯動,活動全面開花,40餘項文旅體惠民促消費活動聯動推出,全市17個主要景區(點)、民宿、影院、協會亦同步開展各類假期促消費活動,為遊客呈現豐盛的「文旅大餐」。
萬樓·青年碼頭的首屆中國狂歡節,由民族歌舞秀、非遺絕技表演、電音節等8天不間斷系列活動組成,持續聚攏人氣,搭配盛大的中秋、國慶主題焰火秀引爆湘潭夜間人氣,進一步推廣萬樓千年名樓名片,為中秋、國慶營造熱烈氛圍,禮讚盛世中華。
盤龍大觀園打造超燃「風芒花花音樂季」舞台,融入盤龍獨有花卉元素,聯合湖南廣電等官媒,通過湖南高校樂隊爭霸等形式,將現場演出的熱度延續至網絡投票、社交平台打call,線上線下共參與,打造獨家持續性IP。
窯灣歷史文化街區在中秋前夜舉辦獅王爭霸賽,以「體育+民俗+文旅」帶動窯灣景區人氣。中秋、國慶期間,在街區內布置主題婚戀現場、超大愛心氣球,舉辦雷射燈秀、伴趣社中秋喜樂會等活動,以遊園會形式串聯民宿、酒吧、露天演唱會、窯灣漁街吃魚,讓市民遊客感受濃濃的「煙火氣」。
湘鄉水府旅遊區邀請數十位大地藝術家,以「守護自然」為背景,用稻草為原材料構建一個「打卡王國」,同時現場還引入鹿島主題公園、捕魚公園等趣味主題樂園,非常適合親子遊玩。
文博旅遊受到追捧
以打卡湘潭市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為代表的文博旅遊受市民追捧。湘潭市博物館推出「到博物館過節」系列活動,邀請市民、遊客共度中秋佳節,開啟古風遊園之旅,著漢服、看花燈、猜燈謎、賞糖畫、做花燈、制皂莢、玩投壺。體驗國慶文化營,享受精彩黃金周。在文化營里有瓦當拓印、青銅器DIY製作、活字印刷術等精彩活動,體驗傳統文化魅力。同時還舉辦了「歡度中秋 喜迎國慶·長株潭剪紙藝術精品展」。湘潭市博物館假日期間共接待遊客1.86萬人次。
「情滿中秋、喜迎國慶」周末劇場非遺戲曲晚會、「月秀越開心·放歌蓮城合唱秀」2023年湖南省合唱展演湘潭賽區暨湘潭市第五屆合唱藝術展演,則分別在湘鄉市花鼓戲劇團、湘潭市群眾藝術館劇場舉行,讓群眾感受傳統文化的薰陶。
中秋、國慶假日期間,全市涉旅相關單位認真履行職責,值班人員堅守崗位,全市旅遊秩序正常。儘管各景區遊人如織,但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無論是從業人員還是遊客,文明旅遊意識在不斷加強,經營主體安全經營、規範經營、文明經營。「雖然人來人往,但是走到哪裡都是乾乾淨淨的。看到很多工作人員自發地引導遊客,介紹好吃的好玩的,我們遊玩得很舒心!」遊客萬先生點贊。
截至10月6日,我市無重大旅遊質量投訴和安全責任事故發生,達到了安全出行、有序出行、文明出行的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fdf5d66b863a1e7b435f0d3c0c377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