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不爆,黑馬不黑,今年國慶檔27億收官

2023-10-07     Mtime時光網

原標題:爆款不爆,黑馬不黑,今年國慶檔27億收官

爆款不爆,黑馬不黑,今年國慶檔27億收官

光編輯部 | 羊羊

等著去影院看《阿凡達5》。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國慶檔(9月29日-10月6日)最終以27.32億的票房成績收官。《堅如磐石》以8.83億的成績在該檔期奪冠,《前任4:英年早婚》和《志願軍:雄兵出擊》分別拿下亞軍和季軍。

在暑期檔取得創紀錄的成績後,國慶檔的市場表現反而有些「遇冷」,令許多人頗感意外。

今年國慶檔雖然加起來有8天假期,但總票房剛破27億,在近5年的國慶檔票房表現中僅高於疫情嚴重的2022年國慶檔。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數據截止10月6日21時)

2023年國慶檔內地電影市場共放映352.3萬場,總觀影人次6505.7萬,平均票價41.9元,略高於今年暑期檔40.8元的平均票價。

今年國慶檔的一大看點之一,是同為「第五代導演」的張藝謀和陳凱歌分別帶著新作《堅如磐石》和《志願軍:雄兵出擊》加入到國慶檔競爭中。

這種第五代「老將」強強相遇的狀況已經許久未見。最終在票房上,張藝謀略勝陳凱歌一籌。遺憾的是,這顯然並不算兩人的最好票房「戰績」。

今年國慶檔內票房破億的電影達到5部,但無一部影片檔期內票房達到10億,上次出現這種情況,還要追溯到2018年國慶檔(冠軍《無雙》檔期內票房6.3億)。

爆款不爆,黑馬不黑。今年的國慶檔,到底發生了什麼?

未達40億預期

今年國慶檔總體表現欠佳,原因可能包括方方面面。

首先,今年國慶檔幾部頭部影片口碑平平,「爆款」並沒有達到出圈的效果,這直接影響到了觀眾的觀影熱情。

在時光網上,幾部國慶檔新片的觀眾評分都停留在6分、7分的水平,無一部影片評分達到7.5分

雖然沒有遭人口誅筆伐的大爛片,但也缺乏吸引觀眾一定要走進影院的口碑佳作。

檔期冠軍《堅如磐石》,依然擁有張藝謀辨識度極高的影像風格。

但從題材上來說,今年電視劇《狂飆》等同類作品,已經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態,同時拔高了觀眾的期待值。

這部創作時間早於《懸崖之上》《滿江紅》等片的尺度之作,因為各種細節的刪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影感受。

《志願軍》故事聚焦於抗美援朝戰爭,陳凱歌在《長津湖》之後,獨自接下了《志願軍》三部曲的拍攝任務。

陳凱歌曾說,《志願軍:雄兵出擊》這部片是他從影40年來最艱苦的創作,以後不會再有。

遺憾的是,這部由眾星參演的大製作電影,票房卻未達預期。

對於內地電影市場來說,春節、暑期和國慶檔是撐起全年票房最重要的三個檔期。

往年的國慶七天長假,能撐起大概40億+票房。

2019年國慶檔總票房高達44.66億,2020年國慶檔累計票房39.67億,2021年國慶檔累計票房43.8億。

2022年國慶情況比較特殊,由於多部影片臨時撤檔改檔,最終檔期票房僅有14.9億。

從2019年開始,國慶檔影片偏向「主旋律」的趨勢,就越來越明顯。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愛國獻禮片順理成章變成國慶檔的主流。

19年國慶有《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20年有《我和我的家鄉》《奪冠》,21年有《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

在這三年里,「主旋律扎堆」似乎不是國慶檔的問題,票房表現都很出色。「我和我的XX」系列電影更拍了足足三年。

其實這個系列電影,每部都有至少一個或者多個喜劇性的故事,對普通觀眾來說,基本能達到「合家歡」的觀影效果。

疫情三年後,觀眾的觀影心理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同樣的「愛國主義」銀幕大餐,題材又太過嚴肅,吃太多也會覺得膩。

《萬里歸途》

從22年的《萬里歸途》開始,此類題材的電影,在國慶檔期的票房已經有些疲軟。

到了今年的《志願軍》,上映9天票房剛破5億,確實沒辦法重現兩年前《長津湖》在國慶檔狂攬32億的輝煌戰績了。

事實上,院線電影是注意力經濟的產物。

影片需要在一個固定時間段內,引發觀眾的強烈興趣,從而形成話題性的討論,引發更多觀眾走進影院觀影的熱潮。

今年以來,暑期檔電影爆款頻出,已經釋放了不少年輕觀眾的觀影熱情。國慶節期間的亞運會盛事,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作為疫情過去之後的第一年,今年國慶假期出遊異常火爆,這必然分流了一大部分影院觀眾。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今年國慶整個假期,城鄉居民的出遊意願和旅遊消費創造了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上最高的旅遊熱度,平均下來每天有超過1億人次的出遊。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幾部頭部影片,今年國慶檔面向兒童觀眾的動畫電影呈現扎堆上映的狀況。

其中《汪汪隊立大功2:超能大冒險》累計票房9518萬,《貝肯熊:火星任務》累計票房5992萬,《我是哪吒2之英雄歸來》累計票房1467萬。

其他動畫電影(《功夫王之萌虎上山》《小美人魚之大海怪傳說》《瘋狂大營救》)票房均不足千萬。倒是「老片」《奧本海默》又在國慶檔斬獲了1477萬票房。

張藝謀VS陳凱歌

作為國內最具知名度的兩位導演,張藝謀和陳凱歌的新片在同一檔期正面相撞的情況並不常見。

在今年國慶檔,《堅如磐石》以8.83億的成績擊敗《志願軍:雄兵出擊》(4.97億),拿下檔期冠軍。

根據目前的票房走勢看,《志願軍:雄兵出擊》未來總票房應該難以追上《堅如磐石》,或止步於10億大關之前,而《堅如磐石》則有望衝擊15億大關。

在今年國慶檔之前,陳凱歌票房最高的作品為與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的《長津湖》,總票房57.75億。

張藝謀此前票房最高的作品為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滿江紅》,票房45.44億。

未來,《堅如磐石》很有可能超越《懸崖之上》(11.91億),晉級張藝謀票房第二高的作品。

陳凱歌單獨擔任導演的作品中,此前票房最高的是《妖貓傳》(5.3億),《志願軍:雄兵出擊》今天就將刷新這一紀錄。

國慶檔的頭部影片中有兩部喜劇電影,分別是《前任》系列的第四部作品《前任4:英年早婚》和翻拍自西班牙電影《籃球冠軍》的《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

《前任4》沒能追上《前任3》19.41億的票房紀錄,但依然創造了該系列第二高的票房成績,未來總票房也有望衝擊10億大關。

今年以來上映的翻拍電影不少,例如前不久上映的《消失的她》《超能一家人》等。

《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在國慶檔新片中口碑尚可,這部聚焦「心青年」參加籃球比賽的電影,前半段有笑點,後半段的淚點也很足。

遺憾的是,今年國慶檔的「黑馬」不黑,沒有出現一部在檔期後半段憑藉口碑完成票房逆襲的新片。

同樣是喜劇,同樣由魏翔主演,同樣翻拍自外國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在去年春節檔曾拿下26.27億的票房,《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與之差距較大。

今年國內電影圈裡最忙的導演非邱禮濤莫屬。

國慶檔新片《莫斯科行動》已經是邱禮濤今年上映的第四部導演作品,同時也是邱禮濤今年票房最高的作品。

邱禮濤2023年上映影片中,《掃毒3》7月6日上映,票房2.84億,《暗殺風暴》8月18日上映,票房8065萬,《絕地追擊》8月25日上映,票房2925萬,《莫斯科行動》9月29日上映,票房4.11億。

作為導演,邱禮濤目前有兩部票房破10億的作品,分別為《拆彈專家2》(13.14億)和《掃毒2》(13.12億),《莫斯科行動》目前是除擔任聯合導演的《新喜劇之王》外,邱禮濤票房第三名的作品。

值得一提是,由邱禮濤擔任導演,張學友、謝霆鋒、吳鎮宇等主演的電影《海關戰線》也很有可能在今年上映,「勞模」邱禮濤又要忙起來了。

今年國慶檔,你走進影院了嗎?還打算去補看國慶檔新片嗎?

歡迎留言和時光君一起聊聊吧!

-END-

《堅如磐石》中的20個細節,隱藏尺度更大

張藝謀VS陳凱歌,細數十年國慶檔名導戰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e22a0ddc669c726ce43870c8e5360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