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驚呼「世界的參差」,為何《創造營》日本選手碾壓眾人?

2021-03-22     日劇部屋

原標題:鄧超驚呼「世界的參差」,為何《創造營》日本選手碾壓眾人?

《創造營2021》每周播出後,都能刷爆社交網絡,雖然日本人氣選手和馬提前退賽,但在最新一期的排名中,依舊可以看到多位日本選手位列高位。

今天部屋君再來說說這個節目,要說的是日本公司在這次參加中國節目的幕後,感受一下日本公司做了哪些努力,包括定下的7條鐵律,以及為何日本選手有如此強勁的實力。

鄧超:感受到世界の參差

這個節目剛播之初的梗是鄧超在看完兩國選手的表演差距後,鄧超高情商的做了「看看世界的參差」的評價。

這句話的意思是,中國選手與日本選手相比,實力上參差不齊,後來被粉絲玩成了梗,鄧超也被奉為「內娛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結合先前阿蘭的「我們的公司要完蛋了」的梗,衍生出了「我們內娛要完蛋了」,意思就是深刻的感受到了內地娛樂與國外的差距。

這差距有多大呢?看看寧靜的表情

舞蹈門外漢的寧靜都看得出,並直言「你根本不會跳舞,你完全沒有節奏,你根本不在點上。」

還有選手表演古箏,結果把古箏給打翻了,現場一片混亂,鄧超的笑容逐漸消失,表情僵住。

還有這樣的,恨不得進去高喊「stop」

仿佛是看了一場喜劇節目

雖然國內選手中也不乏好手,但整體水平還是比較有待提高。

而這次來參賽的日本選手,普遍實力較高,比如部屋君先前給大家介紹過的混血三人組米卡、和馬、慶憐。

還有舞蹈讓全場驚艷的贊多和力丸。一個是三次拿到街舞世界冠軍的超級舞者,一個是給眾多藝人擔任編舞的明星老師。

選手和導師看到他們的表演後,是這樣的表情。

街舞界的前輩看到力丸參賽,都有著「梅西、C羅突然參加新人選手」一樣的驚訝。

即使是外賣小哥參加,也展現了超強的唱功。

比較可惜的是這位叫門脅慎剛的選手被淘汰了。

為何中日選手差距這麼大?

《創造營》是韓國節目《produce 101》的中國版,兩年前日本也推出過日本版,應該也有不少人追了。

當時日本版一開始也給人一種搞笑節目的感覺,畢竟主辦方是專職做搞笑藝人的吉本興業公司。

一時讓人對於這些選手的整體實力也有「就這」的感覺,更之前日本AKB48送去韓國參加韓版101節目時的櫻花妹妹們也被泡菜妹碾壓。

這些都給人一種,日本偶像也不過如此的感覺。

但其實日版101是因為絕大多數選手是沒有公司的素人,又因為簽約條件過於苛刻,勸退了不少有實力的民間大神。

而參加韓版101實力被韓國選手碾壓,則是因為日本女偶像模式和韓國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比感染力,被碾壓的則是韓國選手。

但這一次,日本來參加《創造營》的選手幾乎是有公司背景,其中不乏一些大公司派選手來,比如前面提到的米卡、和馬、慶憐、力丸、贊多均是來自於艾回(Avex),這是日本最大的唱片公司。

擁有山田孝之、窪田正孝、岡田將生、山崎賢人、永野芽郁、橫濱流星等數百名藝人的大型公司星塵也派了中日混血的佐藤永翔參加。

還有在傑尼斯待過多年的羽生田挙武,依舊能讓人看到J家的影子,他為了參加這次的創造營,據說放棄了去美國拍戲的機會。

日本是亞洲最早發展流行娛樂的地區,對東亞娛樂圈有很深遠的影響,如今韓國的練習生制度是模仿傑尼斯的,八九十年代港台歌手翻唱了數千首日文歌,中國台灣直接照搬傑尼斯的「少年隊」出了個「小虎隊」,也紅極一時。

起步早的日本有著成熟的娛樂工業,尤其是在音樂產業和偶像產業,因此會不斷的有優質偶像產出。

再者,日本偶像培養的周期長,比如傑尼斯偶像一般是在13、14歲進入公司,開始了藝能訓練,擔任前輩的伴舞,其中的優秀者在20歲左右出道。

前面提到的混血三人組是艾回四人組合「交叉點」的成員,他們也成團多年,其中慶憐入團時才11歲。

而內地娛樂圈起步晚,特別是偶像方面,至今不到10年,女偶像方面更是還沒出過大熱的女團。也就是說,國內偶像公司的成立時間,可能都還沒有米卡他們訓練的時間長。

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國內偶像公司顯得過於急功近利。

中國這幾年經濟飛躍,而文化卻沒有相應的提升,因此產生了巨大的文化空洞,也就是有巨大的文化市場。

很多人看到了這個市場,趕緊入場做偶像,也拿到了不少的投資,但除了一些大廠外,很大一部分屬於小打小鬧。

缺乏完整系統的培訓機制,練習生的成長空間有限,很多人號稱練習了兩三年,但唱跳能力像是剛去健身房街舞班兩三個月。

至於經紀公司為何不願意投入,也是因為練習生回報率太低,而這又牽涉到國內愛豆舞台少、出路少等弊病。

和足球一樣,偶像不是一兩天可以培養起來的,趕鴨子上架、拔苗助長,註定不會得到認可。

還有就是沒實力也就算了,很可怕的是,沒態度,有些國內選手對舞台缺乏野心與渴望。

節目來的幾個國際選手,觀眾可以直觀感受到他們滿滿的誠意,他們學習中文,學習中國歌曲,表演中國曲風的舞蹈……

他們不僅僅是享受這個舞台,他們對舞台更是有一種燃燒的渴望,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日式熱血與青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HK3V3gB9EJ7ZLmJN_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