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芝加哥的跨性別女性、黑人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感染梅毒的可能性幾乎是白人男同性戀的兩倍。
他們發現,在參與者的一生和研究的六個月期間,患病率在人口統計學上存在顯著差異,從而對研究不足的群體的風險因素有了更細緻的理解
這項研究發表之際,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計劃向同性戀、雙性戀男性和跨性別女性推薦doxy PEP,一種一次性劑量的抗生素多西環素,主要用於無保護的性接觸後使用。這種治療方法有助於控制梅毒、淋病和衣原體感染。
過去幾年,美國和芝加哥的梅毒病例有所增加,其中大多數新病例發生在男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中。梅毒除了在未被檢測或治療的情況下造成嚴重的健康後果外,還與愛滋病毒傳播風險的增加有關。
這項研究不像過去的許多HIV/STI研究那樣只研究男同性戀,而是包括了來自前瞻性研究經常忽視的群體的不同性別的個體。
四分之一的參與者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患有梅毒,估計每年有6.7%的參與者會感染新的梅毒。除42%的黑人參與者外,45%的跨性別參與者一生都有梅毒發病率。
Mustanski解釋道:「之前對愛滋病病毒種族差異的研究表明,這些差異不是由風險行為的群體差異引起的,而是由社會和結構性因素引起的,如性網絡密度更大,性傳播感染檢測和治療機會更少,未來的研究應該檢驗這些是否是梅毒差異的相同驅動因素,如果是,我們如何創造結構性變革,促進更大的健康公平。
前瞻性研究跟蹤研究參與者一段時間,使科學家能夠估計梅毒的發病率。這是第一個在美國進行的前瞻性研究隊列,該隊列由種族多樣的年輕性少數群體和性別少數群體組成,
該研究使用了一項更大研究的數據,即研究所的RADAR研究,該研究結合了社交媒體和社交網絡來招募一系列參與者。
Mustanski說:「芝加哥和美國需要加強對年輕男同性戀和跨性別女性的梅毒檢測和治療,特別是在有色人種社區。」。「像doxy PEP這樣的創新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如何通過這種新的解決方案惠及這些關鍵人群。
Mustanski說:「在全國範圍內,大約一半的梅毒感染者是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除此之外,這些男性中有一半的梅毒病例發生在感染愛滋病毒的男性身上。
HIV檢測呈陰性並被診斷為梅毒的男性感染HIV的風險會增加,因為梅毒會促進HIV的傳播。芝加哥需要更多的梅毒預防工作來解決當前的傳播率問題,並遏制潛在的梅毒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