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針對中國鋰電池,排除美供應鏈之外,受傷的是誰?

2023-12-04     凱恩斯

原標題:公開針對中國鋰電池,排除美供應鏈之外,受傷的是誰?

這兩天美國又開始作妖,美財政部宣布,從明年起,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中,若是包含了中國等國家製造、組裝的電池組件,將不再有資格享有免稅。

之前,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通脹削減法案》,其中就公布了可以獲得補貼的電動汽車名單,為了表示對電動汽車等行業發展的支持,美國政府將會予以補貼,但條件是在美國本土或者是被美地區等生產銷售。

在當時,不僅是中國,就連美國的盟友歐盟、韓國都,都提出了對該法案的不滿。沒想到現在就連美國自己的企業也要被這項本意是額外補貼美企的法案背刺。

規定背後存在貿易保護主義的影子,主要就是限制我們的電池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來保護美國自己的電動汽車產業。

新能源電動車技術上,雖然電池技術已經競爭很多年了,但是顯然我們是存在優勢的,這回規定說即便是美國的電動汽車,用了中國組裝或是生產的電池,也將失去免稅資格的規定,現在美國限制我們電池在美國市場的發展,想要把中國電池排擠在美國市場之外。說白了,相當於我們的電動汽車發展勢頭太好,很多美國製造商不選擇本土的廠商,卻和我們的廠商合作。美國也是怕自己產業鏈被甩出去,也怕自己的技術發展不起來,想發展自己的電池技術。用政策來強制性的讓廠商回到本土。

先不論這個政策最終怎麼樣吧,現在這個政策就是帶有嚴重的歧視性,濫用國家權力影響全球貿易公平。

美國想要把我們的電池等組件排除在美國的供應鏈外,那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製造成本的大幅上升,畢竟我們的勞動力成本相對低,生產規模也做起來了,電池製造也比較高效,但是美國廠商在這方面比較弱。

美供應鏈能否支撐他們這麼干?

另外,美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夠不夠足夠完善,我們之所以做到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生產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搞清楚了如何高效並且低成本地生產電池的組成部分。寧德時代能取得全球鋰電池霸主的地位,因為我們擁有最多的電動汽車,它們幾乎全都使用本土製造的電池,所以很大程度上要感謝國內完善的供應鏈所帶來的成本優勢。那麼美國就得考慮自己的供應鏈夠不夠支撐美國車企的需求。

我們的供應鏈已經非常完善了,電池廠商從原材料到組裝都能做,比如鋰離子電池,電池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陰極為例,以前陰極使用的材料大多是鎳鈷錳酸鋰,這種材料可以支撐電動車跑的更遠,不過就是貴,之後我們找到了替代品磷酸鐵鋰,又好用又便宜。

磷酸鐵鋰是一個繞過稀有礦產供應瓶頸的機會,國外很多汽車廠商也想用,最直接和最快的方式就是找到我們的電池廠商一起做,比如福特之前就要和寧德時代合作在美國建廠,福特提供資金支持,寧德時代則提供技術支持,並獲得了一項新的鐵磷酸鹽電池的專利。現在我們國內差不多可以生產市場上絕大部分的磷酸鐵鋰。

這兩年我們的磷酸鐵鋰電池的產能暴增了十幾倍,三元鋰電池暴增了五倍,電池總產能增加了八倍。產能大漲,大家都覺得廠商應該就此停手,實際上卻爭相擴產,一個是國內有需求,2021年,全球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為172.1GWh,同比大幅度增長219.6%。磷酸鐵鋰電池在全部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的比重由2020年的18.3%上升到2021年的30.6%。2021年全球儲能電池(ESS LIB)出貨量66.3GWh,其中大部分為磷酸鐵鋰電池。去年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為183.8GWh,占總裝車量的62.4%,同比增長130.2%。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各家出汽車的價格要比國外很多廠商的價格要低,但是造車廠商的壓力就大了零部件廠家,裝備廠家,自動化廠家。價格越低,付款周期越長。這就容易倒逼出零部件廠家和自動化廠家調整自己的製造進度,不得不提高效率的同時壓低成本。

比亞迪的第1輛到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用了足足13年,而它從100萬輛到200萬輛則只用了1年,從200萬輛到300萬輛只用了半年時間,從300萬輛到500萬輛也只用了9個月。特斯拉的第一個「百萬輛里程碑」達成時間是在2020年,也花費了長達12年的時間。它的第二個100萬輛用時18個月,第三個100萬輛用時11個月,第四個100萬輛用時7個月,第五個100萬輛里程碑在今年9月份才達成,用時6個月。

車企們快速疊代和快速量產,讓零部件等等廠商們提高了資產和資金的周轉速度,廠商發現效率翻倍了,成本也降低了,背後出現了不少問題,像有些廠商營收在漲,但是凈利潤不漲,原因就是競爭太激烈了,價格在下降,雖然市場在擴大,但是國內產能過剩,所以利潤並沒有增加多少。並且高強度的研發也是會侵蝕利潤的。

當然了,國內的需求是支撐不起廠電池商十幾倍的擴產,那就得搞出口,很多廠商都在擴大海外市場的產能,畢竟我們在技術和產能是要比國外廠商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倍,在他們價格下不來的時候,多拿一些他們的訂單回來。在國外市場上找一下利潤回來。

這有點像之前的光伏廠商,國內光伏行業競爭壓力也很大,成本又低,國內廠商從接到活,再到發貨,安裝併網,幾天就可以算出一整個時間進度。家用光伏安裝,國外廠商就要慢很多,有說歐洲的廠商從接到活,再到現場評估到備料並完成安裝,可能要差不多一個月。

同樣的結果,我們的廠商就要更快,價格更低,正因為這樣,殺到國際市場,那完完全全就是遙遙領先。打壓了國外絕大部分廠商,最後自己成為全球的龍頭。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7e67e363070c35c8c0894b472100b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