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體育財大氣粗布局電競,但影響可能沒那麼大 | 電競世界

2022-12-30     電競世界

原標題:咪咕體育財大氣粗布局電競,但影響可能沒那麼大 | 電競世界

前言:近日,咪咕體育先後 宣布和和平精英賽事、王者榮耀聯賽、英雄聯盟聯賽達成版權合作。這意味著在未來的三年里,咪咕體育都將擁有國內體量最大的幾大賽事的轉播權,這無疑是咪咕近年來在電競上最大的布局。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如果不加以大改,咪咕在電競上的發力很難打破現有的格局,對行業來說,影響不大。

「版權航空母艦」首入電競之海

上一次涉及英雄聯盟轉播權交易引起公眾關注,還是2019 年BILIBILI購買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國地區三年獨家直播權時,B站大手筆一揮,花費8億元購置了三年的獨播權。這之後,嗶哩嗶哩採取了分銷的方式,將s賽的版權轉賣給了虎牙平台,回了一波大血。同時,在這三年的時間裡,B站也開始積極布局電競生態,也算頗有成效, 官方直播、官方節目、2路直播、衍生節目、二創等出現,b站的電競氛圍也起來不少。總體來看,是一場還算不賴的投資。

目前整體電競版權的售賣其實也進入了下行周期,作為頭部直播平台的鬥魚今年就沒有購買LPL的版權。

這次,咪咕能在 B站3年英雄聯盟獨播權權益到期之後第一時間分割到英雄聯盟的版權。與他本身巨無霸的體量是分不開的。 咕作為國資背景,身後站著的是中國移動這個巨大無比的公司,因此在版權方面從來都是大手大腳,這兩年,咪咕已經播了奧運會,冬奧會,五大聯賽,歐冠,世界盃等等,是名副其實的「版權航空母艦」。現在加上英雄聯盟所有賽事的版權,可以說,基本上國內所有大流量競技項目都已經被咪咕收入囊中。國內流媒體平台爭搶多年的賽事直播版權大戰,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回到了國資手裡。

(咪咕擁有版權的各項體育賽事)

今年 英雄聯盟電競在全球範圍內依舊錶現搶眼,在剛剛過去的S12全球總決賽上交出了歷史最好成績。根據外網Esports Charts公布的數據,S12決賽觀賽峰值人數達510萬人,為S賽決賽觀賽數據歷史最高;中國地區方面,S12決賽在B站直播間人氣一度也超過了3.1億。

鑒於英雄聯盟在國內依舊沒有什麼對手,咪咕這次 補足了多年來缺失的電子競技基因,能藉助電競賽事為自身吸引年輕觀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分銷之下,咪咕恐難以打破現有格局

針對這次的合作,咪咕尚未對外公布具體買進的花費,也沒有確定是否是獨播。

但據電競媒體ECO電競派查證,本次咪咕體育拿下的英雄聯盟電競賽事版權並非獨家版權,且與和平精英、王者榮耀兩大賽事的直播版權屬於同一合作框架之下。這其中,咪咕體育與和平精英賽事的直播合作已在今年12月22日公布,王者榮耀相關合作也將在近日公布。 三項電競賽事版權每年的總價格,在3000萬至4000萬之間,其權益都將從2023年開始計算

這個數字如果是真的,那我們完全可以確定,這次咪咕拿下的直播權並非獨播權。這意味著在未來比賽的時候,廣大的電競觀眾依舊可以選擇b站、虎牙等平台,各個平台需要憑藉自己的獨特之處來吸引電競粉絲。

在這場競爭里,現在的咪咕看上去的確毫無競爭力。首先,咪咕 缺點是缺乏內在創新動力,節目內容主要依靠外購版權,並沒有像愛藝奇迷霧劇場那種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自創產品;同時產品的精細化管理嚴重不足,用戶體驗不佳。

以剛剛過去的世界盃為例,咪咕在賽事直播的體系上採取的是付費會員的制度, 在咪咕視頻的各個清晰度上,免費高清,超清,4k全部收費,相較於抖音的全部免費,顯得非常沒有格局。而以往的電競賽事,無論是在哪個平台上,都是全部免費且無廣告的。如此設檻,單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很難想像會有電競觀眾轉而投向咪咕的懷抱。

其次,電競是一個圈層化非常強的板塊,一個視頻網站想要融入電競這個年輕圈層里,需要花大力氣打造電競生態。以前文提到的b站為例,英雄聯盟官方帳號以及各種周邊內容的帳號,B站都是他們重要的內容發布渠道,那麼對於一個喜歡英雄聯盟的用戶來說,除了看直播還可以看到配套的周邊內容。 基於電競賽事的內容體系,b站也做成了。 在b站、虎牙等已經憑藉這些生態留下一部分忠實觀眾的情況下,即便只是為了電競氛圍,觀眾也會優先選擇b站等老牌播放電競賽事的網站。

(知乎用戶針對b站和咪咕的評價)

結語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咪咕如果不加以大改,那它在電競上的發力很難打破現有的格局,從轉播電競的平台中殺出一條血路,對行業來說,影響不大。

另外我們也誠聘電競小記者加入我們:

1、無論您是否畢業,均可聯繫我們成為我們的電競小記者;

2、只要熱衷中國電競產業發展、喜愛電競均可,尤其是對自己文字表達能力有信心的小夥伴可以大膽來嘗試。

我們將提供給您:

1、一定的薪資和稿費;

2、接觸、採訪業內大咖、明星的機會;

3、參加、參訪國內外大型賽事的機會;

4、專業的編輯、記者輔導,並在合適的條件下優先錄用成為正式編輯;

5、靈活的工作時間、寬鬆的工作氛圍。可選擇在家辦公或來辦公室一起辦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7e5eebc25e85317b08abea3bdab8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