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後沒有朋友,只能說明你有這3個問題

2022-10-06     職場火鍋

原標題:退休之後沒有朋友,只能說明你有這3個問題

退休,本來就是一道人生的分水嶺,應該開啟第二春。清風雖細難吹我,明月何嘗不照人。寒冰不能斷流水,枯木也會再逢春。

有些退休老人,沒有工作壓力,沒有經濟負擔,暫時還沒有帶孫輩的任務,擁有了大把大把的空閒時光,正處於「有點錢,有點閒」的「夕陽紅」階段。跟老伴一起,陪家人一道,或邀約三五好友,遊山玩水,週遊世界。

在退休老人中特別流行那種「季節游」,在最美的季節,租一套民宿,在城市裡慢慢悠悠地住幾個月,自己帶著廚具,買菜做飯,其樂融融。更有激情滿懷的退休老人,開著房車,來一場隨時可以出發的旅行。

然而,很多退休老人常常會感到孤獨,生活圈裡突然少了很多人,原來的朋友也漸漸斷了聯繫,再也恢復不起來了,有的退休老人的身邊甚至連一個朋友也沒有。從職場退出來,人走茶涼是正常的職場現象,但是,如果你在退休之後,身邊一個朋友都沒有,往往只說明了三個問題。

【一】內心強大,靜享獨處,投入自己第二事業。

有些退休人員在職時,有職有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家裡是門庭若市,單位更是川流不息。他不是沒有「朋友」,有的是想巴結他的人。退休之後,他反而喜歡獨處,喜歡安靜,精簡社交,不主動聯繫他人,看似沒有朋友,顯得有點孤獨和落寞。

其實,不然。獨處,不是孤獨,更不是孤僻,而是自己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泰戈爾的詩句: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他選擇了獨處的生活方式,就是想自己安靜地讓思緒進行狂歡。

千萬不要「可憐」這種人,千萬不要「側目」這種人,他之所以選擇獨處,說明他內心強大,不需要在他人面前刷存在感;說明他內心充實,不需要依靠外人來填充;說明他有自己的第二個事業,想投入進來,靜靜地思考,靜靜地寫作,把自己在職時沒有乾的「大事」幹起來。

【二】一心撲在工作,社交面過於狹窄,缺乏私人關係。

這一批退休人員,都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那是一個火紅的年代。他們把青春獻給了生產一線,一心一意忙於工作。等他們人到中年之後,依然保持著認真負責、踏實肯干、低調務實的風格,繼續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培養興趣愛好,也沒有混出幾個朋友圈子。

在職場上,為了工作,天天與同事、客戶、員工、上級打交道,每天疲於應付,經常應酬,疲憊不堪,哪裡有閒情逸緻再結交新朋友?因為沒有時間忙於交友,老同學、老朋友也漸漸遠去。因為沒有興趣愛好,在生活中也難以交到志同道合、興趣相同的朋友。

退休,就是一個切割線,把職場與生活切割開來。職場裡的所謂「熟人」,並不能代入退休生活中。沒有興趣愛好,也難以在退休生活交到新朋友。再說了,等你有時間交朋友的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很難讓陌生人走進去了。

【三】識人不清,利盡人散,人走茶涼,世態炎涼。

朋友之間是需要互相經營、互相滋養、雙向付出的。朋友還是「老的」好,友情還是「陳的」香。老朋友是建立在沒有利益關係的友情基礎上的。在職時結識了很多人,手機通訊錄里有上千人,等你退休之後才發現,能撥打電話的沒幾個,微信好友也被清理得不會剩下幾個。

真正的朋友,就像老酒,愈久彌香,不會因為社會地位的變化而變化,不會因為利益消失而消失。在你退休之後就疏遠你的所謂「朋友」,根本算不上朋友,也不配用這個詞,他們只是存在你的通訊錄里的「熟人」而已,也許等你退休、沒用的時候,你已經被他們刪除了,不信,你發一個微信試一試?

人情冷暖,人性涼薄,人走茶涼,利盡人散,自然規律。這樣的「朋友」跑了,更好。他們和你交往的目的只是為了利益,千萬不要傻傻地把這些人當作朋友。因為你的地位變化而對你冷熱不均的朋友,就不要交往了。這些人的疏遠,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寫在最後:

退休,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現在的退休年齡,五六十歲左右,正是年富力強、負擔最輕的階段,夕陽無限好,不怕近黃昏。退休生活豐富多彩,有三五個朋友小聚更好,沒有多少朋友也不錯。朋友並非幸福的必要條件,自得其樂,安享晚年,內心強大,幸福美滿。

PS:退休之後,所有的時間都屬於自己,不再屬於單位,更不會聽命於上司,沒有了工作束縛、業績壓力和利益關係和地位差別,更容易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培養一門興趣愛好,開啟一項第二事業,只要願意打開心門,釋放自己的善意,去結識新朋友、擁抱新友情,什麼時候都不算晚。您說,對嗎?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c1434ddedc3f39088ee090df24f93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