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 | 身高1.8米的女孩也想談戀愛,但……

2024-06-02   新民周刊

網絡圖

身高,是很多人脫單路上的攔路虎!矮了不行,但太高有時也成了煩惱。

在山東,就有一名媽媽對於女兒的身高愁得不行,她女兒已經大四了,至今沒有男生追,甚至沒有男生對她表白過。

原來她的女兒身高達1.8米,平時穿普通的平底鞋,站在人群中,大家都感覺有壓迫感,跟她聊天,還得抬頭。

高中的時候,女子還是挺自信,覺得自己長得高,看得遠,到了大學,可以盡情地談戀愛,應該很多人追。可是進了大學,從大一到大四,眼看就要大學畢業了,女子依然單身,連個表白的都沒有,她想在大學脫單的願望,基本已經落空了。

大學裡那麼多男生,都沒有合適的。工作後,社交圈子更小了,女子想脫單,只會更難。

生活中不乏身高超過1.8米的男生,但問題是他們的選擇也很多,從1.6米到1.8米,可謂是高矮通吃。但是1.8的女生往往對1.8以下的男生連看都不願意看一眼。

這樣的單向兼容的機制導致了這樣的結果:1.6米的女生瓜分了1.8米的男生,剩下1.8的女生和1.6的男生互相嫌棄。

來源:今日頭條

伊內斯

戀愛解放思想,不妨先從身高開始。

根據2020年醫學雜誌《柳葉刀》的數據,19歲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75.7厘米,中國女性的平均身高為163.5厘米。也就是說,1.8米的大學女生比多數同齡男生都要高。

雖然現在年輕人思想愈來愈解放,身高並不是阻礙雙方進一步發展的首要因素,但大多數人還是會在心裡給「身高」設一個門檻,大學生也不例外。早在10年前,長三角某985理工科大學給在校大學生做過一次「理想戀人」調研,結果校內不少男生給理想的女友設置了身高「上限」,約為175厘米,大概是希望女生不要太高。十年過去了,這個數據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畢竟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沒有突飛猛進的增長。

如果1.8米女生只想找比自己高的男生談戀愛,範圍真的狹窄了不少。掌柜好奇的是,她在抱怨沒有男生追的時候,是否考慮過能否接受比自己矮的男生呢?如果無法接受,那麼在小範圍內遇到「白馬王子」的機率真的比普通身高的女生要低很多。但可以放寬身高條件,甚至可以主動出擊,說不定就能馬上「脫單」。

祝開心!

繩易斷

身高只在相親簡歷上最有用。

資深已婚人士會告訴廣大的單身青年,婚後最無關緊要的就是身高。

很多人考慮身高,最常見的一個理由是:兩個人並排走在路上是否和諧。但是這種和諧其實是給別人看的,婚後決定兩人是否和諧,最關鍵的是性格。

既然戀愛的終極目的是結婚,那不妨以終為始,把一些浮華的參數過濾掉,比如身高、外貌。曾經有科研人員做過實驗,再漂亮的人,只要盯著看20分鐘,也不再覺得驚艷;而再醜陋的臉,看上20分鐘,也會感到順眼多了。

看來人的大腦遵從統計意義上的均值回歸,所以最終大家耳鬢廝磨的愛人,其五官已不再重要,只是一張代號為「老婆」「老公」的皮囊罷了。而三觀的重要性卻日漸顯現,你不再會因為對方長得好看或者身材好而選擇包容缺點,否則明星的離婚率就不會像現在這麼高了。

回到開頭,1.8米的姑娘談不了戀愛,是一種雙向逃離的結果,女生可能看不上矮的男生,男生也不敢追求高個女生。希望他們看了這篇推文,能夠重新審視婚戀中身高的作用,真正問自己究竟自己最在意的品質是什麼。

若您有任何煩憂,

請關注本微信並給周刊君留言。

掌柜們會為你提供專業解答。

往期推薦

菲律賓為何會這樣,「依靠美國習以為常」?

局長為升官被騙300萬元,還口出狂言:「是不是有人想整我?」原來「買官被騙」的不只他一人……

第一素顏女神自曝做臉,不做醫美的女明星還混得下去嗎?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