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賺超 1 億元,比亞迪有新的賺錢方法?

2023-10-18   每日汽車觀察

原標題:日賺超 1 億元,比亞迪有新的賺錢方法?

誰都知道比亞迪的銷量一騎絕塵,但你可能不知道,比亞迪賺錢的能力比它的銷量還要強。

昨天,比亞迪發布了第三季度業績預告,從預測數據來看,比亞迪光在今年第三季度賺的錢,就要比上半年兩個季度合起來還多。

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歸屬於上市公司凈利潤預計將達到 205 億元-225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20.16%-141.64%

其中,第三季度預盈 95.46 億元-115.46 億元,對比上半年 109.54 億元的盈利來看,第三季度不僅可能將取得單季利潤比肩半年利潤的成績,而且還有望首次突破單季度百億利潤大關。

來源:比亞迪

進入下半年以來,汽車市場價格戰的力度並沒有減弱,特斯拉、理想、極氪、問界、小鵬等多家車企紛紛自刀降價,犧牲利潤換取市場份額,然而比亞迪獨善其身,利潤不降反升,這是怎麼做到的?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規模化。

在業績預告中,比亞迪表示:「公司持續擴大的規模優勢和強大的產業鏈成本控制能力,盈利持續向好,展現了強大的韌性。」

具體來看,今年第三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 83.7 萬輛,同比增長 54.1%;銷量高達 82.4 萬輛,同比增長 52.9%,環比增長17.1%,又一次創下了單季度的銷量新高,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

從全年 300 萬的銷量目標來看,比亞迪 1-9 月已經累計賣出 207.9 萬輛,年度銷量達成率接近 70%,後續三個月每月賣出 30 萬輛即可完成目標,而剛剛過去的 9 月份,比亞迪月銷已經達 28.8 萬輛,完成目標的希望很大。

從市場格局來看,比亞迪 1-9 月獨占新能源市場 36.3% 的份額,這背後的規模化效應自然不言而喻,比如今年一系列「冠軍版」車型,在定價上基本都採用了「加量還減價」的定價策略。

另外,隨著下半年碳酸鋰等電池原材料價格的進一步下調,很多原本價格已經很低的車型還實現了再次降價,例如年初發布的秦 PLUS 冠軍版、海豚等熱門車型以及元 PLUS 的終端價格都有所下調,目前售價相比年初普遍低了 5000~10000 元左右。

另外一個新的增長引擎是出口,第三季度比亞迪的出口量迎來爆發性增長,共出口 7.1 萬輛,在國內市場中僅次於特斯拉中國,其中,比亞迪 8 月份的出口量一度超越特斯拉取得第一,而剛剛過去的 9 月份也出口了 2.8 萬輛,僅次於特斯拉的 3 萬輛。

比亞迪出口業務的增長遠超國內業務,僅今年第三季度的出口量就遠超 2022 年全年的量,後續隨著出口規模的持續擴大,以及海外生產基地的落成,出口將會成為比亞迪汽車業務的全新增長引擎。

除了規模化和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之外,高端化也為利潤提升做出了一些貢獻。

剛剛過去的 9 月份,主攻 30 萬元以上的騰勢品牌已經完成了第 10 萬輛車的下線,其中騰勢 D9 的月銷量已經穩定在 1 萬輛左右,銷售均價超 42 萬。隨著騰勢 N7/N8 和方程豹等更多超 30 萬元車型的入場,比亞迪的高端車型會越來越多,單車利潤也將迎來提升。

今年9月份,仰望首款產品仰望 U8 豪華版正式上市,上市價格為 109.8 萬元。仰望 U8 是中國品牌中首個售價突破 100 萬元的新能源量產車型,在技術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突破,也是比亞迪高端化的「里程碑」。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高端化的提升將是一個艱難且漫長的過程,上個月,騰勢 N7 僅賣出 1800 余輛,似乎有些不及預期,而另一款車型騰勢 N8 的聲量也不比之前。

可以看出,相比於比亞迪所主宰的 10~20 萬元的市場,30 萬以上的高端市場對比亞迪來說並不是一個輕鬆的領域,很顯然,比亞迪在高端市場面臨的壓力並不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