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最新人口數據。數據顯示,我國新生兒出生人數只有902萬人,總和生育率只有1.0左右。這個數據要低於日本生育率1.3,與韓國的生育率基本持平。而中國的生育率只有1.0。這也意味著,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孩子,已經無法保持人口的正常更替。國際正常的生育率為2.0,就是一對夫妻要生育至少兩個孩子,才能完成人口更替,否則人口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少。
可能很多人會感到奇怪,我國人口出生率為什麼會低於1.0?對此,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結婚成本過高,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這樣一來,生育率下降也就不難理解了。現在的年輕人之所以不願意結婚,主要是結婚至少要20-30萬彩禮錢,再加上置辦婚禮宴席、拍婚紗、蜜月旅行等各種費用也要20-30萬。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年輕人結婚都要買房,而買套婚房至少也要100多萬。顯然,現代年輕人結一次婚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很多年輕人要麼打消了結婚想法,要麼即使結了婚,小夫妻倆人也要忙於償還債務,就沒什麼生育意願了。
第二,養育孩子的成本過高。現在生養一個孩子要吃好、穿好、用好,這都需要家長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孩子在上幼兒園時,就要報名各種興趣班。而在上小學、中學時,家長還要請家教幫助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當孩子上大學時,即使是在國內普通大學,每年也要好幾萬的學雜費用。
這樣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參加工作,至少要用掉50多萬元,如果要生養兩個或三個孩子起碼要花掉150多萬以上。顯然,很多年輕人不是不想生育孩子,而是根本不具備這個經濟實力。
第三,現代女性的工作壓力大。當前很多企業都不太願意招聘剛剛結婚,且還沒有生育過的女職工。因為,企業也膽心她們在懷孕之後,就沒辦法繼續工作,還要找人來替補。此外,很多職場的女性即使在生了一胎之後,產假還沒有過,馬上就要回到工作崗位上來,她們擔心自己會失去工作機會。
同時,不少職場女性在生育了一胎之後,就不會再考慮生育二胎和三胎了,因為一旦有了好幾個孩子之後,就要把更多的精心都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無暇顧及工作。這就意味著,自己的職業生涯就要宣告結束。
而面對我國的生育率越來越低,現在還不如日本的生育率高,很多人都覺得問題並不大,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口多達14億人,相反人口減少可以減輕醫療、教育、就業、養老等資源的壓力,未來道路交通也不會再擁堵了,這應該是一件好事情。不過,我們認為,國內人口生育率如果持續走低,將會發生以下幾個社會和經濟問題:
首先,養老金的發放壓力會越來越大。資料顯示,我國現在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是2.8億,到2035年老年人口數量將超過4億人,而現在年輕人數量卻越來越少。這意味著,將來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所繳納的養老金,將不足以贍養數量如此眾多的老年人群體。未來國內養老金髮放將出現較大的缺口。
再者,嬰幼兒數量越來越少,將會對嬰幼兒用品、月子會所、婦產科醫院、幼兒園、私立中小學等行業造成嚴重的衝擊,未來將會有大量從業人員要另尋其他出路。同時,很多年輕夫妻只生一胎或者選擇丁克,都不願意生育二胎或三胎,那房地產市場的改善型購房需求數量將會大幅萎縮。
最後,「老齡化,少子化」的社會,將會造成消費需求低下。對於老年人群體來說,他們的消費需求比較有限,而且老年人都喜歡存錢,所以很難拉動消費增長。同時,本來年輕人群體將成為消費需求的主流。
但是,由於年輕人的數量越來越少,消費需求也難以有效增加,這就會給國內消費拉動經濟帶來不利影響。現在日本就是「老齡化,少子化」的社會,結果消費始終啟動不起來,最終日本經濟始終在原地踏步,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里,都沒有明顯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