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猶太人一般都是足智多謀、冰雪聰明的,不可否認他們的聰明才智。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大天才就是猶太人,他的智慧也是無人能及的。而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也是猶太人,這麼優秀的人種也不像其他國家口中的劣質民族,那麼究竟有什麼樣的恩仇大恨才讓猶太人處處招人討厭,甚至受到巨大的迫害呢?
尤其是二戰時期,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政權對猶太人的迫害更是慘無人道的,其對這個人種的排斥差點讓這個民族滅亡,而迫害猶太人發明的集中營更是讓人毛骨悚然。其實這也不是單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結果,我們可以從宗教信仰、歷史慣性、致富手段和政治地位的缺乏這幾個方面去理解。
宗教信仰。猶太人信奉的是猶太教,而且對於自己的宗教自命不凡,甚至不把其他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等)放在眼裡,這樣盲目自大的行為必定會招來其他民族的排斥。當時耶穌創立基督教的時候,帶著自己的自己的12門徒去猶太傳播教義,沒想到卻遭到當地人的反抗,最終起了文化衝突。後來耶穌就被釘到了十字架上迫害致死,而這幕後黑手竟然是耶穌的徒弟猶大,是他出賣了耶穌,所以猶大的後代也一直被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嫌棄。
歷史慣性。在古希臘羅馬時期,歐洲人推行的希臘化政策遭到了猶太人的反抗和抵制,為了鎮壓才採取迫害的手段,即使後來羅馬滅亡這種格局也沒有得到改變。因為這種反猶政策所產生的思潮還在大眾群體中廣為流傳,而且還延續性的被各國所繼承。再加上日耳曼人對基督教的傳承與信奉,這更讓猶太人處於水深火熱中,因為他們被當做「異教徒」。
致富手段。猶太人會做生意這可是各國人民都有體會的事情,他們擅長房租收債、放高利貸賺錢,還斤斤計較,而且為富不仁。而基督教國家中反對的就是這種行為,所以他們更是把猶太人烙上唯利是圖、守財奴等形象。都是對猶太人的一種偏見,即使莎士比亞也沒逃過這種行為。
政治地位缺乏。猶太人一直遊走於各個名族之間備受排擠,與此同時也沒有相應的政治權利來獲得人身保障。這樣他們就顯得比較的被動,而且一些當權者還會別有用心的對猶太人和其他民族進行挑唆,這便讓雙方產生了不可協調的矛盾。當時希特勒就是利用這麼一種矛盾來征服猶太人,所以大量的猶太人才成為矛盾挑唆下的犧牲品,這也能說明希特勒的野心有多麼的膨脹。民族本無優劣貴賤之分,信仰也是,在多元化的宗教信仰中,不論你是其中的哪個都應該允許其他信仰的生存,狂妄自大的後果也只能給自己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同時具有優越感的兩個宗教相互碰撞,要麼一方順從被歸化,要麼就會產生激烈的鬥爭與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