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自微信公眾號「扒婆」微信號:bapo818,未經允許,請勿轉載。不過歡迎大家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哦,麼麼噠。
本文原創自微信公眾號「扒婆」微信號:bapo818,未經允許,請勿轉載。不過歡迎大家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哦,麼麼噠。
今天最讓人意外的突發是一代文壇大師倪匡去世,享年87歲。
至此,名滿香江的四大才子已經走了三個,獨剩蔡瀾。
巨星級別的名人去世,總會有無數盤點生平的文章趕著出稿。
尤其是倪匡這種滿身傳奇和故事的人,要把他的人生詳細復盤,幾天幾夜也說不完。
就隨便聊幾句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吧。
這幾年看得最多的倪匡作品其實是他和黃霑蔡瀾主持的訪談節目《今夜不設防》,這檔嘉賓陣容全是巨星級別訪談內容還大膽真實到讓人咂舌的節目,不誇張的說,吊打整個華語區訪談節目。
但玩票性質的主持在倪匡履歷里只能算不值一提的東西。
一直懷疑金庸寫老頑童時參照的原型就是倪匡來著。
他實在是太愛玩太好玩又太貪玩,一世都是個快活人。
你看倪匡這人,作品又多又橫, 一代大師,中國科幻小說鼻祖,寫出過數百部經典作品,比如《衛斯理》《原振俠》《六指琴魔》等等等等。
家族也是星光燦爛,全家都是名人。
妹妹是狗血情史比自己寫的小說劇情還彪悍的言情天后亦舒。
兒子是風流才子倪震,兒媳婦是一代玉女巨星周慧敏。
換任何一個人,可能都難免要端著架子做人做事的。
但倪匡偏不。
他的人生宗旨是「快樂第一」。
雖然在HK是可以和金庸掰腕子的存在,卻沒有一絲大師架子,為人絕對自由主義,凡事遵循「我喜歡」原則,只要自己有興趣又能賺錢,不管是高端的還是看起來荒誕的劇本都願意嘗試 。
比如1977年邵氏被吐槽無數至今還有人翻出來扒的電影版《天龍八部》就是他親自改編的作品。
天馬行空的結果是毀譽參半,甚至嘲多於夸。
但倪匡本人都無所謂,他自己玩高興了就行。
而電影版《天龍八部》也不是倪匡第一次對天龍八部下手。
作為金庸的忠實讀者,倪匡對《天龍八部》相當有情意結,也因此下了最重的手hhhh。
在報紙連載期間,金庸想去歐洲旅遊一陣,但合約限制連載又不能斷更,他就找到了和自己旗鼓相當的老朋友倪匡幫自己代筆一陣子。
結果一下子把倪匡給高興壞了。
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
作為天龍八部的熱心讀者,倪匡不僅每周追更,還對人物角色有特別投入的喜好和厭惡。
比如他最憎恨的就是阿紫,代筆期間他主力著墨對付了阿紫。
據他自己說,本來按照他本能反應第一選擇就是搞死阿紫,但轉念一想金庸回來可沒法交代(要知道金庸老爺也不是個好伺候的主兒,徐克一次東方不敗的改編讓他不爽,幾十年都得不到他授權翻拍金庸作品呢)。
於是他很機智的採取了折中辦法,把阿紫給寫瞎了,還給阿紫配了一個醜陋如怪物一般的愛慕者游坦之,怎麼膈應阿紫怎麼來。
金庸回來氣到不得了,但也於事無補,只能用盡心思找補和挽救阿紫這條線。
後來重修版金庸還是暗戳戳把倪匡代筆的絕大部分內容都刪了,瞎眼這段因為和後續劇情全部連在一起則保留了下來。
雖然金庸不高興,但倪匡玩過這一次,開心得不得了。
而且他也不雙標主義。
不僅對別人作品改到天馬行空,什麼都敢玩。
自己的作品被玩他也無所謂,豁達極了。
比如被翻拍過無數次的《衛斯理》
其實幾個版本也是質量參差不齊,有些拍的也爛,但倪匡從不公開發聲批評。
《原振俠》
只能說演員選到逆天,劇情真有點磕不下去。
《 六指琴魔》惠英紅版我也補過,一部很古早的電影,拍得很荒誕,畫風和1977天龍八部差不多。
倪匡卻都是無所謂的。
「做人嘛,最要緊是開心」這句TVB金句簡直就是為倪匡量身定製的。
對他來說,天底下沒有大事。
一切都是些小事。
包括生老病死。
晚年的倪匡受困於皮膚癌,病情很是折磨他。
但他說,患癌最痛苦的不是生病和治療,大不了就是和疾病同歸於盡。
反而是失去了味覺,讓他沒法享受美食滋味才是最大的遺憾。
後來倪匡索性不再管患病這事兒,只保守治療,愛幹啥幹啥,不為延長壽命這種事操心。
直至87歲因病去世。
老頑童的人生從始至終貫穿到底。
倪匡生前還給自己寫好了墓志銘
「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豁達通透,雲淡風輕。
我們也沒必要刻意沉重。
以倪匡最喜歡的方式告別倪匡。
才是對這位老頑童最大的尊重。
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依然是個天下第一快活人。
除了倪匡的離開,今天其實還有另一位港圈資深導演編劇也同時間離世了。
死因是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
他叫羅啟銳。
看名字很陌生,可能非港影鐵粉的觀眾對這個名字完全沒印象。
看照片也不知道他是誰。
但翻看他的作品,我敢說幾乎沒有人沒看過。
從影多年,羅啟銳和夫人張婉婷是港圈最著名的黃金拍檔,兩人輪流編劇、監製、導演,合作產出了多部載入華語電影史冊的代表作。
和洪家班合作的《七小福》
周潤發和鍾楚紅的經典作品《秋天的童話》。
舒淇黎明的《玻璃之城》
《宋家皇朝》
以及《歲月神偷》等等等等
一批批巨星在他手裡發光發亮。
他和張婉婷伉儷也把大半輩子人生都獻給了電影。
直到羅啟銳的最後一刻。
羅啟銳在《給電影人的情書》里寫歌詞說
「人間不過是你無心的夢,偶然留下的夢塵世夢,以身外身做銀亮色的夢,以身外身做夢中夢。「
把對電影的愛表達得浪漫到了極致。
其實人間也確實是他寫的這樣。
路過人間不過是無心的夢。
能偶先留下點什麼。
便也是最大的收穫了。
生命有盡頭。
人生總有離別。
兩位一路走好。
娛樂是個圈(juan)
我們不吹不黑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