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瞬間清醒的七個問題

2023-04-29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原標題:讓人瞬間清醒的七個問題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作者:汲泉承露養菖蒲

給時間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間。

蘇東坡在《臨江仙》一詞中寫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是一場沒有回程的旅行,沒有人總是一帆風順。這一路上,既會遇見美好、幸福,也會遇見苦難、離別。

讀懂下面7個問答,試著與人生和解,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01

問:為什麼會常常感到不快樂?

答:不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每個人都有慾望,當慾望得不到滿足時,容易心生怨念。

知足是天然的財富,慾望是人為的貧窮。

與其盯著自己缺什麼的,不如想想我們有什麼。

《增廣賢文》: 儲水萬擔,用水一瓢;廣廈千間,夜臥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三餐。

一個人真正需要和能夠享用的東西,終歸是有限的,多出來的部分只是擺設。

食物再多,也只不過一日三餐;房子再大,也只能睡一張床;車子再貴,也只是代步工具而已。

虛榮和攀比,並不能正真提高生活質量,有時還會降低生活的質量。

吃著自己碗里的,就不要再去羨慕別人鍋里的。

學會知足,好好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你會發現,快樂其實很簡單。

02

問:怎樣控制自己不發脾氣?

答:如果你是對的,沒必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沒資格發脾氣。

發脾氣是人的本能,但不代表可以亂發脾氣。

若你有理,以理服人才是武器;若你沒理,承認錯誤才是良策。

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曾根據脾氣大小,將人分為三等:

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真正有本事的人,即便很生氣,也會顧全大局,保持自己該有的風度。

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是要用發脾氣來彰顯自己的存在。

請記住:脾氣永遠不要大於本事。

如果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別放縱自己善變的情緒。

控制好脾氣,才能控制好人生。

03

問:真正拖垮你的是什麼?

答:不是手機,而是你的不自律。

是否遇到過以下情況:

說要讀書學習,結果一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刷手機就用了半個小時;

知道熬夜不好,告訴自己要早睡,但最後還是玩手機到凌晨兩三點。

殊不知,自己的每一次放縱,都是對自我的放棄。

短暫的快樂過後,剩下的只是無盡的空虛和悔恨。

王陽明說: 能克己,方能成己。

成功沒有捷徑,但有一條必達的路,叫做自律。

只有懂得自律的人,才能擁有自由的人生。

別讓自己的時間,變成低級快樂的流量。

遠離低級快樂,生活才能回報真正自律的你。

04

問:什麼是放下?

答:真正的放下,是即使淚流滿面,也能抬頭前進。

《了凡四訓》中寫道: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人生本是一場斷舍離,真正放不下的,其實是自己的執著。

放下,不是丟棄,也不是遺忘,而是不要困在過去的人和事裡止步不前。

有一副對聯寫道: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

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在前行的道路上,拿得起是一種承擔,放得下是一種釋懷。

過於執著,人生就有了局限。只有真正放下了,人生才有無限的可能。

05

問:為什麼善良比聰明更難?

答:因為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天賦是與生俱來的,選擇是由內心決定的。

選擇了善良,就是選擇了光明,選擇了人性中的向陽面。

善良是一種會循環的能量,選擇善良,便是進入了一個正能量的磁場。

善良就像肥沃的土壤,只有在這樣的土壤中,才能生出禮貌、謙遜、與人為善、樂於助人……

雖然人性的閃光,只是剎那,但對善良的選擇確是永恆的。

古語有云: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餘。

選擇善良,不是為了得到回報,而是為了在未來的日子裡,活得心安理得。

人活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比什麼都重要。

06

問:日子熬不過去怎麼辦?

答:讓自己忙起來,哭著笑著就過去了。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有低谷的時候。

與其把時間用來矯情,不如讓自己忙起來。

當你開始面對具體問題時,那些莫名其妙的焦慮,就消失了。

忙著忙著,哭哭笑笑事情也就過去了。

某次考試結果不好,或者戀人離你而去,都曾是天大的事情,現在呢?

你要相信,時間是最好的良藥。

殺不死你的東西,只會讓你更強大

曾經的痛苦,會變成你的鎧甲;過往的經歷,會成為你的財富。

所以,不要害怕,時間會帶給你想要的答案。

07

問:堅持的意義是什麼?

答:讓我們立地成佛的,不是經書,而是那九九八十一難。

聽過一句話:堅持的意義在於堅持,成功只是附屬產品。

成功的喜悅,不是因為獲得了成功,而是遇到再多的困難都沒有放棄。

人生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事,選擇了就不要放棄。

如果成功有捷徑的話,那麼這條路的名字一定是叫「堅持」。

真正能帶來幸福感的,不是家資億萬,或者身材妖嬈,而是肯定自己的人生。

給時間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間。

因為人活的不是一輩子,而是活在每一個閃光的瞬間。

- END -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轉載圖文只為交流分享,感謝原創。如有涉及侵權等問題,請告知,我會及時更正。

讀書|思考|感悟

把時間交給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d6a438b4e11ac82152abc27a805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