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遺落的齊魯記憶,《桃花源記》的理想生活,在這裡!

2023-10-23     好客山東

原標題:找尋遺落的齊魯記憶,《桃花源記》的理想生活,在這裡!

當千年古窯與現代相碰撞,會有怎樣的火花?當廢棄的老廠房與藝術邂逅,會有怎樣意想不到的驚喜?在淄博博山區山頭街道,一處「被遺失」的古鎮正緩緩復甦,成為繁忙城市生活之外的「輕桃源」

今天,跟著好客君,以一篇《桃花源記》

走進淄博顏神古鎮的故事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東晉 陶淵明 《桃花源記》

GO ON VACATION

「遺失」的古鎮

匯聚陶瓷歷史的千百歲月

顏神古鎮舊貌

博山舊稱顏神,因古有顏文姜勤善忠孝在此羽化成仙而定名。北宋時候,顏神便已是煤炭和陶瓷的發展重鎮,有著「中國陶瓷琉璃藝術之鄉」的美譽,直至上個世紀90年代,這裡仍舊是世界較為重要的陶瓷琉璃採購區。

工業發展進程中,這裡亦是舉足輕重的工業重鎮。博山工業文明的形成起源於唐代,煤炭的發現與陶瓷琉璃的製造相輔相成,礦藏的發掘引得大量的工業製造在此落戶,即使在國際會議上,博山的工業地位依舊顯赫,不可替代。

歷經世事變遷,從前的人們逐漸遷出這裡,留下幾個時代的記憶在此保留、交融,顏神古鎮,變成為一段隱秘的「從前」。

一座古鎮,幾處舊巷,被時間賦予厚度,隨著歲月的變遷不斷增加,當塵封的記憶被開啟,新鮮的氣息再次充斥曾經熟悉的場景,顏神古鎮的新生的脈絡,正越發清晰。

依託當地保存完整的13座古窯、老廠房和傳統歷史街區,經過英國「未來建築獎」建築師鄭炘教授歷時兩年精心設計打磨,沒落的古窯、殘破的匣缽牆、失修的院落在回憶中被點亮,穿越古今,顏神古鎮再次煥發新的生機。

如果厭倦了城市裡的紛擾喧囂,便來顏神古鎮尋一處靜謐,度幽閒,小住幾日,享一段慵懶時光。漫步古鎮錯落的街巷,讓內心重歸平靜,然後,更好地擁抱生活。

ABOUT

顏神古鎮建設背景

一次文化與藝術的新探索

,時長

02:41

GO ON VACATION

千年窯火 生生不息

千年古窯的現代新生

陶鎮風情,底蘊深厚,千年的古窯在藝術的變幻中歷久彌新,成為鐫刻在牆上的獨特風景。13座古窯遺址完整保留,百餘座明清古建築群落綿延開來,這裡有著一千八百多年的制瓷歷史,漫步其中,一處處青磚屋脊、一棟棟古院圍牆,都瀰漫著古老的氣息。

「頭枕金鑾殿,腳踩萬盞燈「,清代著名詩人趙執信如此評價位於山頭街道的「天階」,其中的「萬盞燈」則為此處窯窯焰火的壯觀場景。可以走進從前古窯,站在玻璃棧道上欣賞古窯全景,在講解員的解讀下了解一碗陶瓷的生命歷程。

石板路、古圓窯、老院落歷經變遷保留下來,安靜地講述千年前的窯火故事。如今,每一座古窯在保留原本面貌古蹟的同時,加入了藝術裝點,化身不同的主題空間,塗鴉清吧、特色畫展賦予每一座窯嶄新的生命,流連其間,可以最大程度欣賞窯的美。

部分窯內將從前燒制環境復原,站在透明玻璃架子上,可覽窯內全貌,從底部疊放的器具模型到斑駁的古窯牆壁,到屋頂的排氣孔,當年生產的情景,再現眼前。

走過每一個街道,可見牆面上起伏鑲嵌的匣缽殘片,這是圓窯燒制陶瓷的過程的特色產物。在陶瓷製作過程中,需要用到匣缽作為燒制器具,品質不能達標的匣缽廢棄下來,變廢為寶,充當牆體材料,陶瓷匣缽牆由此而來,成為博山當地獨有的風景。

GO ON VACATION

工業記憶 煥然新生

強大陶瓷工業的記憶再追尋

強大的陶瓷製造能力和豐富的煤炭存儲,讓博山不論在千年前的唐代還是上個世紀的工業化時代中都成為炙手可熱的工業重點城市,在國內外享譽盛名。

王士禛曾在《香祖筆記》中記下了顏神鎮多煤礦,引四方商販群聚於此的場面。李攀龍則把顏神鎮稱作「淄、萊、新、沂之間一都會」。顏神古鎮便是工業繁榮時期的見證,如今顏神也處處保留著當年車間遺存,像是一本回憶錄,向如今的人們書寫從前。

老煙囪、第五車間,經典的工業時代標記再次被擦亮,定格在顏神的廣場上,一側牆上的懸掛的老照片醒目熟悉,一道58米的煤燒隧道窯保存至今,這是全國第一條煤燒隧道窯。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東晉 陶淵明 《桃花源記》

GO ON VACATION

轉角藝術 匠心獨具

精緻街景藝術與本地非遺緊密結合

漫步古鎮錯落的街巷,浪漫或許就在下一處轉角。青石板、古磚牆斑駁著歲月的痕跡,枝葉漫上屋頭,嬌艷的玫瑰在門沿處綻放,在顏神古鎮,可尋一尋那些為你而來的驚喜。

「拒絕千篇一律的商業化模板,深挖博山本土文化,保留原汁原味的原住特色」,這是顏神古鎮布局的初衷,經過建築師鄭炘教授兩年的精心打磨和與當地藝術家的反覆溝通推敲,顏神古鎮如今的面貌才得以驚喜展現。

古鎮內零星散布著手造工藝作坊、藝術博物館、藝術創作館等主題空間,融入非遺手作、藝術創作、陶瓷琉璃工藝全流程體驗等特色文化內容,增設漢服體驗、cs真人巷戰等年輕化娛樂項目,將古鎮打造成一個具有溫度、藝術氣息的雅境。

GO ON VACATION

院落茶花 煙火流芳

遍嘗地道博山菜與愜意下午茶

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創造了特色鮮明、獨樹一幟的當地文化,也帶動了美食的進步,代代博山人薪火相傳,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八大菜系之首——魯菜,便起源於此。

在顏神古鎮,可以走進餐廳點幾道地道的博山菜,硬炸肉、豆腐箱子、炸春卷、三鮮湯、魚肚參湯、炸排骨,還有博山人家家都會做的經典酥鍋,每一道都量大實在,色香味俱全,一頓下來,定能滿足你跳動的味蕾。

或者去食神街上逛逛,走過當地人童年記憶中的經典美食街,或到鄭老師的店裡來一杯咖啡、到巷子裡找一家小清吧點一杯微醺的酒,沿街嘗嘗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吃,邊玩邊逛,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品味古鎮煙火味道。

GO ON VACATION

愜意故園 月色相會

遠離嘈雜繁忙扎進古鎮寧靜月夜

居住在明清時期的古宅里,是怎樣的感覺?在古鎮中心處,劉家大院、侯家大院、馮家大院錯落散布,在保留原本框架的基礎上被改建成簡約大氣的特色民宿,在低矮木質圍欄的四合小院中,不同特色的主題住宿空間就隱藏在小木門之後。

靜水流深,月夕花朝。與城市密集的高樓相反,這裡的每處宅院均勻分布,沒有擁擠和匆忙,可享一夜月色若水,醒來便是寧靜的小巷子和細碎的窗邊陽光。每個小院特設一層公共會客廳,早晨起來可以在這裡的落地窗前讀一本喜歡的書。

象徵著千年陶鎮精神信仰的關帝廟、窯神廟也得以保留,在木郁檀香的小院中更顯幾分可愛。

古鎮各處還布置有幾處特色打卡點,一隻可妮兔是否可以喚醒少女心的你,一個向著好運出發的紅色路牌能否給匆匆的你一點慰藉,問題的答案,還待你親自來探尋。

千年窯火,聲生不息,古窯的記憶何以喚醒長存?顏神古鎮的每一塊磚瓦似乎都是回應。一座古鎮,將從前的故事串聯,以詩一般的比劃敘寫當下,帶我們緩步走進那個窯火沖天的奮鬥年代,一步一景,講述每一刻生活的熱愛。如果有時間,來顏神吧,這裡的故事,等你一起完成。

GO ON VACATION

遊覽地圖

匯聚陶瓷歷史的千百歲月

來源:好客山東之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e4341e39e3b1deba9c3109964f35c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