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銀行的窘境是因為競爭嗎?

2022-07-13     華道視界

原標題:中小銀行的窘境是因為競爭嗎?

圖片來源:網絡

近幾年,一些中小銀行陸續出現重大風險。目前,仍有中小銀行在人民銀行的風險評級中處於劣等,必須予以重視。

論及中小銀行的風險問題,我們過去經常拿美國銀行業作為對比。美國銀行業發源自自由銀行制度,也就是最早的時候銀行業准入門檻很低,全國開了好幾萬家大大小小的銀行。而後自由競爭,很多競爭力弱的銀行就被逐步淘汰出局。尤其是遇到「大災年」——金融危機,就會有成片的小銀行倒閉。因此,美國是靠市場競爭的力量大浪淘沙,慢慢減少了銀行的數量。這是很正常的市場現象。當論及我國的銀行業尤其是我國的中小銀行時,也有人照本宣科,認為這些中小銀行競爭力弱,無法應對大中型銀行競爭,將來必然會有行業整合。即使不能採取美國那種淘汰制,那麼也應該兼并整合,有序退出。

這一觀點看上去沒有問題,合乎邏輯。但是,當我們仔細分析這些出問題的中小銀行時,馬上就能發現上述觀點難以立足。

首先,個別出問題的中小銀行所在區域是中西部地區,銀行業競爭遠不如東部激烈。眾所周知,我國的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比如長三角、珠三角等,城裡大小銀行的網點密集,街上最不缺的就是銀行網點,很多業務的競爭白熱化。但這些地區沒有出現非常惡性的競爭,至少沒出現類似前述重大風險事件案例里那樣的中小銀行,反倒在激烈的競爭下湧現出一批優秀中小銀行。而我們實地考察中西部一些地區時,發現銀行業滲透率並不高,很多業務並未被當地銀行挖掘。我們暫時無法斷定這一現象是否普遍,畢竟調研樣本不夠。如果普遍,那麼就說明中西部銀行業競爭並不充分。

其次,我們逐一去觀察發生重大風險的中小銀行,大部分是公司治理問題,很多是大股東不當干預,也有的是管理層不當控制,總之都是有人「做壞事」。而有的銀行沒有人「做壞事」,只是經營管理水平不夠,競爭力較差,那麼其後果充其量是銀行經營業績不佳,也不至於出現關係銀行存亡的重大風險。可見,這些重大風險不是來自市場競爭,不是來自業務層面,而是來自公司治理層面。

可見,結論是較為清晰的。我國中西部地區銀行業競爭並不算激烈,甚至在小微、「三農」等領域有很多服務真空,很多初到西部的銀行還能感嘆這裡業務真好做。出問題的中小銀行也不是因為競爭激烈,而是內部出現其他問題尤其是公司治理問題,並且外部防線也失效。由於全國各地中小銀行眾多,當地人才選拔等工作跟不上,導致個別銀行出現了經營不善甚至重大風險的問題。那麼,應對之策無非是改善公司治理、專業業務賦能。但是落實起來不容易,人才隊伍和業務能力的建設都非一朝一夕之功,這條路較為漫長。

當初開辦這些中小銀行的初衷,是為了讓其作為本地法人銀行去支持當地經濟。這想法的背景是,一些大型銀行的當地分支機構存貸比過低,甚至有些網點只存不貸,資金反哺當地的比例太小。但中小銀行大量開辦後,帶來的問題就是由於經營跟不上導致風險出現。這似乎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顧此失彼。根治的方法是著力提升各地中小銀行的經營水平,同時還要加強各地監管力度,築牢防線。

一個可行的方案是:很多成長於東部地區的中小銀行,在市場的錘鍊中,開發出了一套服務「三農」、小微客戶的方法,它們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開辦分支機構或村鎮銀行,取得了可複製的成功經驗。比如浙江、江蘇的一些城商行、農商行,在中西部尤其是一些欠發達地區參控了村鎮銀行,取得了很好的經營效果和社會效果。這些成效說明這套模式雖然源自東部,但卻可以移植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當然前提是由母(總)行進行嚴格的風險管控和指導具體業務開展。因此,這看起來是一條短期內見效較快的、能夠將優質金融服務下沉到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路子。

文章來源:王劍的角度

作者:王劍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上市中小銀行人均薪酬排名:前三名分別為南京、杭州、寧波銀行

中小銀行開展網貸業務,如何做好模型風險管理?

大家都在看

信用卡新規正式發布,與徵求意見稿有何不同?

招行、平安銀行等股份行AI布局大全

信用卡新規正式發布

銀行消費貸利率降至3.2%,居民信貸能否得到改善?

英國《銀行家》 2022年全球銀行1000強出爐,中資銀行首次占據前十榜單半壁江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f373af3dc3dfef0d99e4ece5667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