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為什麼會產生失眠?往往是因為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2022-03-04     十八點心理

原標題:一個人為什麼會產生失眠?往往是因為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一個人失眠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會失眠?失眠的背後動機是什麼?

其實我們在失眠後,會產生一種思考,就是思考自己的本身方向在哪裡,思考自己接下來的路應該怎麼走?思考自己的事業方向是什麼?思考自己的情感之路應該如何選擇?

當很多問題都想不通時,帶給自己的就是一種失眠,帶給自己的就是一種困惑,帶給自己的就是一種焦慮。

我們都知道,人生最終的方向是走向死亡,但是當走向死亡之前,總想要找到自我的確定感和自我的存在感。一旦確定了自我的存在感之後,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有穩定感了。

我們在一段關係中會產生不確定感,為什麼?就是自我的安全感不足,自我的存在感不足,或者自我的控制欲比較強,總希望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地位和話語權。

一旦不受自己控制時,一旦自己的存在感找不到時,這時候就會發現自我的情緒就很低落。

我們不想要把很多東西都放在明面上,因為放在明面上的東西是需要勇氣,是需要膽量的,更是一種自我的坦誠和暴露。

一旦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認識到自己應該要做一些什麼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自己有意識去發展自己的技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從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就是當知道自己接下來這段時間每天要幹什麼?每天應該要怎麼乾的時候,整個人的心態體驗就不一樣了,整個人的思維邏輯也不一樣了,整個人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樣了,就每天都有期待感,就會覺得晚上一定要好好睡覺,養足精神。

所以說,想要睡眠好,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比如在友情中找到,在愛情中找到,在親情中找到。當找到之後,就會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感原來是這樣的。

生命的長河是需要自己有膽量去進行維繫的,並且需要自己有膽量去進行嘗試的。當我們嘗試沒有嘗試過的,我們就會覺得興奮,就會覺得人生應該就是如此。

在友情中,我們是否主動去和朋友聯繫?在愛情中,我們是否主動去和戀人相處?在親情中,我們是否去照顧對方,體貼對方?這些都是需要自己花一點時間去思考的,花一點時間去想的。

當我們在思考自己的處境時,當我們在思考自己的情景時,我們就會有一種感受:一旦發現很多處境和情景不是按照自己預訂的軌跡行走時,就會焦慮,就會晚上失眠。

能夠睡一個好覺,是幸福的;人不失眠是幸福的;人有愛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是幸福的;人能找到自我的存在感,是幸福的。

堅定的內心需要自己去完善,需要自己去體會,需要自己去奔波,需要自己去思考。一個人有時候感覺到孤獨,那是正常的,因為可以在孤獨中找到自我的價值。並且思考自己的使命到底是什麼?

我們做一件事,或者選擇做這件事讓很多人不理解,這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要因為別人的不理解,就喪失了自己的存在價值,這就沒有必要了。這樣內心的衝突感,就會讓自己焦慮,就會讓自己產生失眠。

好的睡眠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樂趣,也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享受。人生就是需要簡簡單單,在簡單中獲得自我的發展方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ccb3472d664cba6d2b3285f596c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