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朋友圈曬娃的寶媽,就像是入寶林,空手而歸一樣。
那麼從不在朋友圈曬娃的寶爸們,是怎麼想的?
現如今很多90後都已經進入了曬娃的隊伍,似乎隨手一翻就能看到萌娃的各種有趣瞬間,非常可愛。
"小寶學會走路的第一天";
"生二胎太不容易了,但是孩子好可愛";
"又和隔壁小朋友吵架了,這次輸了吧?"。
……
朋友圈記錄和展現了很多小朋友的童年,雖然會因為刷屏的寶媽太多,而遭人屏蔽,但這都是"老母親"們的一片真心,小小地讓人感動。
但是,有沒有人發現過,如果順著發娃朋友圈的帳號追根溯源,那些發照片的都是寶媽。
寶爸到哪裡去了?
說不得有很多辛苦的寶媽會說,這些寶爸肯定又躲在哪裡偷懶了,要麼打遊戲、要麼吃吃喝喝,他們有了孩子,就像放羊的,打個盹兒,孩子就長大了。
現在的輿論導向上,充斥著批評寶爸們在育兒上的不作為,產生了"詐屍式育兒""喪偶式育兒"等風趣的詞彙。
抨擊的就是不經歷十月懷胎,不用忍受12級疼痛生孩子的男同胞們,在育兒問題上,參與程度低。
但不在朋友圈曬娃這件事,恐怕是寶媽們冤枉這些寶爸了。
愛是一種綿延而長期的事情,人們說父愛如山,山是渾厚的,是沉穩的,也許應該從這個方向去考慮寶爸們對孩子愛的詮釋。
為什麼寶爸們有了娃,但不願在朋友圈秀呢?
首先,孩子被壞人惦記
這位寶爸是個80後,在出版社工作。
對於朋友圈裡從來沒有曬孩子,他是這樣回答的:"你見過多少明星公然曬娃?"
很多明星都會努力把孩子甚至家人,隱藏在鏡頭之後,不要暴露在公眾視野里,這不是害怕孩子跟自己搶風頭,是害怕惡人知道孩子的樣貌,對孩子造成傷害。
這個邏輯推及到普通人身上,是一樣的。
網際網路非常開放,它在展示自己的便利同時,也給很多壞人可乘之機。有些孩子的信息被惡意公開,受到有心之人的莫名攻擊,此類煩惱屢見不鮮。
這位80後的寶爸,或許正是在信息通達的工作中,看到了一些讓人唏噓的,有關曬娃曬出問題的事件,才選擇了不曬娃。
他的父親曾經把孩子的可愛表情換做各種社交平台的頭像,以此來表示對孩子的喜愛,但被他極力勸阻了。
他對父親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小心使得萬年船!
其次,作為父親的真的忙
有些男士當了爸爸之後,希望孩子得到足夠的愛,又需要給孩子掙上一份奶粉錢,所以沒日沒夜地在外打拚。
這些人近中年的男人們,在壓力下,慢慢收斂了笑容,慢慢壓彎了脊樑。
但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他們眼中閃亮的光輝,說明了他們對孩子的愛,對家人的愛,依然那麼熾熱,就像外表黢黑,但內里火熱的炭火,給一家人送上所有的溫暖。
不曬娃,是因為他們太忙了。
寶爸小剛,同時也是企業高管,為了搶公司的項目,老婆生孩子那天,他只敢請兩個小時假去醫院探望,接著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力保項目順利實施。
正是這些堅強的肩膀,支撐起了家庭的分量。
或許,我們對寶爸們,應該多一些體諒。
第三,討厭有人指指點點
父親對孩子愛,有時候攜帶一些洪荒之力。沒有哪個孩子是完美的,但總有人的嘴管不住門。看到孩子哪裡不太完美,就會忍不住站在某個高點品評一番,顯示自己好像特別能。
有些寶爸表示,如果這樣,他們都能跟這些人打起來。
孩子是家庭的禁區,既然堵不住別人的悠悠之口,不如乾脆不要曬孩子,把孩子的美好拍下來,自己回憶就很好了。
生活是自己的,為什麼要讓別人評說?
發不發朋友圈,其實都是個人意願,但是如果有些家庭忍不住要發孩子的照片。
發孩子照片請一定記住幾個要點
01.不要發孩子的正面及關鍵信息
10月8日,日本一個偶像團體的女星,因為一張正面照,被粉絲通過瞳孔的反射找到了偶像的家,對其進行了騷擾。
可見,一張隨意的照片,可以提供很多信息,如果壞人盯上了孩子,怕是追悔莫及。
02.保護孩子的特殊記號
比如孩子身上的胎記,又或者別的特殊部分。
不要讓外人知道這些部分,是父母區別於外人的有力證據。
劉濤在《下一站婚姻》中飾演的鄧草草,就是在車站被人販子搶了孩子,還百口莫辯,讓孩子眼睜睜從眼前離開,昏倒在車站。
如果,劉濤當時拿出只有媽媽知道的孩子特徵,將會成為有力的證據,讓人販子無可辯駁。
所以,無論是寶爸還是寶媽,在一定要發孩子照片的情況下,需要注意這一點。
當然了,如果像那些寶爸們一般,乾脆就不發,或許還省了很多擔憂,也未嘗不是好事。網際網路雖好,卻不完全是寧靜祥和,需要大家提起精神,給孩子撐起保護傘。
你會把孩子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嗎?寶爸會這樣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