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春期孩子鬧僵,不是坐等服軟!需主動找突破口重建親子關係

2020-07-27     育兒育兒雙千柔

原標題:和青春期孩子鬧僵,不是坐等服軟!需主動找突破口重建親子關係

青春期孩子情緒不穩定,易怒易發脾氣,並且一生起氣來還不好哄。朋友吐槽起她青春期女兒來,一口氣絮絮叨叨半個小時不帶歇的。

事情還得從開頭說起,青春期孩子晚自習回到家,發現借來的電子琴支架腳被二胎娃趴塌,支架一邊高一邊低,本來鬆開螺絲調整一下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沒想到青春期孩子二話不說,直接發飆:

「XXX,你又亂動我的東西,知不知道這是借來的,搞壞了要賠新的給人家,你懂不懂?」青春期孩子一進家門就大吼大叫起來。二胎娃被姐姐吼是司空見慣的事,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走到了一旁,無比淡定地做著自己的事情。青春期孩子被比自己八歲的小屁孩撩得火冒三丈,一邊罵一邊狠狠地抽打:叫你亂動我的東西,做錯事不道歉也就算了,你還當沒事一樣!

被打痛了的二胎娃哇哇大哭起來,朋友雖然很心疼二胎娃,但看到情緒失控的青春期大娃還沒完沒了,一時不知道如何干涉為好,只好靜待青春期孩子發泄一通停下來後,急忙把二胎娃帶回房間安撫。沒想到青春期孩子還衝到房間再次對二胎娃又打又罵,並且連著朋友(媽媽)一起罵:做錯事情不道歉還裝可憐,就知道哭,你也是,她做錯事情不責怪還寵著她。

朋友回答到:看到你採取打罵的方式處理問題,我很傷心很難過,因為我看中友愛、和睦、寬容,我希望你用溫和的方式引導教育她,可以嗎?交給我處理也可以。儘管朋友使出非暴力溝通的經典法寶:觀察+感受+什麼需求引起的感受+請求,但對正在怒髮衝冠的青春期,並沒有明顯的效果,她不屑一顧地冷哼:你管教?算了吧,寵她還來不及呢!

在平衡二胎關係上,估計所有父母都會遇到類似這樣的難題,尤其當兩個孩子年齡相差懸殊發生衝突時,真不是父母想一碗水端平就能端平得了的,多多少少還是會把保護欲的天平偏向小娃。朋友家大娃正值青春期,自我意識強烈,易激動易衝動,行事說話往往不經過大腦管控;小娃正值人生第一次叛逆期,有了「自我」的概念,凡事要以「我」為中心。這件事在朋友看來,大娃打人罵人已經過分了。

當青春期孩子第二次衝到房間打罵二胎娃時,朋友被氣得沖昏頭腦,忍無可忍地脫口而出:夠了,打了打過罵也罵過,不就是碰塌了嘛,我去給你調整就是。青春期孩子頂回:早去哪裡了,我自己都已經調好了!朋友不想就這件事情再升級,採取強制力迴避:好了,今天的事暫且打住,等你我冷靜後再溝通。青春期孩子猛地一轉身走出房間,砰地一聲把門甩上了,然後恨恨的隔門喊話:從今以後,XXX,你不再是我妹!XXX,你不再是我媽!(生氣的青春期孩子,就像發威的老虎,即便不咬人也要把大地震動,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靜,冷靜,再冷靜!)

當親子關係不好時,問題一定出在父母方。朋友反思到:如果在青春期孩子打二胎娃時,及時作出反應及處理:我知道你晚上非常忙碌,要練習表演曲,要練習英語口語,還要衝涼洗刷,要麼把練習表演曲放最後做,我馬上把琴支架調整好,可以嗎?相信接下去的事情並不會那麼糟糕,可朋友當時的注意力全關注小娃,心疼小娃,被忽視的青春期孩子有了怨氣,並且認為媽媽偏心。

次日清晨,朋友一如既往地充當青春期孩子的morningcall,被女兒甩臉,女兒出門上學仍不理不睬,晚上回到家,還是不理睬媽媽。親子關係陷入僵局已經整整24小時,如何去打破?朋友苦思冥想,但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儘快修復親子關係,不與青春期孩子較勁!

再次日清晨,朋友又一如既往地充當青春期孩子的morningcall,還是被女兒無視,主動請求送她上學也被拒絕。但是朋友並不放棄,她想著只要在一起就會有機會,於是找個藉口說到小區小花園裡走一走,順便和青春期孩子一同走進了電梯。看到青春期孩子提了表演服,於是問:需要我送琴去學校嗎?青春期孩子直截了當地說:我自己中午回來拿!(孩子能開口說話,就說明氣氛有所緩和了,否則像刺蝟武裝成一個滿身是刺的圓球,縱使父母有多高能也無從下手)。

出了電梯門,朋友放慢腳步和女兒落下一段距離,然後衝著她的背影喊:女兒,我愛你,你不理我的日子過得太漫長,我希望我們恢復親密的母女關係,好嗎?雖然青春期孩子沒有給出明確的回覆,但是,她邁著輕快的步伐上學去了。

家是孩子最溫暖幸福的港灣,父母是孩子最親密最可依戀的夥伴,青春期孩子自主意識增強了,自我意識感和自尊心也強了,需要一個民主、平等、寬容的家庭環境來容納TA成長。當和青春期孩子鬧僵後,成熟穩定的中年父母應該主動找突破口,重建良好親子關係。和青春期孩子較勁是得不償失的做法,不僅使得青春期孩子更加叛逆,還會內耗時間和精力。與青春期孩子保持良好親子關係,給予TA心理支持、情感安慰,才是成熟父母的做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5hhk3MBSTrcFlvZEO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