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有人說楊過心中愛著郭芙,你看他為郭襄慶生時,穿的什麼衣服

2023-08-02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難怪有人說楊過心中愛著郭芙,你看他為郭襄慶生時,穿的什麼衣服

郭芙對楊過是有愛意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且不談《神鵰俠侶》中那些女子都會「一見楊過誤終身」的設定,從細節來看,也能看出郭芙對楊過的心意。

比如書末的襄陽大戰中,楊過沖入敵陣之中去救耶律齊,郭芙卻在此時糾結起來。

原文道:「我難道討厭他麼?武氏兄弟一直拚命地想討我歡喜,可是他卻從來不理我。只要他稍微順著我一點兒,我便為他死了,也所甘願。我為什麼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只因為我暗暗想著他,念著他,但他竟沒半點將我放在心上?」

(楊過劇照)

毋庸置疑,郭芙心中有楊過,奈何她太傲氣,始終沒給楊過、給自己一個機會,他們就這麼錯過了。

不過楊過是否愛郭芙呢?對此,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認為楊過一生只愛小龍女一人,也有人認為楊過是「博愛」的,心中自然也有郭芙,至於哪一種說法是對的,細品原著便能找到答案。

一、多情的楊過,心中不止一人

只要認真讀過原著的人就會知道一個事實,「楊過一生只愛小龍女一人」的說法是錯誤的,硬要說的話,只能說楊過的摯愛是小龍女,而他一生中可不僅僅只愛過一位女子。

比如公孫綠萼也曾讓楊過動心,別說楊過自己都大方誇讚了公孫綠萼,就算他自己不承認,那情花毒也不會說謊,他看到公孫綠萼時,情花毒就發作了。

原文道:「楊過見她腰肢裊娜,上身微顫,心中不禁一動,豈知這一動心不打緊,手指尖上卻又一陣劇痛。」

除了公孫姑娘之外,郭二小姐郭襄也算得上是得到了楊過的喜愛,金庸在後記中就證實過這一點。

(公孫綠萼劇照)

原文道:「郭襄這樣可愛的一個小妹妹,秀美豪邁,善解人意,聰明伶俐,楊過心中早就真的喜歡她了,給她三枚金針,就是說:『不論你叫我做什麼,我都答允!就是要我為你死了也可以!』」

試想當年郭襄要是自私一點,用其中一枚金針許下「我要你與我在一起」的願望,楊過身為一言九鼎的大俠,又怎能不從?甚至那都算是金庸給楊過一個台階下,讓他從了自己的內心,而不必死撐著「專情」的人設。

既然楊過是多情的,那麼他對郭芙也應該是有意思的,不過本文不從那些老生常談的角度去分析,而是從細節著手。

二、金庸的習慣,細節中藏伏筆

武俠故事都需要有懸念、伏筆,但本文要談及的伏筆卻不是推動主線劇情的某些伏筆,而是一些不易察覺,卻在你看破之後會感覺十分巧妙的伏筆。

比如郭襄後來出家的結局其實早在《神鵰俠侶》中就有暗示,當年金輪法王說要教郭襄武功,而郭襄的回答是:「呸!我學和尚的功夫有甚麼用?我又不想做尼姑。」果不其然,後來郭襄就真當了尼姑。

(金輪法王、郭襄劇照)

又比如《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容貌,木婉清起初遇上段譽的時候就說過:「幸好,段郎的相貌像他媽媽,不像你(段正淳)。」

而到了末尾,真相大白,段譽還真不是段正淳的兒子。

所以金庸十分喜歡在一些不經意的地方埋下一些彩蛋,當你結合後續的劇情再回過頭來讀那彩蛋時便會覺得妙不可言。

那麼書中又有哪個細節能夠證明楊過心中有郭芙呢?其實很簡單,看他在郭襄的生日宴上穿的什麼衣服你就明白了。

三、郭襄生日宴,楊過穿的衣衫

前文提到過,金庸在後記中談及了楊過對郭襄的看法,但事實上楊過在郭氏姐妹中更在意的始終是姐姐郭芙,這一點從後來襄陽大戰中,已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他卻還要調戲郭芙一番也能看出來。

(郭襄、郭芙劇照)

當楊過在郭襄的生日宴上為郭襄送上三份大禮時,多數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郭襄身上時,也就忽略了楊過與郭芙之間的細節聯動。

你看當時楊過穿著什麼衣衫?原文道:「星月光下,兩個人衣衫飄飄,同時向高台躍落,一人白須青袍,一人獨臂藍衫,正是黃藥師和楊過。兩人都斜斜下墮,落到離台數丈之處已然靠近,黃藥師伸右手拉住了楊過的左手,在半空中攜手而下。」

藍衫,這是不是與你印象中的楊過截然不同?甚至與書中的他也有極強的違和感,因為在此之前,楊過大部分時間穿的都是青冠黃衫。

比如這段描述:「郭襄大喜,凝目望那兩人時,但見左首一人青冠黃衫,正是楊過。」

楊過為何要在此時穿上一件藍色的衣裳?若你將原著往前翻四回,到「風陵夜話」這一回中,看郭芙的穿著,你便會明白楊過的用心了。

(楊過、郭芙劇照)

你看當時郭芙是怎樣的裝扮?原文道:「眾人見到這女子,眼前都陡然一亮,只見她年紀三十有餘,杏臉桃腮,容顏端麗,身穿寶藍色錦緞皮襖,領口處露出一塊貂皮,服飾頗為華貴。」

此時的郭芙穿的正是一件藍色的衣衫,而楊過自然也在暗中注意到了這一點,郭襄以金針許願讓他參加自己的生日宴,楊過便趁此機會以藍衫示意,至於郭芙是否能領會到他的用心,那便是另一碼事了。

無論如何,以金庸寫作的習慣來看,楊過在此時改穿藍衫之舉應該是有深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