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黨的二十大,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直新聞推出以中國國際合作 為主題的系列專欄《迎接二十大對話謀發展》,首位接受專訪的是日中投資促進機構事務局長岡豐樹。 因工作關係,岡豐樹曾在上海生 活了二十餘年,更在2019年獲得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頒布的「白玉蘭紀念獎」,為促進中日經貿合作作出了卓越貢獻。
日中投資促進機構事務局長岡豐樹接受深圳衛視專訪
對於中日兩國經貿合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新能源、供應鏈、區域合作、文化交流等,岡豐樹談起這些如數家珍,這離不開他長期從事中日經貿往來相關工作所積累的豐富經驗。 他相信,中日兩國在諸多領域能實現優勢互補,攜手共進,通過深入合作實現兩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
日中投資促進機構事務局長岡豐樹(右)接受深圳衛視專訪
在採訪中,岡豐樹還分享了他與中國青年一代的故事,提及他家也是一個「寄宿家庭」,接受了來自中國的大學生與他們共同居住,而這更讓他確信一點,即未來中日兩國青年交流將在中日關係和睦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日雙邊經貿合作成果不菲 未來機遇無限
中日建交五十年來,已並肩成為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經濟體。迄今為止,日本累計對華投資超過1200億美元,在華日企超過3萬家,中日兩國建立了十分緊密的經貿關係。即使在新冠疫情影響下,2021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仍達到了39.1億美元,同比增長16.0%。
岡豐樹在採訪中指出,自日企進入中國以來已有四十餘年,在此期間日本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投資來源國之一。早在1978年,日本松下電器就進入中國,成為第一家落戶中國的外資企業。他認為,中日兩國一衣帶水,無論在歷史人文淵源,還是在經貿合作上都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
1978年,日本松下電器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圖源:新華網
岡豐樹提及他去年針對日本企業所做的商業意見調查,其中有47%的日企認為「中國是最有機遇、最受期待的國家」,大幅領先於美國(32%)。而進一步深究其原因,受訪者通常表示,中國市場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和廣袤的市場規模,並且日企在中國市場上有十分可觀的盈利能力。他強調,日本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關心程度乃至對中國市場的依存度都非常高。
岡豐樹表示,中日兩國在經貿合作方面仍有繼續深入發展的巨大空間,中日兩國可以優勢互補,共同克服雙方的經濟短板,以實現兩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他以每年12月左右舉辦的「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為例,說明中日關於「綠色經濟」的跨部門交流合作有效促進兩國在環保節能領域的融合發展,這對於醫療、數字經濟、農業、文化產業等相關行業也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模式。「如果日本企業所具有的相對優勢能與中國企業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他們將有長足的進步。」他期待著中日在更多領域的深入合作。
2021年12月27日,第十五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以視頻方式舉行 圖源:央視新聞
多邊合作助推中日雙邊關係發展
要加強中日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不僅要維持傳統的雙邊經貿往來,還需要深化多邊合作框架,在區域合作的框架內助推中日經貿合作。2022年1月1日,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生效實施,意味著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為深化中日經貿合作創造了新的條件。
提及RCEP時,岡豐樹回憶道,相關談判在十年前就已開始,歷經31次談判、19次部長級會議,才正式簽署,這一過程十分艱難,但成果巨大。他指出,RCEP協議涵蓋領域十分廣泛,包括跨國投資、電子商務等多種領域,因此日本企業有著非常積極的看法,他們相信這一協定將大幅提高日本製造業等領域的出口規模。
圖源:新華社
據報道,根據RCEP協定,最終,86%的日本出口至中國的產品將實現零關稅,同時中國出口至日本88%的產品將享受零關稅待遇。RCEP中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原產地累積規則」。根據該規則,只要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實現的增值部分屬於15個成員國,且累計增值超過40%即可享受相應關稅優惠。
「在基於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s)的情況下,關稅減免的範圍非常有限,只限於在對方國家實際生產的商品。但這一情況在RCEP中有所轉變,只要商品進口的零部件是在協定內的15個國家中生產的,也能夠享受相應的關稅優惠。」岡豐樹非常自信地說,他無比期待RCEP的發展前景。
除了區域合作以外,第三方市場近年來也成為中日經貿合作的一大亮點。岡豐樹回憶起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2018年10月訪華時參加的首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當時中日企業簽署了52項合作協議,他也參與到其中一些項目的簽字儀式,稱這些事件「十分難忘」。他十分期待中日雙方利用好「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在第三方市場成立合資企業,獲得第三國政府的支持,在環境、能源、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達成三邊合作,實現「三贏」的目標。
中國市場是日企供應鏈的壓艙石
在過去幾年間,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新冠疫情的肆虐直接影響了日本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對於汽車、半導體等製造業而言尤其如此。對此,岡豐樹表示,供應鏈的穩定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在面臨著巨大「不確定性」風險的情況下,日本企業必須基於一種長期化的視角思考這一問題。
岡豐樹指出,日本經濟發展高度依賴於中國市場是一個不言自明的事實,同時中國具有極高的產業集中度,因此在建立並穩定供應鏈方面,中國市場對日本企業而言十分重要。「對於日本企業來說,他們需要與中國企業保持良性互動和交流,同時在貿易、投資兩方面繼續努力,在現有的國際規則下重新思考並構築更加穩定、安全的供應鏈。」他相信,無論中美關係未來如何發展,中日經貿合作的積極態勢不會輕易受挫。
2021年6月3日,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青州貨櫃碼頭,大型機械在吊裝貨櫃。圖源:新華社
岡豐樹還談到,日本企業十分關心中國在防疫、數據隱私、碳中和等方面的具體政策方針和未來走向,這對他們按照政府規定製定相關戰略起到重要作用。他提及在5月份對日本企業展開的意見調查,其結果顯示,大多數企業希望疫情好轉後能夠儘快到訪中國,開展更為深入的經貿合作與交流。
在訪談的最後,岡豐樹還分享了自己參與到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一些感悟。他表示,青年一代是未來引領中日關係向前發展的重要一代,而網際網路技術、社交媒體等有效地拉近了中日兩國人民的距離。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
岡豐樹提到,自己家中也有接受來自中國的寄宿學生與他們共同生活,「我的兒子和女兒現在已經二十多歲了,他們能有機會和這些中國青年學生待在一起,對他們是非常寶貴的財富;而有機會與中國學生交流,對我來說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他相信,未來中日關係要維持積極發展,不僅要依靠中日緊密的經貿往來,中日兩國青年間的交流與聯繫也十分重要。
來源:直新聞,作者:陳淼松,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