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不戴口罩的第一個冬天來臨,雖然我們可以充分享受自由呼吸,又不得不關注冬季各類病毒的侵襲。
隨著各地迎來寒潮,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原體肺炎……各類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而口罩這第一道防護屏障又被取下,提高了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風險。
目前,報道各地兒童醫院門診爆滿的新聞頻繁見諸報端,如天津兒童醫院日接診量達到1.3萬,濟南的兒科急診室露營車扎堆,西安市兒童醫院連拔針也要排隊等等。
不僅兒童群體呼吸道疾病高發,成人群體也在遭受流感等病毒等侵擾。就在11月22日,「發燒」這個話題甚至登上了熱搜榜榜首的位置,都說明了今冬病毒依然來勢洶洶。
因此,近期多地疾控中心開始呼籲「戴口罩」,同時發布流感防護提醒、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倡議等健康提示,提醒市民對今冬明春的流感病毒重視起來,做好積極防護。
加強個人防護,若感染儘早進行抗病毒治療
據監測顯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其中,流感的主要流行株為甲型H3N2亞型。
針對目前的呼吸道疾病形勢,11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給出了醫療系統應對病毒方案,和如何防護病毒的相關提示。
米鋒表示,針對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形勢,各地要做好科學統籌醫療資源、加強藥品供應保障發揮中醫中藥作用、發揮網際網路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用、做好重點人群密集場所疫情防控等工作。在個人防護方面,他提示大家,要堅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倡導「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積極接種相關疫苗,有呼吸道症狀時要做好防護,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家庭、單位內交叉傳染等。
感染流感病毒,特別是感染甲流病毒後,身體起病較快,會出現反覆、持續高熱的情況,體溫可高達39至40攝氏度,身體會從打噴嚏、流鼻涕、乏力咽痛等症狀,發展到鼻塞頭痛、肌肉酸痛、流涕咳嗽、食慾減退等更為明顯、嚴重的症狀。
專家建議,出現症狀後,可以檢測一下,如果是流感可以儘早抗病毒治療(48小時以內最佳),像老人、孩子、孕婦、免疫力低下、有基礎病的這些人群,應儘快去醫院就診。
通過專家發言可以總結出,應對流感等病毒還是以加強預防和儘早進行抗病毒干預為主。
居家抗病毒:以藥物防治為主
目前,針對病毒的預防手段我們已經很熟悉並能很快應用起來,那麼,如果中招流感病毒,該如何儘早進行抗病毒干預呢?
專家指出,在流感流行季之前,儲備一些藥物是很有必要,尤其是老年人群體,感染後立刻用上抗病毒藥物,一般可避免發展為重症。
那麼在居家進行抗病毒干預時,也可以首選藥物防治。在藥物選擇方面,可以依據藥物的藥效、針對的發病症狀進行選擇。由於中醫中藥在新冠疫情防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今冬流感病毒高發期,中成藥也成為很多市民的抗病毒藥物的首選。而不管是研究發現,還是實際療效,一些中成藥確實表現出良好的抗病毒效果。
以目前在多地熱銷的麗珠抗病毒顆粒為例,其不管是在臨床研究還是在用藥反饋上,都獲得藥效的認證和認可。
在臨床研究上,「抗病毒顆粒在對乙醯氨基酚使用劑量、中醫證候療效、多數重要臨床症狀消失率等方面與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療效相當(P>0.05),且抗病毒顆粒組第 3 天的頭昏、胸悶症狀消失率優於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組(P<0.05)」(節選自中華醫學雜誌 2021 年1 月19日發表的《抗病毒顆粒治療流行性感冒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此臨床研究結果認證了相較於西藥,抗病毒顆粒在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上表現更優。
在用藥反饋上,市民大多比較滿意中成藥麗珠抗病毒顆粒在緩解發熱、頭昏頭痛、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咽癢等症狀時,見效較快,並對抗病毒顆粒在不刺激腸胃、不產生嗜睡乏力、三高人群方向服用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安全性表示滿意。
值得一提的是,因確切的抗病毒與退熱療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抗病毒顆粒還在2009 年的甲流疫情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因此,家中可常備抗病毒顆粒等中成藥,做好抗病毒防治。
每年的冬季,都會有規模或大或小的流感流行,這個冬季,既是不戴口罩口罩的第一個冬季,又遇上多輪寒潮來襲,再加上以流感病毒為首的多個病毒流行的情況,都對呼吸道健康構成了較為嚴重的威脅。但只要注意防護,積極進行抗病毒防治,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便能平安渡過這個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