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 | 《繁花》里搶盡風頭的,其實是他!

2024-01-11   新民周刊

原標題:好戲 | 《繁花》里搶盡風頭的,其實是他!

好戲 | 《繁花》里搶盡風頭的,其實是他!

文 | 沈 林

《繁花》的評論里有一句:王家衛下凡拯救電視劇圈。看到這句評論,筆者狠狠點頭。畢竟,已經有好多年沒有守在電視機前等過更新,也有好多年沒有看完整過一部劇,基本半路就棄了。

爆劇自然會讓劇中的演員被更多人看到,比如胡歌,火了這許多年,這部劇出來後,王晶都誇他有周潤發的風範,唐嫣也被大讚演技突破,馬伊琍還是那麼穩,而辛芷蕾則美出了新高度。

而劇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無疑是「爺叔」(yaso)游本昌。

據說爺叔接這部戲,除了墨鏡導演數次真誠邀請,劇本也過硬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幫親朋好友要到胡歌、唐嫣等明星的簽名。不過,這都是爺叔的玩笑話,畢竟,拍攝時,他總是每天最早一個到片場的人。

在頭兩集,爺叔就給觀眾們貢獻了諸多名言,比如爺叔教育阿寶:紐約帝國大廈,爬上去要1.5小時,跳下來只要8.8秒。這句話在大結局中也有所呼應,寶總歷經繁花,走出和平飯店做回阿寶,用了7年。

爺叔還教阿寶提升自身形象:派頭、噱頭和苗頭。

爺叔還告訴阿寶,男人要有三隻皮夾子。相信這句話不少人都記在了小本本上。

第一隻是你實際有多少錢;

第二隻是你的信用,人家皮夾子裡的鈔票,你能動用多少;

第三隻就是人家認為你有多少錢。

幾句台詞,幾個表情,一個上海灘老法師就立住了。

游本昌是一個大器晚成的演員,他本人曾說過,他的創業之路從52歲,也就是出演《濟公》這部劇才開始,但《濟公》之後,他又坐了多年冷板凳。從這一點上,游本昌和爺叔,何嘗不是惺惺相惜?

52歲終演主角

《繁花》熱播後,有人找到爺叔年輕時的照片,大家驚訝地發現,原來游本昌年輕時賣相不輸胡歌。然而,這樣一個英俊帥氣的小伙,在出演《濟公》前,竟然從未做過主角,全是龍套角色。

游本昌出生於1933年,上面有5個姐姐。他小時候體弱多病,有一個僧人路過門前,說他需與佛結緣,否則活不過13歲,父母便把游本昌送到上海法藏寺出家。幸運的是,游本昌的身體竟然真的變好了,於是長大的游本昌,又被父母接回了家中。

這段時間的游本昌,日子過得順風順水,他跟著姐姐看話劇、聽說書,後來被直接保送到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又順利進入中央話劇院。

然而,隨後等待他的,是近30年的龍套生涯。

不過,即使跑龍套,他也是盡職盡責。一次,他演《大雷雨》中的農奴,雖然沒有一句台詞,但他把《大雷雨》的19個譯本都翻了個遍,目的就是為了琢磨當時農奴的生活習慣、心理狀態。

游本昌十分看重劇本質量,如果劇本不好,錢給再多,他也不去。出道30年,演了79個配角,「我是不走運的演員」,51歲前的游本昌,常常這樣打趣自己。

到了1984年,游本昌登上首屆央視春晚,他被安排在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小品《吃麵條》後面演出。當時五十歲的他穿著當時流行的寬腿戲服,梳著油光可鑑的大分頭,由表情到肩膀腰部,無實物的表演卻散發出強烈的敘事感。憑藉這個啞劇小品《淋浴》,他征服了觀眾的心,而這,也是他第一次被全國觀眾所熟悉。

次年,他出演了《濟公》,一集片酬只有120元,但他終於迎來人生的第一個高光角色。

據說,《濟公》首日開播就破了收視紀錄,連市公安局都致電劇組道謝,播放期間犯罪率大大下降。

可拍攝過程有多難,只有自己知道。

為了找到濟公的感覺,他讀了很多寫濟公的書,按照書里的描述,他把劇組給的新僧袍剪剪磨磨,弄得跟垃圾堆里撿來的一樣。

拍攝期間,他幾乎一天只睡4個小時,只為研究濟公的動作和眼神。

就這樣,他還覺得不夠邋遢,就用眉筆塗黑牙齒。但始終差了點「感覺」。

直到有一天,他躺在大石板上打盹,遠遠地聽到導演喊「開拍」。因為著急起身,趿拉著鞋就跑,沒想到這一跑,濟公「活」了。

當年因為經費緊張,濟公的服裝都是游本昌自己親手做的。有一場吃雞腿的戲,頂著39攝氏的高溫,肉早就變質發臭了,但為了不浪費道具,游本昌還是裝作大快朵頤的樣子。

這一幕,後來被北影奉為經典教材。

他也憑藉此片獲得了第四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

人到晚年再創業

如果說游本昌是52歲終於演了主角,體會到大紅大紫的感覺。然而,命運又在此時跟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一直陪伴他的妻子被診斷為癌症二期,醫生說,手術意義不大。

為了照顧妻子,游本昌請辭了所有角色。緊接著,便是巨額違約金。還有導演要「封殺」他。

可是他不管,眼前的人,陪著他吃了這麼多年的苦,若是為了自己的前途「拋棄」了她,實在不是一個男人做的事情。

奇蹟再一次發生了,妻子的病情在游本昌的精心照料下穩定了。游本昌也終於在告別銀幕4年後決定復出。

然而,江湖已經不是當年的江湖。

對於那段日子,游本昌本人曾這樣回憶:「我接受不了他們把我當戲劇演員,甚至把我當滑稽演員、鬧劇演員來使用,所以才一下子冷落了這麼多年。」

好在,他心中的那份理想始終還在。

本世紀初,游本昌將自己的積蓄全部投入了啞劇連續劇《游先生啞然一笑》的攝製中,但沒有一家電視台敢接,最後全部賠完。

此後,他在《李獻計歷險記》、《刀見笑》等作品中偶有露面。

2006 年,他再度傾盡所有,拍了《了凡》,依舊無人問津。他說:「拍啞劇是為我而拍,拍《了凡》是為觀眾而拍。」儘管賠了,但他並不遺憾。

就當身邊人勸他退休安享晚年之際,他又做了一個決定——賣房。

賣房幹什麼?

製作《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一生傳奇。

少年東渡,留學日本,就讀於東京美術學校和音樂學校,專攻西洋繪畫和音樂。

他前半生放浪瀟洒揮金如土,辦劇社、畫室,也曾投入革命,入世極深,他是第一個用五線譜作曲的中國人,豐子愷等人都出自他開辦的畫社,才華驚絕。

38 歲時,他從斷食而悟道,棄俗世才華,做苦行僧。彌留之際,手書「 悲欣交集 」四字。趙朴初評他:「深悲早現茶花女,勝願終成苦行僧,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他的人生道路,讓我震撼,所以我決定做這個劇。游本昌說。

但因為題材小眾,所有劇院都覺得劇本沒有商演價值,不好推廣。游本昌決定,乾脆不賣票,做義演。

每當話劇資金維繫不下去時,他就去影視里客串,賺了錢再貼補:「電視劇要上千萬的投資,電視電影百八十萬,話劇三五十萬就可以了。」

從第一年的3場演出,到後來一年130場。他們甚至受邀到中國香港、新加坡、美國、義大利、加拿大等地演出。

要以文藝化導人心

在社交平台上,游本昌是一個擁有千萬粉絲的網紅爺爺。他總是以濟公的形象出現,向大家傳遞祝福和能量,最近他在元旦拍攝的小視頻,光點贊就達到了3000多萬。

其實,除了演藝事業外,游本昌一直非常關注社會話題,鼓勵老年人積極地跟上時代。早在2008年起,他在北京史家小學免費開設表演課,一教就是8年。

他成立濟公公益,參與扶貧工程,參加西部暖心關照兒童行動。

據說郭德綱推出《濟公活佛》四本前,曾與游本昌有過探討。

郭德綱問他:「 像我這樣的胖子能演濟公嗎?」

游本昌說:「佛本無相,你放開演!」

時至今日,郭德綱的《濟公活佛》仍在上演,且場場滿座,既宣揚了濟公思想,也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了京劇藝術。

而在游本昌的理解中,所有的公益活動、志願者,他都認為是當代的活濟公。「你只要濟世為公,你就是濟公。」

2023 電視劇品質盛典典禮上,90 歲的游本昌說:你們好幸福啊,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我羨慕你們,我有一句衷心之言,是我踐行了幾十年的一條演繹宗旨,以文藝化導人心。"

以文藝化導人心,他真正做到了。

《繁花》已結局,但正如游本昌傳記的書名:夢想永遠不會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