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北安怡醫院是一家以精神與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務為主,集診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為一體的二級精神心理專科醫院。醫院構建了完善的臨床心理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門診部設立精神科、內科、中醫科、睡眠門診、抑鬱症診療門診、中醫精神科、心身障礙科、心理康復科、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中心、腦功能檢查與治療中心等多個專科與亞專科。開展了個體、團體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設有心理諮詢門診、心理熱線、網絡諮詢等多種諮詢方式,幫助人們解決在戀愛、婚姻、就業、升學、工作、離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礙。
中高考前焦慮情緒的應對方法
中高考臨近了,考生和家長以及老師,如何一起助力考場,實現心中的期待呢?
首先要從學生說起。
考前焦慮的表現
擔憂。由消極的自我評價或他人評估,形成危機感。主要表現為緊張、擔心、恐懼、焦,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減退,學習效率下降。從而對自己缺乏自信。過度誇大失敗後果,常有頭皮發麻感。
生理不適:焦慮會引起自主神經系統活動增強,出現心跳加快,胃腸不適、食慾減退,多汗、腿軟,發抖失眠多夢,頭昏腦脹以及心悸心慌,胸悶氣短、頻繁小便等軀體現象。
行為異常:考生逃避考試、坐立不安、怕光怕聲;想要逃避拖延等。考試時思維混亂,手抖出汗,視力模糊,不能正常發揮思考和記憶的能力。這寫都是一種潛意識的防禦機制被啟動,從而逃避不愉快的心理體驗。
學生考前焦慮的應對要點:
1.學會自我覺察
焦慮往往是因為將注意力過度集中在還未發生的事情上,想到不好的後果,並且將這個後果誇大造成的情緒。這些情緒先入為主,擋住了理智合理的判斷力。
自我覺察就像是拿一面鏡子來照看自己,反觀自我感受。當我們留意自己的感受,便可以更接近潛意識中的自己。通過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來改變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2.接納和積極應對
焦慮其實也有它的正面意義。焦慮是一種應激反應,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正常心理現象,是一種防禦功能。
接納並允許自己有這些情緒,告訴自己,面對考試,適度焦慮是認真對待的表現。立刻做正念呼吸,隨呼氣身體放鬆。反覆做,直到感覺好起來。
3.情感宣洩,尋找情感支持
情感宣洩是緩解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學生可以適當地向父母、老師或朋友傾訴,把自己的緊張、焦慮講給他們,讓自己的內心得到調整,一定程度上減緩自己的壓力。或者找一個適宜的地方,放聲大哭、大笑或暫時放下學習,好好睡一覺等,都是宣洩自己內心負面情緒的好方法。
4.停止比較,強化自信,自我減壓
(1)關心自己應該做什麼,不要太關心其他同學在做什麼。每個人的優勢、基礎、方式都不同,盲目比較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2)每天起床前,花五分鐘時間跟自己的內心對話:我對各科目的知識點都掌握了,我有自然發揮的優勢與潛力,對此我很有信心。然後面帶微笑穿衣,洗漱。
(3)從認知上減緩壓力:中、高考是人生的一個學習階段的總結,考試只是為了把這個段落結束。我只需要正常應對,充分發揮所學的知識點即可。
5.適度運動,保持生活規律
(1)適當的做做總結喜歡的運動項目,或置身於大自然懷抱,可使人平靜下來。(2)保持正常點的生活規律,不要輕易打亂以往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3)考試前一周或三天,可以放下書本,讓腦子裝點跟學習沒有關係的東西。(4)腦子裡有了不需要的念頭,別理它。讓腦子停下來。
其次是老師家長:
家長老師考前焦慮的應對要點:
我們的老師家長往往比學生更焦慮。總是有太多的擔心害怕,不是過度催促,就是過度用施加壓力的方式提醒暗示。避免讓考生成為壓力的接收容器。
學生知識的掌握已經成為定局,我們只需要讓學生放鬆下來,一遍正確從大腦裡面提取出考試所需的知識即可。所以,考試前學生的大腦越放鬆越好,越平靜越好,越理智專注越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考生感受到愉快和喜悅,從而全身心投入到考試中去。
大人們就要在考前,做到三少三多:少說話,少提醒,少監視。多觀察狀態,多關心生活和感受,多提供輔助(如讓他們睡覺按時叫醒,準備好學習用品器具和合理飲食等)
如果大人感受到壓力,首先應該想辦法釋放出自己的不良情緒,更多時間保持面帶微笑,內心平靜,不慌不忙地做好手頭的所有事情。讓考生感受到從容淡定。
第三是社會群體
過度關注,表現為用各種給考試助力。早早地布置安排參加一些勵志換髮激情的活動,營造出緊張氣氛。其實,只需要各做個事,遇到考生時,盡己所能提供必要的方便即可。比如為載有考生的計程車提供便利,地鐵、公交排隊時,主動讓出考生順利上車的通道,為有考生的家長提供充足的自由時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