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裹草蓆下葬,300年後墓葬出土,為什麼有價值10億元的金器?

2022-10-11     遙望春風

原標題:清官裹草蓆下葬,300年後墓葬出土,為什麼有價值10億元的金器?

但凡了解歷史的我們都知道歷史之中有很多清廉為民的清官,也有壓榨百姓的貪官,那怕一直被我們後世所學習的歷史名流,最後還是抵不過金錢的誘惑。比如我們一直推崇孩子們學習鑿壁借光的西漢匡衡鑿,可其最後卻成了一位貪官,天下第一巨貪和珅開始為官之時也是立誓要為民請命,其結果我們已經瞭然於胸。

明代有一位清官裹草蓆下葬,300年後其墓葬出土,為何有價值10億元的黃金?出現這樣的情況讓後人甚是費解,難道這位官員又是一位沒有忍受金錢的誘惑成為了一代巨貪嗎?

首先有這樣想法的我們實屬冤枉了這位明朝清官,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清官,裹草蓆下葬可見其經濟實力,畢竟古人都信奉侍死如侍生的觀念,如果他是一位巨貪的話,其墓葬不可能如此寒酸。

這位官員叫做王士琦,是明朝萬曆朝時期的一代名將,在抵抗倭寇的戰役之中履歷戰功,當時的名將太多讓我們對這位名將不是太過熟悉。王士琦雖然在歷史上並沒有被我們後人熟知,可是他的墓葬可謂是震驚全國,原來在王士琦裹草蓆下葬三百年後,在其墓葬發現無數金銀珠寶,就墓葬內的黃金就價值十億以上,我們可以想像王士琦墓葬之內的黃金有多少,簡直是一個就是一個大金礦。

當年在浙江一個平淡無奇的村莊裡,一位農民需要挖一些石頭,在其挖石頭的時候意外挖到了一塊鑲著玉石的金子,淳樸的農民看到金子之後非擦興奮,隨即又繼續往下挖。不一會的功夫挖出了很多金器,金簪子,金腰帶,金戒指等等,那怕是淳樸的農民遇到這樣金器也萌生了占為已有的念頭,可是其在回家的路上不慎把挖出的金器遺失在半路上,被其他村民看在眼裡,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爭先恐後的去此地挖掘寶貝。

沒過多久這裡發現寶藏的事情傳到了考古專家的耳中,考古專家馬不停蹄的來到現場進行搶救性的發掘,這麼無非是對文物的保護,讓我們後人知道歷史真相,了解古人的智慧以及古人的文化。

經過考古工作者多日的搶救性的發掘,這個墓葬一共出土了金扒耳、金絲冠等等,共有107件隨葬的器物,22件金器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可見這個墓葬簡直就是一個寶庫,為我們後人留下了無數的瑰寶。

經過專家的考究,斷定這個墓葬乃是明代清官王士琦的墓葬,可是讓專家和史學家疑惑不解的是王士琦是一位大清官,為什麼墓葬之中有如此多的金器,難道是歷史記錄錯誤,可是王士琦下葬的時候是身披草蓆,種種不解之謎難住了很多人。

最終經過專家和史學家翻找大量史書,經過當時的壞境,最終解開了這個謎團。原來王士琦在明朝為官之時履歷戰功,後來受古人落葉歸根的影響,王士琦最終葬在了老家,王士琦下葬的時候的確是兩袖清風,可以說是身無分文,只能以草蓆入葬,根本沒有什麼陪葬品可言。

在王士琦入土為官多年之後,有人向萬曆皇帝講述了王士琦下葬時候的情景,萬曆皇帝認為王士琦是有功之臣,又是有名的清官,如此寒酸實在是不妥,王士琦生前並沒有享受太多人間富貴,萬曆皇帝只能讓其去世之後在另外一個世界享受榮華富貴了。萬曆皇帝隨即下令讓人翻修了王士琦的墓葬,又在墓葬之內放入大量金銀珠寶以及一些金器,王士琦也沒有想到自己在去世多年之後會變的如此富足,也沒想到留給了我們這麼多的文物,三百年後讓我們重新認識了王士琦這位大清官。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知道歷史之中一生兩袖清風的官員多不勝數,我們也要理性看待歷史上那些官員,清廉之風還是值得我們讚揚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51854640d1a480f6a1ab5c30cca52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