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態度徹底變了,下屆美國總統到底是誰,中國壓根就不在意?
隨著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臨近,美國國內關於所謂中國干涉選舉的謠言也開始甚囂塵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聲稱,他已經看到了中國「試圖影響」並「可能干涉」美國大選的所謂「證據」。不過,美國情報機構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這屆美國總統大選將是特朗普和拜登的角逐】
他們認為,中方對於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和現總統拜登不存在明顯偏好,換而言之,無論兩人誰當上了美國總統,中方都不會有什麼特殊反應。美國情報機構分析稱,中方對特朗普和拜登的部分看法其實是一致的,那就是兩人都試圖遏制中國,只不過在細節上有所不同。
因此美國情報機構認為,在美國11月份的選舉結果出來後,中美關係可能會進入一個更加緊張的時期。
指責其他國家「干涉」美國大選,已經是美方隔一段時間就要上演的「例行事項」。之前有所謂的「通俄門」,近期有布林肯聲稱看到了中國「干涉」選舉的所謂「證據」。然而,中方已經通過多個層面指出,美國大選是美國的內政,中方從來沒有、也不會幹涉其他國家的內政,這並非中方的行為方式。
【美國媒體的相關報道】
說到底,如果美方真的發現了其他國家打算影響乃至干涉美國大選的切實證據,布林肯顯然不可能是現在這個慢吞吞的態度。真實情況究竟如何,身為國務卿的布林肯無疑是再清楚不過了。
對於一些美國政客來說,炒作中國與美國大選存在所謂「聯繫」確實有撈取政治資本的效果,因為這種說法在美國國內很有市場。要知道,美國干涉其他國家內政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這種事情干多了,一些美國人也難免以己度人,懷疑是否有外部勢力會趁著大選試圖影響美國。
加之美國長期以來的反華宣傳,以及在近些年主動破壞中美關係。不少美國人本身就戴著有色眼鏡在看中國,甚至把中國視作假想敵。再加上以上的陰謀論,所謂中國試圖影響美國大選的荒謬言論在美國國內有市場,倒也不足為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然而還是那句話,中國從來沒有、也不會幹涉其他國家的內政。以上是原則性問題,即便從更加功利的現實意義上來說,中國也不可能幹這種事。因為無論特朗普還是拜登、甚至是其他人成為美國總統,對中美關係都很難產生實質性的改善。
在特朗普擔任總統時期,美方奉行的是所謂「美國優先」政策,並主動對中國掀起貿易爭端,這件事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了今天。在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還宣稱,如果他能夠重返白宮,他將繼續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可以預見,如果這種情況成真,中美關係內的不穩定因素只會進一步增多。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
但是相較於特朗普,拜登在維護中美關係上也沒做什麼好事。在之前的阿拉斯加對話中,拜登政府就明著攤牌,要從所謂實力的地位出發,與中國進行對話。很顯然,在拜登政府、或者說美國的精英階層眼中,美國就是高人一等。
而對於特朗普挑起的中美貿易爭端,拜登不僅不打算中止,反而對更多的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在拜登政府時期,美方還在涉台問題上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一度導致中美關係跌入冰點。
可以看到,特朗普和拜登兩人在擔任美國總統期間,都沒有對中美關係產生什麼積極影響。恰恰相反,兩人都對中美關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這一屆美國大選已經基本被確定為特朗普和拜登的角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怎麼能期待中美關係之後能有多大好轉呢?
【現任美國總統拜登】
當然,特朗普和拜登倒也不是完全一樣。相較而言,特朗普被普遍認為有著更大的不確定性,這點帶來的影響是很嚴重、甚至說很危險的。國會山騷亂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說到底,中美關係的問題並不是出在特朗普和拜登兩個人身上,而是美國精英階層對中國的看法出錯了。在他們眼裡,中國是美國的對手乃至敵人,中國的強大對美國不是好事。在這種錯誤認知的影響下,美國現如今的對華政策,就不太可能出現什麼根本性變化。
因此,對於特朗普和拜登究竟誰能成為美國總統的問題,中方其實壓根就不在意。無論是誰,中方該做的事情都不會改變。這麼來看,美國情報機構的相關評估,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如今特朗普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名被定罪的前總統,拜登則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名在任期間子女被定罪的總統,兩人也都算是創造歷史了。至於這一屆美國大選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我們抱著一顆看客的心拭目以待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