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做君的有沒有充分的理由,也不管做臣子的願意還是不願意,總之,皇帝如果鐵了心讓臣子去死,這臣子就不可能活在這個世界上,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在這一方面,朱元璋的岳父胡美的死就很能說明問題。
我們知道,明太祖朱元璋這個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特殊的,他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他在當上皇帝後會非常的強勢,說一不二般的武斷,聽不得不同的聲音,並且非常的狠辣多疑。這樣的性格特點在朱元璋身上表露無遺,他殺了非常多的功臣,當然不能說這些功臣沒有犯錯,但朱元璋卻將一樁樁案件擴大化,就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就殺了幾萬人,這樣的作為絕對是皇帝中的異類。
有意思的是,受胡惟庸一案牽連的李善長被處死之後,朱元璋親自下詔列舉奸黨,而胡美也在其中,「言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子婿刑死,美賜自盡雲。」這個時候距離胡美被殺已經過去了六年,這算是朱元璋給出了胡美死的一個理由,當然事實如何,又能如何呢?反正死都死了,如意的不過是朱元璋而已。
說起來,胡美在元末明初的割據混戰中還是比較識時務的,他原本是陳友諒的部下,後來朱元璋攻下江州,遣使招降胡美,而胡美也沒有猶豫,願意歸順朱元璋,不過胡美提了一個條件,那就是整體歸降,即帶領自己的原先的部下歸降朱元璋,歸降後還是歸胡美帶領,不能將其收編、拆分。朱元璋聽到後第一反應是胡美活得不耐煩了,敢和他提條件。
不過跟隨在朱元璋身邊的劉伯溫卻阻止了朱元璋,朱元璋略一尋思,便答應了胡美的要求。歸降後的胡美倒也為大明江山立下了不少的功勞,雖不至於立下大功,但小功卻也接連不斷,也算是開國功臣之一。大明朝開國之後,胡美封侯,被任命為中書平章、同知詹事院事。朱元璋對他的評價還是不錯的。朱元璋曾對胡美說:「汝以陳氏丞相來歸,事吾數年,忠實無過。」
但即便是如此,1384年,胡美卻還是「坐法死」。說起來這和胡美的女兒還有關係,胡美為朱元璋效力,其長女入宮成了貴妃,這胡美也算是朱元璋的岳父。胡美還有一個女兒,只是女婿在史籍中並沒有留下名字,胡美和這個女婿經常出入皇宮,目的自然是去看望貴妃,這讓朱元璋很不高興,畢竟皇宮是朱元璋的,只有朱元璋能隨意進出,其他人倘若識相點能不進出就不要進出的好,總要有點規矩才好。
胡美和女婿可能出入的次數多了,以至於被朱元璋以「亂宮禁」為名處置了胡美和其女婿,胡美被逼自盡,而其女婿被處死。當然只是表面的原因,至於朱元璋處死胡美的真正原因可能並不是這樣,但朱元璋卻以此為藉口將其弄死,反正不管是什麼樣的理由,只要死了就是朱元璋想要的結果。
不過既然朱元璋能以此為藉口,就說明胡美和其女婿確實亂了宮禁,要不也不至於被朱元璋抓住把柄。在這一方面,胡美應該好好和郭寧妃的哥哥郭德成學學。郭德成雖然在官場上並不得意,只做了一個小官,但是他懂的低調,懂得自保,為了自保,他甚至在朱元璋面前裝瘋賣傻,而朱元璋對他的試探也是一次接著一次,好在郭德成都完美化解了危機,說起來,郭德成是少數沒受胡惟庸一案牽連的官員。
馮夢龍曾記載過郭德成的一個小故事,說的是驍騎指揮郭德成因公經常出入皇宮,有一次,朱元璋塞給了郭德成兩錠黃金,讓他帶回家中不要告訴別人,郭德成答應好了之後就出宮,在即將離開皇宮的時候,佯裝喝多了脫靴,然後露出了藏著的黃金,宮人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才說是自己給的。
郭德成為什麼要鬧這麼一出呢?他自己說出了答案,他說:「九閽嚴密如此,藏金而出,非竊耶?且吾妹侍宮闈,吾出入無間,安知上不以相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