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件木雕作品「無處安放」,幫幫這位78歲仙桃手藝人

2019-11-25     仙桃日報

「它們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每一件都耗費很多心血,我真的不想它們無家可歸。」11月23日,望著僅存的百餘件木雕作品,78歲的木雕藝人彭學武憂心忡忡。

二十多年的堅守

自上世紀90年代起,彭學武就在潛心研究明清時期的農具和生活用具,並按照力學、材料工程學、外觀結構美學等原理,將按1:10的比例做成了微縮木雕。他做的小水車可以輸水,小織布機可以織布,是藝術品,更是實實在在的可操作農具,曾獲得外觀設計專利。

這些年,為了不讓手藝失傳,他免費傳授木雕手藝給仙桃本地殘疾孩子,好讓他們將來有一門謀生手藝。大徒弟張業剛,曾2次被拐騙外地,被逼偷東西,被解救後,跟著他學手藝。如今,在廣州一家雕刻企業上班,月薪5000元以上。

2001年,彭學武榮獲「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他的木雕作品,也多次在市內重要活動上進行展示。2017年,其工作室被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微型農塑藝術傳承基地」。

工作室面臨拆除的困境

可就在本月初,彭學武接到通知,他的工作室要拆除用作停車場,100多件木雕作品去向成了問題。記者看到,這間工作室位於沙嘴辦事處劉口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地下室,大部分作品已經用大箱子打包,彭學武坐在窗子旁邊,布滿刀疤的手正嫻熟地在木頭上雕刻。

據悉,老人身體每況愈下,住的是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吃的是低保,靠手藝養活自己和家人都成問題。2017年冬天,老人前往工作室途中遭遇車禍,致顱內出血,肇事司機逃逸。多虧好心人捐助醫藥費,才得以撿回一條性命。

這幾天,老人四處奔波,找尋新的落腳點,卻一直沒有結果。他希望好心人收留,讓這門手藝不至於這麼快失傳。

(文/記者 鄧一凡、周彬 圖/記者 周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QQCpm4BMH2_cNUgZtQ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