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畫四季·立夏丨萬物並秀 忽而今夏

2024-05-05     大河網

原標題:剪畫四季·立夏丨萬物並秀 忽而今夏

編者按:四時有序,剪藝乾坤。用剪紙閱盡一年四季,2024年,大河網聯動河南文明網推出《剪畫四季》策劃欄目,通過非遺剪紙畫的形式展示「二十四節氣」之美,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大河網訊 翻開四季這本「著作」,萬物並秀,是寫在夏季的「卷首語」。5月5日,立夏,愈發繁茂的綠意正式進入人們的視線。此時節,「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每一幀都是忽而今夏的風景。

夏日才露尖尖角

網友打卡假期里的「中式浪漫」

「這才4月下旬,我怎麼感覺夏天已經來了?」「這也太熱了,都30(攝氏)度了!」早在4月下旬,許多防曬裝備已經「就位」的鄭州市民就感嘆道,自己其實過上了「事實夏天」。

記者發現,不少社交平台上,許多人會把「立夏」和「入夏」聯繫起來,認為兩個詞同義。但南陽師範學院教授朱曉紅解釋道,「如果一個地方的滑動平均氣溫連續5天都達到或超過22攝氏度,就判定該地入夏。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立夏時節,只有個別地區進入夏季,大部分地區還是仲春和暮春的溫度和景色。」

西流湖「花海」 圖源小紅書網友「李同學」

今年立夏,恰逢「五一」假期。在鄭州西流湖公園,夜晚的花海相較於白天少了幾分熱烈,多了幾分典雅。各色的月季能開至入夏,相互絢爛著、交織著,為前來觀賞的市民遊客朋友燦爛綻放。在杭州西湖景區,有人身著漢服在竹簍里裝著剛剛採摘的荷花邀請遊客對答寫荷的詩詞,被網友稱為假期里最佳的「中式浪漫」。前來賞荷的遊客也聚集在斷橋上,用相機珍藏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美好瞬間。

朱曉紅以荷花、百合等夏季元素創作的非遺剪紙作品

記者注意到,立夏節氣的剪紙作品,也有荷花的元素。「立夏的剪紙畫框是一朵荷花,剪紙中間部分用蝴蝶與百合點綴,能夠清晰地表達出立夏這一節氣。」被問及為何用貓與百合進行剪紙構圖時,朱曉紅告訴記者,貓與中國人相伴而行時間久遠,作為守護家庭的小可愛,傳統文化中利用諧音稱耄耋富貴,貓咪是吉祥生活的象徵,同樣,百合花在傳統文化中利用諧音象徵百年好合的生活追求,荷花又叫蓮花,則寓意好運「蓮蓮」。

朱曉紅教網友用剪紙剪出一朵荷花

「每個季節的剪紙畫框都是一種代表性的時令花,會根據節氣的不同而做出改變。」朱曉紅笑稱,這同樣是一種「中式浪漫」。

萬物至此皆長大

為即將到來的炎夏養精蓄銳

如果說春是「生」的季節,那麼夏就是「長」的季節。

立夏時節,溫度升高,漫山遍野,草木茂盛蔥鬱,一片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景象。明代高濂所撰《遵生八箋》一書中曰:「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 對於以農耕為主的中國人來說,立夏是重要的時間節點,是農民安排農事生產的重要參照物。

信陽市光山縣,村民正在田間搶插水稻秧苗。(大河網資料圖)

「每年這個時候,河南的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所以農諺中有『立夏看夏』的說法。」朱曉紅說,立夏之後,氣溫迅速升高,雨水明顯增多,生命進入了旺盛的生長期。

「立夏之時,許多農作物和果蔬也逐漸進入成熟期,部分早熟品種已經可以收割或採摘,是人們嘗新的好時機。」還有網友巧妙地將立夏比喻為萬物的「青年節」。

朱曉紅提醒大家,立夏時節,隨著氣溫的升高,人體的新陳代謝也逐漸加快。因此,合理的養生方法對於保持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在飲食方面,應該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減輕腸胃負擔。還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此外,多喝水也是立夏養生的重要一環,有助於調節體溫和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

「夏淺勝春最可人」

用生如夏花「style」綻放一夏

「立夏這一天,小朋友們要斗蛋、吃蛋。」朱曉紅提道,人們認為立夏時吃蛋可以增強體質和耐暑,「蛋」求一帆風順、身體健康、帶來好運和氣力。

「有趣的習俗反映了人們對平安度過夏季的期望。春夏之交的立夏節氣,可以說是一個『閾限期』,無論是古時的迎夏儀式,還是流傳至今的餞春嘗新之俗,都是為了讓人們在萬物茁壯成長的時節可以身體康健。」在朱曉紅看來,夏天的美,充沛、豐厚、浩大,春天種下的所有想像,都將會在夏日裡綻放。

朱曉紅梳理寫立夏的古詩後發現,處在特定情境中的詩人,往往會把希望與立夏節氣聯繫起來進行吟詠。她分享了自己喜歡的詩詞和網友們一起感受夏天的專屬小確幸——

《初夏》

宋·陸遊

槐柳成蔭雨洗塵,櫻桃乳酪並嘗新。

古來江左多佳句,夏淺勝春最可人。

《立夏日納涼》

宋·李光

茅庵西畔小池東,烏鵲藏身柳影中。

沙岸山坡無野店,不知此處有清風。

「立夏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節氣名稱,它代表著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也寓意著人們迎接新生活、向陽而生的勇氣和決心。」朱曉紅希望,在立夏這個時節,能夠像大自然一樣充滿生機和活力,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機遇。

立夏前一天,恰逢「五四」青年節。新時代中國青年在平凡崗位上奮鬥奉獻、在急難險重任務中衝鋒在前、在基層一線經受磨礪……他們的人生旅途恰似行至立夏,絢爛的未來正徐徐展開。

滿目繁茂,萬物並秀,「夏淺勝春最可人」。只要心中常栽繁花,生命便可時時如沐初夏。(董蕾 實習生 范弘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77c65a1b97393158230be189b30a2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