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撥動綏江手工藝傳承,讓非遺融入當代生活

2023-10-31     科訊天下

原標題:「指尖」撥動綏江手工藝傳承,讓非遺融入當代生活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手工藝作為一種自發的手工作坊式狀態,其技藝傳承從來都很難用規矩約束。儘管古時有「造辦處」作為大型官辦的宮廷工藝管理機構,但對於匠人們來說,對技藝的熱愛和虔誠的工匠精神才是得以傳承與發展的核心。傳統手工藝如何適應時代?怎樣賦能社會發展?又該如何把握傳承與創新的尺度、融入當代生活?這些問題,綏江縣用實際行動給出了回答。

近年來,綏江縣堅持保護傳承並重、優勢特色並舉,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資源潛力,將「指尖技藝」發展為「指尖經濟」的同時,也把綏江「指尖文化」深入人心。

開創「訂單式培訓項目」,振興傳統手工藝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傳統手工藝蘊含了人類最原始的創造力,它是在地文化和鄉土生活的影射,根植於每段歷史記憶和文化脈絡當中。對於長久以來形成的深厚彝族和苗族文化資源,綏江縣全力保護、合理利用、積極傳承併科學發展文化資源。

2020年5月,在政府與依文·中國手工坊的共同推動下,綏江縣雲繡娘手工坊正式成立。2022 年,綏江縣華峰農業綜合開發服務有限公司與依文眾承手工坊文化(北京)有限公司達成深度合作,共同規劃並實施打造「雲南省綏江縣手工藝產業訂單式培訓項目」,創新「企業+訂單+繡娘」發展模式,通過系統性的教授「手工藝產業標準化教學」「產品設計思路與方法」和「手工藝品實操訓練」等課程,使學員掌握基礎縫紉、服配製作、刺繡針法等方法,能夠獨立完成後續訂單產品的製作。

對於傳承千年、絢麗多姿的綏江刺繡和綏江手藝人來說,能夠將世代相傳的「指尖技藝」結合當代設計語言,把在地文化轉譯成大家喜聞樂見的民族文化產品和手工藝商品,由此產生的是一種更深刻的文化自豪。誠如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所說:「苗繡產業的發展不僅能解決繡娘就業,服務鄉村振興大局,更是對刺繡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手工藝+文創,讓非遺走入日常

截至目前,依文中國手工坊已為當地「雲繡娘」手工坊的700餘名繡娘完成了七期精準訂單式培訓,開發文創產品30餘款,讓傳統手工藝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創新。並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引入市場渠道等方式,形成完整產業閉環,推動傳統手工藝長期持續發展。

培訓學員向春樹表示,培訓期間,不僅學到了針法、裁剪、縫紉等技能,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姐妹,看到了大家對傳統手工藝的熱愛、尊重和敬畏,感觸很多,感悟很深,希望這些融入現代元素的手工藝產品能受到大家的喜愛。

繡娘和手藝人通過日常接觸到的刺繡技藝和手工藝訂單,更能在工作生活和學習實踐中產生對傳統手工藝的熱愛,進而自覺推動手工藝文化和非遺文化融入當代生活,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和文化振興。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魂,也是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未來,依文集團將繼續助力綏江「指尖產業」發展,打造更完整的文化產業鏈,搭建東方手工藝文化市場化平台,將東方的特色手工藝及文化傳承者與全球品牌和消費者連結,助力綏江刺繡能夠更快走向國際化市場,從而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ccc271b15b2b0a176e580c43035f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