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疾控中心提醒:5月,務必提防這5種疾病。

2022-05-05     汕尾手機台

原標題:汕尾市疾控中心提醒:5月,務必提防這5種疾病。

5月

汕尾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

需要防範以下5種疾病

新冠肺炎

全球第四波疫情自1月26日到達峰值後開始回落,3月初開始反彈,目前疫情有所波動,累計報告病例5.11億例,死亡625萬。

全國多省市本土疫情呈多點散發和點狀暴發態勢,疫情形勢嚴峻複雜,加之五一假期人員流動性、聚集性急劇增加,省內個別地市仍有零星病例,存在社區傳播和外溢風險,需警惕疫情輸入後續發本土疫情的風險。

我市疫情總體穩定,外防輸入仍是我市目前疫情防控的重點。

推進重點人群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

做好個人防護

做好消毒工作,安全領取快遞

配合各公共場所的測溫、掃場所碼等防疫措施

避免中高風險地區出遊,非必要不離粵市

1、如有疫情風險地區來(返)汕人員,主動向社區報備並配合當地疫情管理措施。2、如您從外省市來(返)汕尾,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積極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及健康管理工作,期間如有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不適症狀時,儘早到附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並告知醫生旅居史,不要自行用藥;就醫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打噴嚏、咳嗽等飛沫傳播,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主要引起發熱、咳嗽、頭痛等症狀。

接種流感疫苗,減少重症發生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

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

均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腸道病毒導致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患者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或使用患者用過的毛巾、水杯、牙刷、玩具等間接接觸傳播。尤其在幼託兒童和學生人群中,低年齡組學童因為個人衛生意識弱,容易通過生活密切接觸導致腸道病毒的傳播。托幼機構等學前教育培訓機構和小學低年級是高風險場所。

避免直接或間接接觸病人

做好個人衛生

保持環境衛生

接種疫苗

食源性疾病

春季常見的食源性疾病主要有毒蕈中毒和河魨河豚中毒。

毒蕈中毒

隨著氣溫回升、氣候潮濕,菌類生長迅速,是誤食野生蘑菇導致毒蕈中毒的高發季節。今年2月份以來,廣東省多個地市已發生了多起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大家應提高警惕。

市民應購買正規途徑進貨的市售魚類等水產品,切勿購買不認識的或無法辨別的水產品,避免誤食中毒。

市民千萬不要隨意或「憑經驗」採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河魨河豚中毒

春季為河魨河豚卵巢發育期,毒性最強;肝臟亦以春季產卵期毒性最強。河魨河豚毒素耐熱,一般烹飪加工方法難以去除。

根據既往監測數據表明,河魨河豚毒素中毒主要以誤食河魨河豚為主,其河魨河豚的來源多為野外捕撈,中毒事件多發生於家庭。

水痘

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兒童,冬春季高發,易在集體機構引起暴發。可通過水痘患者咳嗽或打噴嚏在空氣中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水痘患者的水皰傳染。

接種水痘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預防水痘最為經濟有效的方法,多數人接種疫苗後不會感染水痘,即使感染症狀也較為輕微,出疹較少,發熱的可能性較小,且恢復更快。

患上水痘應立即居家隔離至所有皰疹乾燥結痂(隔離時間一般不少於出疹後14天),並同時報告學校;

保持患兒居室通風,衣物、被子、用具等應用太陽曝曬、煮沸等方法進行消毒。

來源:汕尾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89d1028b7de26667a80a4ef18103d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