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丁克其實是一個舶來品,是在80年代進入中國的,當時指的是夫妻雙方有兩份收入,也有生育能力,但是卻主觀地選擇不生孩子。
而第1批丁克到現在都已經退休了,有一些丁克過得很幸福,因為身體健康,不用帶孩子,而且經濟上面也挺寬裕的,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以去學一些自己當年因為工作忙沒有學習的東西!
也有一些丁克,年紀大了發現太冷清了,沒有孩子覺得挺孤單!
而最近丁克也在中國本土化,也出現了「中國式丁克」,「中國式丁克」衝上了微博熱搜,指的是已經結婚的夫妻,或者說是信奉丁克信念的未婚或者是復婚的人士不想生育,所以叫做丁克!
而這些丁克族,他們的文化程度大多都比較高,而且收入也不低,之所以不生孩子是因為他們把孩子當成人,知道養孩子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所以有人說那些叫囂不婚、不生孩子的那群人,也就是丁克族,才是最最適合生孩子的人群!
而那些生孩子為了傳宗接代的,為了堵住親戚朋友悠悠之口的生下孩子,沒有教育好才是最大的災難!
「中國式丁克」的丁克們,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原因很現實也很扎心
第一個原因:職場上壓力太大
之前我在外企上班的時候,我們的老大兩夫妻就是不生孩子的,我們的經理能做到一個分公司的總經理確實也付出了很多,而他的夫人也是一個公司的財務總監,兩個人工作壓力都非常的大,而且需要頻繁出差。兩個人已經40多歲了也沒生孩子,而兩個人也不是說一定要丁克,但是看樣子也只能丁克了!
有網友說本來加班就很忙,晚上回去還要給孩子輔導功課,上班就心情很差了,估計這孩子會被我打死的。
而有一些人也是被逼的職場內卷,因為現在職場的壓力也很大,公司領導定的KPI也非常的高,不得不靠加班加點來完成工作,而且為了不被後來的人趕上,還得不斷地去學習進修,工作壓力太大,所以乾脆丁克。
第二個原因:踐行精細育兒
養一個孩子要多少錢?可能對於窮人來說真的就是多一雙筷子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是希望精細育兒。
比如說自己在懷孕的時候,每一次都都做最詳細的產檢,而且要吃各種營養品,孩子出生之後要請月嫂請保姆,孩子要用最好的尿不濕,喝最好的奶粉,要給孩子去上早教,要讀好的幼兒園小學,還要給孩子培養各種興趣愛好。
所以生養一個孩子壓力實在非常大,甚至有人做過調查,養一個孩子到18歲都要花上幾百萬。
因為這些年輕人覺得父母應該要對孩子負責任,而負責任的基本表現就是盡力給孩子最好的。而如果對孩子養育要求過高的話,又會影響家庭其他成員的生活質量。
之前有朋友跟我說,沒生孩子的時候,兩夫妻時不時出去浪漫一下,旅遊一下,出去外面吃個飯,但是有了孩子之後已經很久沒有出去吃飯了,主要是養育孩子花費的錢太多了,父母的日子就要過得精打細算。
第三個原因:對孩子身心健康的焦慮
很多人對這個社會其實是悲觀的,覺得這個社會這麼苦,就不希望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受苦,而且現在的孩子有非常大的心理壓力,教育的內卷也非常的厲害,孩子出現精神心理問題的機率也非常之高。
看到社會上各種新聞的報道,也讓很多年輕人萌生了丁克的念頭,生一個孩子,教育不好的話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比如抑鬱症,或者是孩子長大了,戀愛腦被別人騙走,這些種種的焦慮乾脆不生了。
所以中國式的丁克,其實主要是希望把孩子養得更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因為對於自己能力的要求比較高,所以不想生孩子。
而這些人如果真的決定生孩子,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經濟上,都會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他們的孩子將得到父母,更好的教育這些孩子,無論是生理和心理,大機率都會更健康。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