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故事:屈原本是政治家,因變法失敗被放逐,從此有了大詩人

2023-12-21   古今記實1

原標題:屈原的故事:屈原本是政治家,因變法失敗被放逐,從此有了大詩人

楚懷王即位後數年,屈原因為「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被提拔為左徒。這也是屈原入仕的開始。左徒是楚國的重要職官,春申君黃歇就曾擔任此職。主要工作是負責在國王左右參預政事、起草詔令,所謂「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可見,屈原不僅懂內政,而且會外交,可以說是楚懷王的肱股之臣了。

屈原的主張自然也是聯齊抗秦。根據《新序·節士》,他曾作為楚國使者至齊。這無疑被秦惠文王所忌憚,他想方設法拆散楚、齊聯盟,自然把親齊派的屈原當作眼中釘。於是秦王派張儀使楚,用重金收買楚懷王的寵臣上官大夫、靳尚等人,還賄賂了楚王的寵妃鄭袖,以及王子子蘭、子椒等。於是這些人通通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壞話,楚王本身也並非明君,於是對屈原漸漸疏遠。

當然,這些人之所以攻擊屈原,絕不僅僅是收受秦國的好處。更重要的是,上官大夫與屈原本身就是政敵。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楚懷王讓屈原製作「憲令」,類似今天所說的「憲法」,也就是一國之內根本性、原則性的法規。據此來看,這應該是一次變法活動。但是上官大夫對屈原的起草的法令不滿意,他想迫使屈原更改。這自然遭到屈原的拒絕。

前文提到,戰國初年之際,七雄紛紛進行變法。但最徹底的只有秦國。究其原因,並非是商鞅本人能力超群,而是秦國從春秋開始,公族勢力就相對薄弱。公族政治就會導致「尊尊親親」,也就是說,政治地位是根據貴族血統決定的。這樣一來,不但國家政令難以統一,而且貴族篡位的幾率也極高。戰國變法正是要打破「尊尊親親」走向「尊賢尚功」,以軍功來決定爵制。

楚國也是春秋以來的大國,而且沒有經歷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這樣的事件,證明王權還是比較強大。但是,楚國的屈、昭、景三族一直強大,他們分別出自楚武王、楚昭王、楚景平王。戰國楚國的令尹一職,常常由公子或者昭氏擔任。吳起作為為數不多的外姓令尹,在他的靠山楚悼王去世後,就被貴族攻殺死於廟堂。楚懷王很想有一番作為,於是任用屈原開始變法。

當時,屈原以左徒同時兼任三閭大夫,掌管屈、昭、景三族子弟的教育。這樣一來,本來就出身屈氏的屈原在三族中更有聲望,自然能大大減少變法的阻力。但是,變法面向的是整個權貴階層,所以反對者不僅來源於三族。子蘭、子椒身為王子,上官大夫、靳尚身為寵臣,都無軍功在身,所以他們對屈原變法都非常牴觸。所以也甘願接受張儀的賄賂,在楚懷王面前詆毀屈原。

上官大夫對楚懷王說:「大王,您讓屈原起草法令,大家都知道這事。但是每次法令一公布,屈原就自稱:沒有他的話,誰也做不了。」屈原如此貪天之功,這是要把楚懷王擺放在何地呢?楚懷王雖然重用屈原,但對於上官大夫等人也頗為寵信,更重要的是他不容許自己權力受到影響。加上寵妃鄭袖等人天天吹枕邊風,於是楚懷王對屈原就逐漸疏遠,在這樣的情況下,屈原被奪職放逐,名義上是出使齊國,此年大約是楚懷王十六年(公元前313)。

屈原放逐後,作下了千古名篇《離騷》。

在屈原之前,詩歌是沒有概括全篇的標題的,比如《詩經》每篇都以前兩字為標題,比如《關雎》《蒹葭》;而其他詩歌則往往以「歌」泛稱,比如《徐人歌》《越人歌》。從屈原開始,才有明確的思想和主題,這代表著文人詩歌的出世。太史公稱「離騷者,猶離憂也」,意思「離騷」就是放逐後的憂思。《離騷》作為一篇自敘性的政治抒情長詩,其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如同一曲交響樂。

全詩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上半部分是從「帝高陽之苗裔兮」至「夫何煢獨而不給予聽」,敘述的多為現實中已經發生的事情。大概說自己有美好的品質和遠大的抱負,「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但是楚國政治黑暗,自己反而被群小陷害。雖然姐姐多次責備自己過於忠直,可能導致殺生之禍。但自己仍然堅守清白之志,「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下半部分是從「依前聖以節中兮」至「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敘述的多為想像中未來發生的事情。大概說自己渡過湘水,向葬在九嶷山的帝舜吐露心跡,「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堅信自己的政治正確。然後自己又來到崑崙山,但被天帝的守門人拒絕入門,「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於是又回到楚國,但巫師都讓他早去。於是屈原又來到西極,但忽而又看到了楚國。

《離騷》全篇,奇幻瑰麗,似幻而真;是屈原作品乃至所有《楚辭》的代表作。故後人以「騷」來指代《楚辭》,正如以《國風》之「風」指代《詩經》,故《詩經》《楚辭》以「風騷」合稱,作為古典詩詞的淵藪,與《離騷》創作者屈原一樣,可謂是「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了。

不過,《離騷》的創作時代也有爭議。《史記》《新序》都說是楚懷王時期,但劉向在其《九嘆·思古》中,卻又自相矛盾地說是在被楚頃襄王放逐江南時所作。這裡暫且還是從《史記》《新序》的說法。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漢史。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澎湃歷史專欄作者,網易歷史專欄作者,百度ta說合作作者,全歷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國志》《先秦古國志之吳越春秋》《山海經全畫集》實體書三種,作品散見於《國家人文歷史》《同舟共進》《北京晚報》《瘋狂閱讀》《醒獅國學》《百家講壇》《威海晚報》等報刊雜誌及自媒體。感謝閱讀,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