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乳又稱豆腐乳,是我們中國流傳數千年的漢族傳統民間美食,因其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有股臭,吃起來特別的香味深受大家的喜愛,是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肴。
腐乳在民間的飯桌上被廣為食用,但是腐乳屬於發酵食品,而且製作步驟有腌制過程,大家就會有一個疑問,長期吃腐乳對身體有壞處嗎?那麼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腐乳的做法以及健康安全問題。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首先是腐乳的製作方法。目前我國各地都有腐乳的生產,雖然配料不同,品種名稱繁多,但製作原理大都相同。
1、讓豆腐上長出毛霉
首先將大豆製成豆腐,然後壓坯劃成小塊,擺在木盒中即可接上蛋白酶活力很強的根霉或毛黴菌的菌種,接著便進入發酵和腌坯期。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2、加鹽腌制
將長滿毛霉的豆腐塊分層整齊地擺放在瓶中,同時逐層加鹽,加鹽腌制的時間約為8天左右。加鹽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在後期的製作過程中不會過早酥爛。同時,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
3、配置鹵湯
鹵湯直接關係到腐乳的色、香、味。鹵湯是由酒及各種香辛料配製而成的。鹵湯中的酒可以選用料酒、黃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同時能使腐乳具有獨特的香味。
再來說說吃腐乳的好處。腐乳裡面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胺基酸、酵素等成分,適量的吃一些腐乳,可以有效的吸收其中的維生素b族,起到營養神經的作用,可以預防老年痴呆、能夠增強記憶力。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腐乳還可以使礦物質更好吸收,鈣、鎂、鐵等礦物質不僅沒有減少,生物利用率還會上升。
腐乳可以降低膽固醇。腐乳中的脂肪是不飽和脂肪酸,本身又不含膽固醇,大量實驗動物研究表明,腐乳中的蛋白質疏水性成分能與膽酸結合,降低動物體內膽固醇的吸收及膽酸的再吸收。
但是,腐乳含鹽和嘌呤量普遍較高,高血壓、心血管病、痛風、腎病患者及消化道潰瘍患者,宜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因此,要想享受腐乳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好處,就要用它來替代三餐中的鹽,適量食用的話,腐乳的好處還是很多的。
我是GiHOME,你身邊的健康管家,關注我獲取更多健康生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