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英拐賣兒童案擇期宣判,被拐人楊妞花:如果不是開庭,不想和她再有交集

2024-10-11     九派新聞

10月11日,余華英涉嫌拐賣婦女、兒童罪一案在貴州省貴陽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將依法擇期宣判。

重審歷時近7小時,下午5時許,受害者家屬及被拐人楊妞花陸續現身,在外等候多時的尋親家長焦急上前詢問,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維持秩序。

楊妞花稱,庭審現場,余華英態度冷漠,問及是否存在虐待、打罵被拐兒童等拐賣細節時均稱自己「不記得了」。

楊妞花代理律師王文廣告訴九派新聞,余華英看起來求生慾望很強,12起拐賣案的犯罪證據確鑿,當庭依然認為余華英案情節特別惡劣,社會危害性極大,建議依法判決其死刑。如後續沒有發現新的犯罪事實,該案將按照流程提交審判委員會進行最終審判。

被告人余華英。圖/央視新聞

【1】「被拐走的人生慢慢回來了」

如果不是開庭,楊妞花並不願多提余華英,「我這輩子根本就不想跟她有任何的交集。」

她5歲被余華英從貴州拐賣至河北,長大後堅持尋親,並將拐賣自己的人販子「送」進法庭。提及離世的雙親,楊妞花依然哽咽。

曾經她也不願講述自己「像老鼠一樣」的灰色遭遇,但後來她發現,只有講出來,才能真的走出來。

10月10日,開庭前一天,楊妞花接受九派新聞採訪。圖/九派新聞 楊臻

現在的楊妞花,是3個孩子的母親,有了幸福的家庭,也和河北、貴州兩邊的家庭互相呵護。她仍和閨蜜經營著美容院,尋親路上還意外開拓了做短視頻博主的副業。

如果只看視頻,或許很難將她與不幸的過往聯繫在一起。她總是穿戴整潔,掛著燦爛的笑容,落落大方。她告訴九派新聞,每次拍攝時,自己都會精心打扮,「我生怕別人覺得我過得不好,就是從小看多了別人同情的眼神,我現在就是想告訴別人,我過得很好,真的不用可憐我。」

視頻的拍攝和剪輯由她和閨蜜二人親自完成,她不寫劇本,就讓閨蜜記錄生活,目前短視頻粉絲近98萬。她笑著打趣自己:「沒想到我也快成為百萬網紅了。」

她喜歡和網友們互動,她收穫的評價大多是正面的,偶爾有負面的聲音,她也不往心裡去。有時走在路上,她被粉絲認出來,對方問「你是那個尋親的妞花嗎?」她感到很開心,趕忙問,「是的是的,你要合影嗎?」

今年7月,楊妞花將過往寫成了一本書,8月在上海進行了新書籤售會。前陣子,她還受邀參加了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的首映,演員趙麗穎在首映禮上對她說:「我刷到過你的故事,非常感人,當時看完覺得,我應該早點看到。」

有那麼一瞬,楊妞花覺得自己5歲後被拐走的人生,又慢慢回來了。

3年前,在法庭上,她再一次見到了余華英。這是她長大成人後第一次見到余華英。時光流逝,站在法官面前的女人還是記憶中的模樣:瘦削的長臉,三角眼,薄嘴。唯一的不同是,她的背比以前彎了。

一張余華英被抓前的照片顯示,年近60歲的她,穿著粉色的外套,頭髮染成紅色,脖子上戴著金色項鍊。

據新華社,余華英和丈夫王加文,共同拐賣了17名兒童,涉案12個家庭,這意味著有部分家庭被拐不止一個孩子。此外,她也曾親手把自己的孩子販賣。

楊妞花代理律師王文廣在開庭前表示,二審後,因又發現了更多數量的被拐兒童,所以此案重新審理。經過多月的等待,家屬與被拐兒童的內心十分煎熬,他希望法院能「從速、從重」作出審判。

庭審現場,余華英稱自己當年的行為均受已逝情人龔顯良或丈夫王加文指使,自己這麼做並未獲利,完全是「念舊情」。

「死不悔改,如果這種人不死,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一位涉案的尋親家長告訴九派新聞。余華英的認錯態度令尋親家庭憤怒,他們只想讓其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法庭上,楊妞花的一段發言曾引髮網友點贊,她對余華英說:「你記住,是我把你送上法庭的。」

10月11日,該案在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重新開庭審理。圖/九派新聞 楊臻

【2】「認親前反覆夢見家門,但進不去」

楊妞花愛笑,喜歡聊天,遇到親密的人,說話時也會習慣性挽過手。

開庭前一天,一些尋親家長正在路邊等她,她向人群的方向走去,先是一兩個阿姨注意到了她,隨後人群爆發一陣喧鬧,「這是我們貴州的女兒回來了。」阿姨們興奮地拉住楊妞花,上瞅瞅下瞧瞧,一位剛找到失散孫子的奶奶給她看起手機里的照片。

這些家長的孩子也曾和楊妞花一樣,被余華英及其丈夫拐賣,其中大多為貴州人,而孩子也大多被賣往河北邯鄲。數十年過去,依然有孩子下落不明,一些人即便被找回,也因為多年的疏離,不知如何與親生父母相處。

「可能看到我,他們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楊妞花也積極地為尋親家長們提供幫助,不論是發布信息,還是開庭時訂酒店,都力所能及地出一份力。

許多與楊妞花打工結識的朋友並不知道她的這段經歷,大家看到新聞後都驚訝地說,「這上面說的是你嗎?完全看不出來」。

在河北的養家待了7年後,年僅13歲的她就輟學外出打工。和別人不一樣,和陌生人聊天時,她愛說愛笑,一旦和熟人或回到邯鄲的村裡,她卻不願說話,「因為大家都知道我的事,覺得自己很卑微。」

她記得,被拐賣時余華英打罵過她,買到她的奶奶有時也對她不好,聾啞的養父一開始不願接受她,後來將她視如己出。隨著她年歲漸長,村裡流言蜚語四起,說她是奶奶買來給養父的「童養媳」。

最難熬的時候,她想過喝下老鼠藥,一了百了。因為兒時沒錢,這個想法並未被付諸實踐。

入睡是件困難的事,即便睡著,一個反覆出現的夢境也始終纏繞她。夢裡,她在一條馬路邊看到對面山上有一個山洞,總覺得爸爸媽媽在洞裡頭,趕緊往山洞走,走到洞邊時洞被堵住,進不去。有時是夢見一座房子,遠遠看就是印象中家的樣子,但走近看,水泥砌了一道牆,她只能在牆邊繞,「你知道那邊是家,但就是進不去。」

在姐姐楊桑英的記憶中,妹妹的走失在家鄉始終是一層心照不宣的陰霾。楊妞花直言:「以前他們都當我是反面教材,教育孩子都說不聽話就要像我一樣被拐走。」現在她回家後,村民們都在她家門口對她豎起大拇指,稱讚她有本事。

採訪中,快遞打來電話,是楊妞花準備了30本自己的書送給貴州的孩子們看。姐姐打趣道,「現在她都要成我們那兒孩子的偶像了。」

10月10日,楊妞花和姐姐(左2)和剛尋親成功的家屬拉著手說話,有家屬落淚。圖/九派新聞 楊臻

【3】「對『母親』這個角色也陌生」

尋親成功後,楊妞花做過一個夢,夢裡爸爸笑著,讓媽媽給姐妹倆發信息,回家吃飯。夢中她收到簡訊後告訴姐姐,我們要趕緊回去吃飯。她隱隱覺得有些不安。

直到得知父母死訊時,楊妞花感覺自己懵了。

她記得與姐姐相認後的第一通電話,她興奮地問起父母的聯繫電話,沒料姐姐卻說「早已經死了」。

在這之前,她在心中排演過無數遍與父母相認的場景,準備好了怎麼和父母打招呼,甚至找閨蜜借了一個大行李箱,準備拉一箱衣服回去給媽媽打扮。「掛斷電話之後我就一直坐在那,我一直想不通,我不是在找家嗎?我不是在找父母嗎?那一刻覺得所有支撐自己走下去的東西都沒有了。」

起初,家人不願告訴她父母去世的詳情。幾經輾轉,她才得知,父母在自己走失後兩三年內相繼離世,父親喝了老鼠藥,母親則精神失常,至死也不知道父親是自殺。

在楊妞花的想像中,認親後的生活應該是溫暖、親切的。跪在父母冰冷的墳前,她心中五味雜陳,禁不住失聲痛哭。那一刻起,她對人販子的恨意湧上心頭,從她被余華英拐走的那一刻起,這個家註定已是支離破碎。

缺位的感情,需要長時間彌補。楊妞花描述,姐妹相認初期,兩人並不親,又各自成家,一個生活在江蘇,一個在河北。妹妹的性格更開朗,總是主動與姐姐聊天,兩個成年人才慢慢放下芥蒂,逐漸找回童年時的純真。

也有無法被彌補的遺憾。被拐走後,楊妞花再沒管人喊過「娘」,她對「母親」這個角色也陌生。第一次當媽媽時,她看著懷裡的孩子,只感覺「陌生」「不熟」。

「我抱我孩子的時候都覺得不習慣,沒有這種親密接觸,就覺得不習慣,也不好意思稱自己為媽媽。」她說。

後來女兒出生,總愛搭著她的肩膀,她身體才有輕微的反應。恍惚間,她又覺得自己小時候也這樣摟過媽媽。認親後,外婆、姨媽和姐姐的擁抱在一定程度上治癒了妞花。

在被余華英及其同夥拐賣過的17個兒童中,楊妞花既是不幸又是幸運的。她覺得自己的一生,除了余華英,遇到的基本是好人。認親後,雙方家庭也能互相包容,和諧相處。而有些尋親家庭,即便多年後找到孩子,也因為各種原因,難以復原往日的家庭溫馨。

陳先生的兒子在2003年被余華英的丈夫拐賣,二十餘年他跑遍全國各地尋子。其間,妻子因為兒子丟失,精神失常,身患癌症不幸去世,家中其他兩名孩子的童年也在顛沛流離中度過。前段時間,陳先生終於尋親成功,看到孩子已經成家並育有一子,養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人,陳先生也不再說什麼。

「像我們這種孩子,能健康長大已經很不錯了。」楊妞花稱,一些被拐兒童被買走後,在養父母家也並未得到悉心照顧,沒有幸福的童年,又早早進入社會,身心遭受打擊,最終選擇輕生。

10月11日,尋親家屬高舉尋人啟事,講述尋親故事時禁不住落淚。圖/九派新聞 楊臻

【4】曾助人成功尋親,「非常有成就感」

「精神一旦被注入愛,它就會長滿血和肉。」楊妞花特別喜歡這句話,她覺得自己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全靠記憶中5歲前父母給予她的愛,「每次想起來,就覺得自己特別被父母重視,就覺得這種愛就特彆強大,哪怕只有5年,我後面的一切也都是靠它撐過來的。」

楊妞花有時會想像,如果沒被拐賣,現在自己是怎樣的。她的記憶中,父親愛笑,儒雅,那個年代能考取大學,母親能幹賢惠,「如果我沒丟,我們家一定是這樣一個情況,爸爸整天笑呵呵的,母女三個整天像老虎一樣『欺負』我爸爸。」

有一次,她夢見母親給自己一個緊緊的擁抱,與平時不一樣,這一次她還感受到母親身上的溫度。醒來後,她覺得還能感受到餘溫,頓時失聲痛哭。

以前不信鬼神的她,也開始相信世界上或許有神靈存在。修墳時,她和家人圍坐在一起烤火,突然感覺背後一陣涼意,轉身,一枚香灰落進靴子,在她腿上燙了一個疤,「我覺得是爸爸怕下輩子找不到我,要給我留個痕跡。」

失眠的問題偶爾困擾著她,但已減輕不少。她一度每天只能睡一兩個小時,嘗試過喝中藥、吃維生素都無果,積極協助警方搜集線索,親手將人販子余華英送上法庭後,她的睡眠才改善。

現在的楊妞花,除了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還會幫尋親團的長輩。阿姨們稱她為「貴州的女兒」,叔叔們親切叫她「小丫頭」,一位阿姨聽到另一位阿姨前不久尋親成功,不由得抹淚,她安慰阿姨道,「放心,很快都會找到的,到時候我們一起把尋親馬甲脫了,拍一張大合照。」

前不久,她還通過自己的短視頻帳號,幫一位尋親多年的聾啞母親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對方家人在直播時與她連麥表達感謝,她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開庭前,她在評論區看到這樣一條評論,覺得很貼切:「楊妞花這個性格一看就知道,你把她推入萬丈深淵,她都會爬起來,再扇你兩巴掌。」

九派新聞記者 楊臻 貴州貴陽報道

編輯 萬璇 肖潔

【爆料】請聯繫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dd4555270a357de6e9095259ab6bb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