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更應管好「三高」

2023-08-17   保健時報

原標題:糖友更應管好「三高」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約有5.37億糖尿病患者。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達1.41億,發病率高達12.8%,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糖尿病發病率持續增長。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王慧團隊聯合中國疾控中心丁鋼強團隊,發表在《內科學年鑑》雜誌上的一項基於中國營養與健康調查的全國性橫斷面研究顯示,在我國自報有糖尿病的成年人中,《中國糖尿病指南》推薦的糖尿病治療目標的達標率極低。

01

我國糖尿病患者中「三高」達標率不高

該研究於2015~2017年從全國納入8401名自報有糖尿病的成年人,其平均年齡為58.7歲。3531人有飲食數據。研究指出,在ABC目標(A代表糖化血紅蛋白、B代表血壓、C代表膽固醇)上,糖化血紅蛋白個體化目標、血壓<130/80毫米汞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或1.8毫摩爾/升(無或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達標率分別僅為64.1%、22.2%、23.9%。

該研究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中,ABC目標全部達標者僅占4.4%,明顯低於美國(21%)、加拿大(15%)、日本(夏季16%、冬季10%)、印度(8%)。

年齡較大的患者血糖控制較好,但血壓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較差;女士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情況不如男士;教育程度較高者血糖控制較好,身體質量指數(BMI)較高者血壓控制較差。

個體化的糖化血紅蛋白目標是指:無併發症的年輕人(18~44歲)<6.5%,有併發症的年輕人和無併發症的中年人(45~64歲)<7.0%,有併發症的中老年人<8.0%,無併發症的老年人<7.5%。併發症包括:冠心病、中風、慢阻肺、惡性腫瘤。

在這些糖尿病患者中,身體質量指數控制<24者僅占32.2%。

02

生活方式和飲食變化是糖尿病患者達標率低的主因

在生活方式方面,當前不吸煙、當前不飲酒、睡眠時長(7~8小時)達標率分別為75.8%、66.7%、52%,休閒時間身體活動(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身體活動或兩者的等效組合)達標率僅17.9%。

年齡較大的患者不吸煙、不飲酒的達標率較高,而睡眠時長達標率較低;女士中不吸煙、不飲酒的比例高於男士;受教育程度較高者不飲酒的比例較低,但休閒時間身體活動和睡眠時長達標率較高;農村居民中體重指數達標者較高,而休閒時間身體活動和睡眠時長達標率較低。

在飲食方面,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0%~60%)、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5%~20%)、脂肪(占總熱量的20%~30%)、鈉(<2克/天)、膳食纖維(≥14克/1000千卡)攝入量達標率分別為39.1%、20.1%、20.5%、9.0%、2.5%。

女士中蛋白質和鈉攝入量達標率高於男士;受教育程度較高者的蛋白質攝入量達標率較高,農村居民中蛋白質攝入量達標率較低。

在我國糖尿病患者中,4個生活方式目標全部達標者僅占5.1%,5個飲食目標全部達標者僅0.1%(4/3531)。

03

糖尿病患者可通過飲食和運動預防「三高」

「三高」與糖尿病之間關係密切,糖尿病防治要從控制血脂、血糖、血壓方面著手。其中,膳食能量是血糖控制的核心。我國《成人糖尿病食養指南(2023年版)》中強調,應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則,做到主食要定量,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以全穀物、各種豆類、蔬菜等為好,水果要限量;餐餐都應有蔬菜,每天應達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天天有奶類和大豆,常吃魚、禽,適量蛋和畜肉,這些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減少肥肉攝入,少吃煙燻、烘烤、腌制等加工肉類製品,控制鹽、糖和油的使用量。在控制血糖的同時,保證每日能量適宜和營養素攝入充足。

對於運動,《成人糖尿病食養指南(2023年版)》中指出,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後運動,每周至少5天,每次30~45分鐘,中等強度運動要占50%以上,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中等強度運動包括快走、騎車、打桌球、打羽毛球、慢跑、游泳等。如無禁忌,最好一周2次抗阻運動,如啞鈴、伏地挺身、器械類運動等。運動前後要加強血糖監測,避免低血糖。運動可以消耗能量,改善骨骼肌細胞的胰島素敏感性,平穩血糖。

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來源 || 中國循環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