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內娛發生了一件怪事兒。
一夜之間,一部新片未映先火。
作為一部小成本網劇的衍生電影,預售票房竟然相當驚人。
被很多人預測為2024年第一個爆款。
誰知緊接著,更奇怪的事兒來了。
預售剛賣爆,就出現了大規模退票。
刷新了國內院線退票紀錄。
這下魚叔更好奇了。
這部電影,真的有人看嗎?
一搜,發現火爆程度似乎沒造假。
由其中設定衍生的特殊場次「下雪場」爆滿,一票難求。
魅力竟如此之大?
可打開豆瓣,原劇集評分才6.8.
主演還是曾因私生活醜聞陷入塌房爭議的屈楚蕭。
與此同時,這個爆款很多人也完全沒有聽說過。
連這次預售「奇觀」,都讓路人滿頭問號。
一邊爆款一邊糊咖,簡直成了一樁魔幻「懸案」。
內娛這樣的例子可真不多,魚叔來了興趣。
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原劇,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一閃一閃亮星星》
去年年初,無限流循環題材作品《開端》大爆。
魚叔忙著追劇,確實沒注意緊接著開播的這部小成本愛情劇。
真要說起來,《一閃一閃亮星星》同樣有奇幻元素。
女主角林北星,無意間刪除了一條舊手機的簡訊。
竟然穿越到了平行宇宙中的過去,遇到了彼時還是陌生人的男主角張萬森。
穿越+奇幻愛情,乍一看有點兒《想見你》的意思。
但接著看,劇情走向卻略有不同。
現實世界的林北星生活受挫。
三十歲丟了工作,戀愛八年的未婚夫也跟閨蜜跑了。
於是乎她決心去平行宇宙活出新風采。
一開始,還算順利。
但每到關鍵時刻,林北星總會被中斷穿越送回現實世界。
她發現,若不阻止一件事的發生,劇情就再難進展。
這件事,就是張萬森的自殺。
於是,她一次次按下舊手機的簡訊刪除鍵完成穿越。
只為了用各種方法查出張萬森的死因,挽救悲劇。
猜謎探案帶來懸疑感,也帶來探究欲。
也正因如此,觀眾與林北星一起追查。
查著查著,就收穫到了一個「完美男主角」。
有多完美?
品學兼優,全校第一。
父母高知,家境富裕。
最重要的是,默默暗戀並守護了林北星十幾年。
縱使無人知曉,卻仍願意為她豁出性命。
而林北星就是在追查張萬森死因時。
才知曉了現實世界裡被自己忽略的一切。
原來,林北星之所以瘋狂倒追惡劣的前男友八年。
是因為錯將對方認成自己兒時的救命恩人。
而實際上,張萬森才是小時候救過自己的人。
並且,二人孩童時就已匆匆碰面。
林北星的勇敢和鼓勵,讓張萬森喜歡上了這個女孩。
記憶漫漶,林北星早已忘記這一切。
但張萬森卻一直記得。
他努力學習,跳級與林北星成為同學。
誰料錯過告白機會,林北星早已心屬他人。
接下來的許多年,張萬森只好看著女孩的背影隱藏心事。
但喜歡沒有消失,張萬森仍舊默默守護。
為了不讓林北星陷入危險,原定出國的張萬森半路折返。
拿出自己的留學費用幫林北星哥哥還債。
甚至為了解決催債人,徹底保障林北星的安全。
張萬森將對方約上高處報警。
但最終被推入海中喪命,死在了十八歲這年。
若不是林北星穿越而來,這一切將永遠無人知曉。
奇幻框架,搭配如此虐心的青春疼痛愛情,的確容易擊中年輕觀眾的心。
看完之後魚叔也才猛然想起,原來「張萬森」作為一個梗,確實早就在網際網路上留下了許多蹤跡。
劇中的一句台詞「張萬森,下雪了」,在短視頻平台十分流行。
網友們干點兒啥,都能喊話張萬森。
天上地下下點兒啥,也都得讓張萬森知道。
平心而論,這部小成本網劇確有新穎之處。
但整體質量,算不上好。
劇情懸浮,甚至可以說低幼。
高考臨近,但主角們的課外活動驚人得豐富。
還有人被騙進傳銷組織,秒變青少年安全法制進行時。
同時,人物刻畫降智。
穿越成高中生之後,很難看出林北星有三十歲的心智。
莽撞到毫無被歲月洗禮過的痕跡。
反觀《想見你》中,陳韻如穿越到黃雨萱身上後。
年歲導致心態上的差別,通過行為和思維方式展露無疑。
除此之外,邏輯也不通。
張萬森陷入危險的直接原因,是林北星哥哥欠下高利貸。
二十萬滾利到五十萬,仍然不捨得求助警方。
全靠十八歲的高中生來拯救一切。
其他方面,支線漫溢節奏拖沓。
刨除單薄的穿越構架,劇集亮點所剩無幾。
但之所以仍舊後勁兒大到撬動驚人預售票房。
首先當然還是因為男主角完美到不真實的人設。
純情、溫柔、專一、有安全感,主打一個終極幻想。
他的隱忍和委屈,也成了劇迷邁不過去的意難平。
劇中,張萬森多年來默默看著林北星與男友的戀愛。
煙火大會、拍畢業照、看初雪.....
每一件事,都讓他嫉妒她身邊的人不是自己。
而每一個遺憾,也正是引領林北星穿越的契機。
而所有的遺憾縫補完,劇集又創造了一個更大的遺憾。
縱然林北星一次次穿越,卻仍然無法阻止張萬森的死去。
反倒因為確認心意後再親眼目睹悲劇的發生,變得更虐了。
最後,林北星終於發現。
張萬森的死因並非追債人,而是源於對林北星的喜歡。
只要這份感情在,那命運便不會改變。
只要「我喜歡你」的簡訊發出,消弭了遺憾的時空也會跟著結束。
反正就是,倆人永遠無法在一起。
知道規則之後,林北星利用最後一次機會穿越。
想阻止張萬森喜歡自己,以此挽救所有人的命運。
而張萬森也通過林北星的日記,了解了對方的苦衷。
於是二人假意互相傷害實則雙向救贖,主打一個把虐戀進行到底。
不講求深度和邏輯的虐,實際上轉化成了一種生理快感。
這一套打法,就類似於爆款言情網文的套路。
內容本身乏善可陳,但煽情效果卻屢試不爽。
其實寫到這,所謂的跨年檔「懸案」也就差不多破案了。
《一閃一閃亮星星》在小範圍爆火與大眾啞火上的同步,是幾重割裂疊加的結果。
比如內容和題材,決定了受眾的割裂。
一方面,劇集積累的劇粉與主流劇集受眾錯位。
青春愛情劇集,除非做到《想見你》那樣的硬體品質。
再包裹上有深度的社會議題,否則很難做到出圈。
其本身的受眾,就更為年輕化。
像《一閃一閃亮星星》主要的購票群體,就以24歲以下的女性觀眾為主。
所以電影版的劇情,就適時選取了男主角張萬森的暗戀視角。
以求進一步彌補遺憾,讓人感受純愛。
但純粹的青少年青春疼痛劇情對於更大年齡圈層的觀眾而言,早已心境不在。
另一邊,劇粉在短視頻平台的積累讓台詞出圈。
也開拓了更大範圍的下沉市場,進一步分化了討論圈層。
說白了,就是不同的播放平台疊加發酵平台之後造成的信息繭房。
而跨年檔的殊時間節點,也決定了觀影群體的割裂。
情侶跨年約會,看電影已經成了慣常選項。
當年,《地球最後的夜晚》原本是一部小眾文藝片。
卻因為選在跨年夜上映,用「跨年一吻」的營銷方式創下2.82億的驚人票房成績。
相似的,《一閃一閃亮星星》本就是應景的愛情片。
選在相同的檔期,自然收穫了一波額外的路人盤。
這種割裂,也表現在對塌房演員的態度上。
無人知曉的角落裡,張萬森不僅保護了林北星。
也保護了屈楚蕭的演藝事業,成了足以抹去他塌房醜聞爭議的「養老角色」。
與此同時,這件怪事兒也有「懸案」該有的疑點。
大規模退票,原因是多重的。
確實有很多觀眾退票,是為了搶更具儀式感的特殊場次。
但也難免有營銷手段之嫌。
不少人懷疑《一閃一閃亮星星》預售大爆,是資本操作注水的結果。
畢竟,相似的質疑在《後來的我們》上映前就已經發生過。
但不論實火也好,營銷也罷。
無論如何,《一閃一閃亮星星》經此一戰確實積累了更大的討論度。
這樁「懸案」後續究竟是走向黑馬,還是鬧劇。
咱們只能靜觀其變。
而魚叔也期待著,2024年的第一個爆款,能歸屬於實至名歸的佳作。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助理編輯: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