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遂自薦看戰國時期門客的現狀

2019-11-26     知常容

毛遂自薦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應用。每當有什麼任務時,主管常會說,請大家毛遂自薦。

那毛遂是誰呢?

毛遂是戰國末期趙國平原君的手下。當時組團去楚國還差一個人,所以毛遂自薦湊成二十人團,然後出使楚國。

初看似乎毛遂為自己爭取一個機會,但實際並非如此。這個我們從整個大背景聊起。

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取代名將廉頗,最終被白起圍困,坑殺趙國四十萬兵士,這就是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幾年之後,趙國又一次遇到災難,國都邯鄲被圍,面臨滅國危機。

這個時候,趙國的平原君希望能借楚國的力量對抗秦軍。

楚國會不會幫忙呢?平原君趙勝心底根本沒有底。當時準備二套方案。

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史記.七十列傳·平原君虞卿列傳 》

能說服楚王最好,如果說服不了,那只能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去的只有二十個人,而且面對的是楚王,那自然是凶多吉少,參加之人肯定有必死之心。

當時平原君很自信,他認為不需要向全國徵召人才,只要在自己門客中挑選就可以了,因為他有幾千門客。

要求是能文能武。

但很遺憾,找來找去,最終只找到19個,連20個都不夠,在這一種情況下,毛遂才出來自薦。所以毛遂自薦不是找到一個給自己揚名的機會,而是一個為趙國犧牲的機會。

這讓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話:士為知己者死

受此感悟,今天知常容想聊聊戰國時期士的品格。士在戰國時期成了一股重要的力量,一部分站立在朝堂,為國效力,還有一部分就歸屬貴族,也有散落在民間的。今天聊的是歸屬貴族這一級的士,也就是門客。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希望得到主人的尊重,尊嚴比天大

士可以沒地位,但他們必須有尊嚴,他們將尊嚴看的比天還要大,不允許被人輕視,否則後果很嚴重。

趙勝曾經遇到過一個躄者的士,躄者也就是腿瘸之人,他走路的時候一搖一擺。趙勝有一個寵姬看到這個人覺得好搞笑,在樓上嘲笑他。躄者就找到趙勝,告訴他殺掉這個寵姬。趙勝很奇怪,為什麼要殺掉?

躄者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他笑我。結果趙勝覺得無理取鬧,半年後,趙勝發現自己的門客怎麼越來越少了,一問才知道門客認為他輕士。最終趙勝不得已殺掉了這名寵姬,門客才陸續回來了。

唐代名將郭子儀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他有一次聽信吳曜的讒言,殺掉剛正的朔方節度副使張曇,當時高郢力爭還被貶官。這樣他的幕僚也就有些類似當時的門客都陸續離開郭子儀。

既而僚佐多以病求去,子儀悔之,悉薦之於朝,曰:「吳曜誤我。」遂逐之——《資治通鑑·唐紀·唐紀四十一》

孟嘗君養客的時候也發生類似事情,有一個士質疑自己吃的與孟嘗君吃的不一樣,最後孟嘗君將碗拿給他看,一模一樣,他就羞愧自殺。

有一次孟嘗君去看平原君,受到趙人的嘲笑,說他長相矮小。後果很嚴重。

孟嘗君聞之,怒。客與俱者下,斫擊殺數百人,遂滅一縣以去。——《史記.七十列傳·孟嘗君列傳 》

雖然他們將希望得到尊重,但並非所有的士都是才華橫溢的。

一、混飯吃的士

春秋戰國養士成風,到了孟嘗君時達到了頂峰,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合稱戰國四君子。他們利用自己的封地收入養著這幫人,他們會不會幫主人幹活,也不一定的。

如果主人有難會怎麼樣呢?這種情況最常士。

文常好客,遇客無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餘人,先生所知也。客見文一日廢,皆背文而去,莫顧文者。——《史記.七十列傳·孟嘗君列傳 》

孟嘗君一失勢,這幫客就全跑光了,沒人出來幫他的忙。所以混飯吃的客是常態,就像平原君趙勝養了幾千個門客,結果想挑出二十個文武雙全之人都挑不出來。

二、死士,忠士

最有名的死士自然當屬《刺客列傳》中的人物了。專諸、荊軻這些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們很清楚主人以上賓之禮對待自己的目的,自然希望自己以命完成他們的任務。專諸、荊軻最後都死的很慘,但是他們沒有任何怨言。

劉邦取得天下之後,齊國丞相田橫害怕被殺,就跑到了海島上去了。為什麼害怕呢?因為他當年煮了劉邦派去說服齊王的酈食其,現在他的弟弟酈商得到了劉邦的重用,所以怕自己回去會掉腦袋。

劉邦看中的是田橫的影響力,所以他一面對酈商說你要是敢說田橫壞話,我就殺了你。又對田橫說:

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來,且舉兵加誅焉——《資治通鑑.漢紀·漢紀三》

最後田橫來了,但他覺得這是一種恥辱,在路上就自殺了,留在海島上的那五百人一聽主人自殺,他們也都全部自殺了。這件事情被史書反應傳誦,連劉邦都很感動。

三、高士

這種士是可以幫著主人渡過難關,在最關鍵的時候可以幫主人擺平,所以他們才是士的傑出代表。

比如毛遂他在平原君沒有任何危險的時候,他根本不會顯露自己的才華,連趙勝都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有能力。

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史記.七十列傳·平原君虞卿列傳 》

後來毛遂展露了才華,自然折服了其他十九個人。

平原君遇到毛遂,孟嘗君也遇到魏子,馮驩在孟嘗君最危難的時候,幫著孟嘗君東山再起度過危險。信陵君也有這樣的人,這個人叫侯嬴,侯嬴幫他贏得了名聲,同時幫他策劃了援趙之戰。但這些高士都是鳳毛麟角。

結語:

士是戰國時期很特殊的人群,他們不從事生產,只靠智慧,武力或膽識吃飯。他們如同皮上之毛,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大量的貴族沒落形成,另一方面戰爭的頻繁使得國君,貴族對士的渴望催生了這個群體。

每一個高級貴族如文中的四君子,以及國君對人才的要求都不同,不同的要求在催生出大量士的同時也繁榮了學說,這是諸子百家繁榮的根本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ARhpW4BMH2_cNUgEx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