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胃腸、燒傷外科收治了多位因吃柿子導致腸梗阻的老年患者。
秋冬正是柿子上市的季節,軟糯香甜的柿子受到許多人的青睞,對於愛吃柿子的你,可以大飽口福了。
但是你知道嗎?柿子食用過量或食用不當,極易引發「柿石症」,給我們的腸胃造成負擔。
家住雲龍的言大爺今年80歲,兩天前,言大爺突發肚子鈍痛,噁心欲嘔,肛門未排便排氣。
腹痛持續加重,連日常的站立、休息都深受其擾。言大爺不敢再耽擱,立即來到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胃腸、燒傷外科就診。醫生經過詳細的檢查,結合影像結果,確診言大爺是腸梗阻。
擴張梗阻的腸道
經過禁食、胃腸減壓和灌腸等一系列治療後,言大爺症狀得到緩解,正當慶幸病情好轉之時,言大爺進食後再次出現腹痛、腹脹、嘔吐,還比之前更加嚴重。
像這種情況一般都是需要手術來解除腸梗阻,但考慮到言大爺年齡大,且患有肺氣腫、冠心病、高血壓等多個基礎疾病,手術風險高,該用的保守治療也都已經用上了,危險的腸梗阻就像一枚「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出現腸壞死、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那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呢?
對言大爺的病情經過詳細討論後,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胃腸、燒傷外科鄧軍山主任及其團隊決定為言大爺行DSA引導下腸梗阻導管置入術。
腸梗阻導管
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均表示願意全力配合醫生。在DSA下順利置入了腸梗阻導管,術中沒有明顯不適。
5天後,送入腸梗阻導管深度已240cm,言大爺順利排便排氣,各項指標也開始慢慢好轉。
一周後,言大爺成功排出一枚長約5厘米的「糞石」,事後老人家才回想起來,半個月前,曾進食過3個柿子。
據老人家回憶,當時柿子特別甜,由於牙齒脫落,咀嚼困難,言大爺直接「囫圇吞柿」,當時沒當一回事,想不到竟成了這次腹痛的罪魁禍首。
經過十餘天的治療,言大爺順利出院了,困擾言大爺的腸梗阻終於得到解決。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胃腸、燒傷外科鄧軍山主任介紹:柿子中含有豐富的「鞣酸」,「鞣酸」具有特殊性,在柿子未完全成熟或攝取過量的情況下,「鞣酸」與胃酸反應凝結,形成硬塊,類似石頭——胃柿石,胃柿石進入小腸,就形成了腸柿石。這些塊狀物可能在胃部或腸道內堆積,導致嚴重的腸梗阻。
腸梗阻時間長了就跟下水道堵塞「水管會炸裂」一樣,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腸管會發生壞死、穿孔,嚴重可能會危及生命,常常需要進行緊急手術以解決腸道梗阻的問題。
然而,對於某些無法手術的患者來說,傳統的治療方法可能無法解決問題,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胃腸、燒傷外科開展的腸梗阻導管置入術,是近年來腸梗阻保守治療的一個新武器,為這些患者帶來了希望。
腸梗阻導管長3米左右,前端可以隨著腸蠕動逐漸進入腸子的深部,到達梗阻部位,起到很好的減壓作用。
腸梗阻導管置入是一種非手術的治療方法,通過介入或內鏡輔助將腸梗阻導管插入患者的腸道,減輕腸壁水腫,恢復腸道功能,目前已經成為急性腸梗阻的理想治療方法。
1、不宜空腹食用
柿子中含有鞣質、果膠,與胃酸或蛋白質結合可形成柿結石,造成消化道疾患,因此不宜空腹或過多食用。
2、柿子皮不能吃
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絕大多數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脫澀時,不可能將其中的鞣酸全部脫盡,如果連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
3、不能吃太多
建議健康的成人每天吃不超過2個柿子,避免過量,保持適度;年老體弱消化功能差的人群儘量避免吃柿子。
4、不宜與牛奶、魚、蝦、螃蟹等高蛋白食物同食
中醫學中,螃蟹與柿子都屬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含高蛋白的牛奶、蟹、魚、蝦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塊,形成胃結石。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直中醫醫院 胃腸、燒傷外科 王媛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