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三路線」後,離開領導崗位的李立三,後來怎麼樣了?

2022-08-18     一耿歷史

原標題:「立三路線」後,離開領導崗位的李立三,後來怎麼樣了?

細看我國的近代史,可謂是

坎坷不斷。

自清王朝開始實行

閉關鎖國

政策後,國家發展

停滯不前

,軍事力量也變得十分微弱。

於是乎便招來了許多外國列強的入侵,炮火轟開的城門,一次次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都讓全國百姓為之氣憤。為了保衛家園,許多有志之士站了出來,扛起了保衛山河的重任。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有志之士,便是曾領導過武漢人民反抗英國的李立三,那麼你是否好奇,為何自「立三路線」之後,離開了領導崗位的他便失去了蹤影,那麼他究竟去哪了呢?

聰慧好學,立志報國

1899年李立三出生於湖南省醴陵縣陽三石村,父母都是以務農為生,家境十分普通。

但他從小便展現出了與同齡人不一樣的聰慧,所以街坊鄰居都稱讚這個孩子日後一定會大有

作為。

於是其父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便產生了將其送往城內讀書的想法。

就這樣,年幼的李立三便跟隨著村中的同鄉來到了縣城,開始了他的求學生涯。

在看見外面的世界是如此

動盪不安

後,李立三堅定了自己要報效國家的決心,之後更是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做出了人生重要的一個決定,那便是奔赴法國

勤工儉學

尋找救國之道。

在經過了漫長的留學生涯後,他終於是找到了辦法,那便是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的道理。

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李立三還與好友等人將那些留法求學的愛國人士聚集在一起,組織勞動學會,宣傳革命思想,組織革命運動,帶領他們走向了無產階級的道路。

隨後在一次運動中,李立三被法國當局抓獲,並遣送回了中國。

而回到中國的他也並沒有閒著,立馬輾轉來到了上海,義無反顧的加入了我黨,並依靠自己在外多年學習的知識,和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開始奔走各地開展工人運動,

中共湘區最早的一支產業工人支部便是由他一手建成的,並依靠著這支隊伍,舉行了鐵路工人大罷工,還獲得了勝利,

而這也是我黨獨立領導並取得勝利的第一次罷工,對日後的工作和全國工人運動的開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工人運動,五卅運動

也正是因為這次大罷工的成功,中央決定將李立三派往工人最集中的上海開展工作。

面對著龐大的壓力,李立三也是毫不畏懼,與鄧中夏一同來到上海,發動了規模空前絕後的大罷工,震驚了整個上海灘。

隨後他意識到上海的工人群體雖然龐大,但是並不集中,於是李立三便帶領著他們團結在一起,並且領導著各種各樣的聯合會委員會開始推行五卅運動。

這一舉動再一次震驚了全國,

充分的展示了各層民眾,在中央的帶領下聯合起來鬥爭的威力有多麼強大,也給侵略者們和各種軍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反帝鬥爭,思想錯誤

之後李立三便輾轉全國各地發動工人運動,並於1927年1月,參加了同英國侵略者的反帝鬥爭,最終讓英政府作出讓步,將漢口、九江的租界地歸還於中國,

而在這次鬥爭勝利後,李立三在黨內的威望開始直線上升,並開始擔任黨中央重要領導職務。

在大革命失敗之後,李立三便提出要主張武裝鬥爭,發動人民群眾開啟新一輪的鬥爭,而這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而隨著南昌起義打響的第一槍,武裝奪取政權,獨立領導革命鬥爭便正式開始。

一年後,李立三代表中共中央來到了蘇聯莫斯科參加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大會上提出了農民問題的報告,並成功當選為中央委員。

回國後的他,開始大力宣傳黨的六大精神,並善於妥善解決紅軍內部矛盾,極大的促進了左翼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之後李立三便開始走向了下坡路,在取得關鍵的勝利之後,他開始提出

攻取主要城市的決議,

而這種錯誤的

「立三線路」也讓紅軍元氣大傷,使得革命事業受到嚴重的損失。

在看到這樣的局勢之後,李立三也很快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進行了自我批評,隨後便

離開了上海,去往莫斯科對自己的錯誤反覆進行檢討。

而他這種勇於承擔錯誤,不推卸責任的行為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但一心報國的他,還是希望可以回到祖國繼續進行他的革命事業,可共產國際卻要求他留在蘇聯工作,擔任一些出版報社的主編。

之後在周總理的幫助下,他才得以

回國並被調去東北執行小組成員,為東北根據地的開闢和建設,以及全國的解放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並在之後跟隨

中央進入北平,繼續為革命事業奉獻力量。

新中國成立之後,

李立三曾被多次調動職位,但不管在哪一個崗位,他都是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他對革命建設的決心。

可惜的是,這樣的一位革命鬥士,卻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四人幫」的迫害,最終含冤去世。

在十三年之後,中央才為李立三平反,還了他的一生清白。

小結:

其實對於李立三來說,他的一生幾乎都是在為革命為國家做出貢獻,雖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犯過一些比較嚴重的錯誤,但是李立三卻並沒有因此

自暴自棄,

反而加倍的努力,希望依靠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清白。

說他是革命的功臣也毫不為過,或許他最後的結局不是很美好,但是李立三卻用盡了一生去為自己的理想和目的努力奮鬥。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是人都會犯錯誤,只不過在問題的嚴重性罷了,錯誤其實並不可怕,只有你有一顆敢於承認並勇於改正的決心,那麼你終將會獲得最後的成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bf1cb8fed98f32556450a6ff2e563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