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一口唐僧肉長生不老,罵郭德綱大紅大紫!
通過罵郭德綱成為「網絡名人」的人每年都來,他們對主流相聲演員和微博博主印象深刻!最近,一位名叫「余」的70歲老爺爺火了!
說到余這個名字,相信99.99%的朋友都不了解,但說到他的爺爺,也就是余德奎大師,經常關注曲藝界的人應該都有所耳聞。他是「八德交響」之一,於在業內地位很高,與侯平起平坐!
是已故相聲大師侯的徒弟,侯是侯的兒子。因此,論資排輩,郭德綱要對小張喊「包打聽」!
余德奎大師在世時創辦了「奎德社」,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在採訪中,於說他目前住在北京,平時以表演為生。演出的場地是一個七八平米的小房子,一次可以容納五六個觀眾。演出門票50元!
關於德雲社的名字,於坦言:德雲社是魁德社的冒名頂替,是看了我們魁德社的名字後想到的!
採訪結束後,於的奎德俱樂部成了網絡名人打卡的「聖地」。老人從地面起步,50元的門票直接漲到200元。表演時間只有15分鐘,表演的內容是演了100多年的老三!
那麼問題來了,德雲社真的是奎德社的「冒名頂替者」嗎?
答案很簡單:余是在蹭的熱度!
關於德雲社的名字有三個版本!
張文順把它送給了張文順的弟子,如徐德亮、張德武、鄧德庸,而作為創始人的郭德綱,在他的真名中取了一個德語單詞。
至於「雲」字,據說來源於張文順書房中的一句話,「雲鶴九,龍騰四海」,郭德綱的弟子也是按這八個字收徒,故名德雲社。
另一方面,「德雲社」一詞的由來是借用了百年前德興社的名稱。早在清朝,河北保定就有一個叫劉德興的茶商。他開了一家茶館,並把曲藝表演引入其中,生意因此變得火爆起來。但德興社因為得罪政府,被迫解散。現在北京德雲社相聲社的名字也是借用德興社的!
德雲社和奎德社同一個字,但意思完全不一樣。余能直接把一張票的價格從50元提高到200元,說明這位老人還是「務實」的。採訪的目的是為了蹭一波郭德綱的熱情!
個人認為,於既然是的「包打聽」,又是名門望族,做事應該大方,通過蹭的熱度來改善目前的落魄生活沒有錯,但說德雲社是魁德社的冒名頂替還是不對的!
最後,我希望在未來的歲月里,余能安心演出,不管是50元還是200元。想留住觀眾,就要有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