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戰爭前瞻:戰爭的三個焦點問題,以及戰後以色列的軍事動作

2023-11-01     中外概覽

原標題:以哈戰爭前瞻:戰爭的三個焦點問題,以及戰後以色列的軍事動作

對於這場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爭,有兩大看點,一是戰爭中的三個焦點問題,或可以稱為三個「懸念」,二是戰後以色列可能採取的動作,包括軍事行動及對外關係的調整。下面分享這幾個前瞻問題,以讓感興趣的網友了解這場衝突的發展趨勢和可能的結果。

一、戰爭中的三個焦點問題

1、以色列會迫於國際壓力半途而廢嗎

基於人道主義或者反侵略的理由,針對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各種抗議活動和停戰的呼聲日益高漲,包括聯合國大會也通過了要求停戰的決議。預計未來可能還會有一些國家或國際組織加入反對以色列軍事行動的行列。那麼,以色列是否會因為外部施加的壓力而中止對哈馬斯的軍事打擊嗎?

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會。原因很簡單,如果你看到了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平民血腥偷襲的有關視頻或圖片,你就會明白以色列這次的態度為什麼如此決絕。在這場偷襲中,哈馬斯的手段之殘酷駭人聽聞,包括斬首嬰兒、剖腹孕婦、當著父母用烤箱烘烤嬰兒、當著孩子燒父母、挖眼珠等等。以色列政府只公開了那幾張燒焦的嬰兒屍體照片,其他過於殘忍的視頻和照片由於而擔心對民眾心理造成過大衝擊而未予公開,但可以在線上申請、線下觀看,很多記者和西方政要都已看過。

媒體記者現場觀看以色列出示的哈馬斯虐殺影像資料

如果了解哈馬斯的行為,我想任何人、任何國家都會毅然決然地進行報復,哪怕受害者與己無關,基於道義也會要求對於這種殘忍行為給予打擊,徹底消滅。

2、戰爭勝負如何

在以色列國防軍尚未展開地面進攻之前,網絡大V宋忠俄、杜文俄、陳浩俄、李莉俄等專家網紅們就聲稱以軍不敢發動地面進攻。然而,當以軍真的展開地面進攻後,他們又改口稱哈馬斯具有主場優勢,以軍必然失敗。

這些人的認知和見識竟然連司馬俄都不如。司馬俄如今每天都在為「加沙人民」憂心忡忡,預感不妙,一天到晚發布視頻批判以色列,沒有像前幾位那麼樂觀。

實際上,勝負並無懸念,這場戰爭的結果會如期實現以色列政府和國防軍公布的三步走作戰方案:先空襲打擊,接著進行地面進攻,最終建立新的安全政權。

3、以色列會占領加沙嗎

不會。以色列在加沙建立或扶持新的加沙政權後,會逐步退出加沙,不會占領這塊領土。很多中國人認為以色列會趁機占領加沙,甚至有陰謀論者認為這場戰爭是以色列人有預謀的侵略行動,旨在擴張其領土。這完全是臆測和想當然。有兩個關鍵原因決定了以色列不會占領加沙。

首先,這場戰爭的起因是哈馬斯的偷襲,因此以色列的反擊是師出有名,符合道義。如果以色列占領加沙,那麼戰爭的起因就會被模糊化,給陰謀論者和反對者留下惡意中傷的口實。

其次,經過多年的矛盾衝突,特別是這次偷襲,這片土地已經充滿了罪惡和毒素,變得不適合居住。根據聖經的觀點,這塊土地很已遭到咒詛。即使以色列想要占領此地,也需要經過多年的凈化才能消除這些罪惡。因此,以色列的明智之舉是儘快找到新的管理者,然後撤離加沙。

二、戰後,以色列首要處理的三對國家關係

戰後,對於伊朗、俄羅斯、中國這三國關係,以色列可能會有所舉動,或做出某些調整。

1、有可能襲擊伊朗

在加沙戰爭結束、事態大致平穩,以色列的第一目標很可能是教訓伊朗。在以哈衝突中,伊朗表現積極,既然有表現,就可能被照顧到。

教訓的方式估計是對伊朗本土開展空襲,時間不會持續太久,有可能一二天,或者一二個星期。這場對於伊朗的軍事行動其烈度不會太高,因為伊朗不會有像樣的抵抗。完成空襲目標後,以伊衝突便乾淨利落地結束。

空襲伊朗,受到傷害最大的不是伊朗,很可能是中國一些網友。伊朗國土面積160多萬平方公里,是以色列的80倍,人口8855萬,是以色列的10倍,因此損失一些軍事基礎設施和少量人口,完全可以承受,而是中國網友遭受的心理上的創傷和精神上的打擊是不可估量的,他們會很傷心、很失望、很難過,因為完全出乎意料。

2、戰爭結束後,有可能助力烏克蘭

鑒於俄羅斯在以哈衝突中的表現,以色列戰後應該改變對俄關係,主要體現在對烏克蘭的支持上。在以哈衝突不久,以色列總理助理以及以色列國防部預備役士兵,都已發布視頻表態,表示要在戰後助力烏克蘭在俄烏戰爭中取勝。因此,在以哈戰後,以色列大機率會在對烏克蘭的支持方面會有所作為。

自俄烏戰爭爆發後,以色列一直保持中立,拒絕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經濟上也沒有配合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然而,隨著以哈衝突結束,以色列政府可能開始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支持,包括軍事援助、經濟援助和外交支持。當然,以色列政府最終的決定還需觀察。

3、以中關係

在以哈衝突之後,中國網際網路上掀起了一股「反猶」浪潮。在抖音平台上,以色列駐華大使館帳號被迫關閉了評論功能。由於德國大使館帳號發表了支持以色列的言論,該帳號也受到了網友們的攻擊,對此,德國使館感到非常憤怒,甚至使用了「粗魯」的語言來回應。這一現象也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實際上,以色列和中國之間一直存在著良好的雙邊關係,以色列在軍事、經濟、科技方面均對中國給予了大力支持。在軍事方面,以色列曾向中國出售了一些先進的軍事設備和技術,這些設備和技術對於中國的國防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農業方面,中國從以色列引進了許多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以提高其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在科技方面,以色列的一些高科技公司已經在中國設立了分支機構,而中國的一些科技公司也與以色列開展了合作。

但經過這次以哈衝突,戰後以色列可能會重新考慮以中關係,並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bb0b7a6247a9907e5caba98015159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