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愛凌這麼優秀,又讓誰焦慮了?

2022-02-14     圍剿白日夢

原標題:谷愛凌這麼優秀,又讓誰焦慮了?

就問在座各位,最近還有人沒被谷愛凌刷屏過嗎?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賽中,谷愛凌第三跳以空中1620度轉體的高難度動作,獲得94.5的最高分,最終以總成績188.25分奪冠,拿下了不論於她個人還是國家而言,含金量都非常高的一枚金牌。

這是谷愛凌的首個冬奧會獎牌,中國女子雪上項目的首金,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的第三金。而今年還是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首次成為冬奧會的比賽項目,谷愛凌這一奪冠,意味著她代表中國,拿下了這一項目的首枚金牌。

擱任何一位運動員身上都是為國爭光的漂亮成績,更何況谷愛凌第三輪的驚天一跳,多少還有點放手一搏的「傳奇」性質,這更讓無數觀眾對她「天才少女」的身份津津樂道。

首先這個需要在空中轉體1620度的動作難度極高,普通人可以理解成從差不多相當於17層樓的高處無護具衝下,還要在空中完成各種高難度操作,可以說本身就是人類的身體奇蹟。

其次這個項目也並不是谷愛凌的最強項,她的訓練時間短、參加大賽經驗少,在前一天的資格賽中以第五名的成績晉級決賽。而在她之前的選手一次次刷新高分記錄,雖然谷愛凌前兩跳的成績穩定,但想要奪冠,她就得在最後一跳有所突破。

母親建議她選擇保守的1440,發揮好的話可以保下銀牌,但谷愛凌決定給自己上難度。她堪稱完美的空中轉體1620度動作,此前甚至沒有在雪面、蹦床上實操過,只在氣墊上練了一兩天,然後就是腦內復盤。

結果谷愛凌一戰成名,別人贊她「天才」,而谷愛凌想的是,她之所以做一個自己沒做過,歷史上也沒有女孩挑戰過的動作,就是因為「想成為更好的自己」,結果一不小心突破了自己,也挑戰了人類的體能極限。

如果谷愛凌的故事是一本小說,那麼「用只練過一兩天的動作拿下世界冠軍」本身已經夠金手指大開了。按照以往各種爆紅慣例,吃瓜群眾扒過她的履歷才發現,谷愛凌真實的經歷,恐怕遠比各種常見的大女主爽文還要更「敢寫」。

她在滑雪領域從小到大拿獎拿到手軟的同時,為了騰出時間參加冬奧集訓,谷愛凌在各種比賽的夾縫中提前完成了高中學業,成為建校以來第一位提前一年畢業的學生。

她還拿到了史丹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且並不是體育特招生,而是以SAT1580分(滿分1600)的優異成績被錄取,也就是說,在奧運冠軍的光環之前,谷愛凌已經是一名全球頂尖的學霸了。

長得好,學習好,體育好…谷愛凌的人生看起來完全沒有「偏科」這一說。在文藝這塊,她從小學習芭蕾和鋼琴,喜歡寫作、美食,上大學後還想研究量子物理。

在體育領域,她對足球、籃球、射箭、馬術、攀岩、蹦極、衝浪、長跑等運動也多有涉獵,滑雪只是那個被她選中,「最喜歡的愛好」。

之前很多人會說「顏值即正義」,但對谷愛凌這樣的狀況而言,美貌和身材似乎是最不值一提的優點。當然,她在時尚代言這塊的表現也並不拉胯。

小小年紀就已經解鎖了《時尚芭莎》、《VOGUE》、《ELLE》、《優家畫報》等大刊封面,混血顏+超模身材讓谷愛凌穿什麼衣服都好看,陽光自信的氣場也讓她的硬照表現力賊強。

LV邀請過她去巴黎時裝周看秀,合作過的品牌橫跨運動、美妝、廚衛等領域,還拿下了蒂芙尼的全球品牌代言人。雖然妹妹人不在娛樂圈,但目前頂著的title已經讓許多出道多年的明星望塵莫及。

更重要的是,谷愛凌不僅在各方面都實績漂亮,人家三觀也很正,說話情商高,心理素質還很強。我們見過太多「網際網路造神又毀神」的悲劇,有人提醒網友降低期待,不要給谷愛凌太多壓力時,她:你為什麼對我沒有信心?

比賽前半夜網上衝浪,用自己的帳號下場懟造謠的外媒,強調國內的輿論環境對她很友好。比賽後外媒又酸又跳腳,說她入中國籍、代表中國參賽都是為了錢,她會從自己的角度懟「不喜歡我是他們的損失」。

妹妹還很有體育精神,面對其他國家的質疑,她認為體育是用來團結人類的,而不是分化我們的。大家在這裡一起比賽,就是為了可以不斷拓展人類極限。

她小時候說過自己滑雪是因為喜歡,如果長大了滑雪不能再給她帶來快樂,那她就不會去做職業選手。很明顯妹妹享受過程大於結果,資格賽時她沒有發揮好,排名暫時落後心態也不見崩,依然滿臉自信笑容。

奪冠之後也沒有飄,看到對手因為痛失金牌大哭,谷愛凌第一時間跑去安慰。在後來的記者會上,她還替發揮失誤的選手說話,強調「每項運動都不容易,我們要有體育精神」。

總之這幾天看完谷愛凌相關的新聞,雖然明知道咱有句老話叫做「人無完人」,但相信還是有不少朋友都跟斯文產生了同款疑惑,就很好奇谷愛凌這人的短板到底在哪裡?

這位年僅18歲的天才少女,世界冠軍兼全民偶像,已經優秀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從天賦到努力都讓普通人望塵莫及,但斯文萬萬沒想到,竟然還有不少人把她當作「別人家的孩子」,指望靠雞娃複製谷愛凌的成功。

我這兩天看到不少育兒帳號,在分析「培養一個谷愛凌這樣的孩子需要花多少錢」,提到她從小上的私立學校光一年的學費就要4w,還不算芭蕾、舞蹈、鋼琴、聲樂、射箭、攀岩、滑雪、潛水這樣的愛好,每一樣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

關鍵是谷愛凌自己也爭氣,能成為世界冠軍固然需要天賦,但她的努力和自律也功不可沒。人家從小就是精力充沛的「時間管理大師」,媽媽開車接送她在各個活動場地往返,谷愛凌就在車裡換衣服、寫作業、吃飯。

她在美國長大,每次放假媽媽都會把她帶回北京補課。因為媽媽覺得,「來中國上十天課,能在美國頂一年」。按照谷愛凌這學業和課外活動的強度,說是「全年無休」也不為過,但谷愛凌的思路是,「學習累了那就去滑雪吧」。

她不浪費自己的每一秒鐘,儘可能多的去嘗試和冒險,發掘自己的潛能,最終才選擇了滑雪這項愛好。而在整個過程中,媽媽對谷愛凌全力支持,是那種她爬樹徒手盪鞦韆,媽媽就在屋裡默默看,她從窗戶鑽出去玩雪,媽媽還給她遞鏟子的「朋友型」母女關係。

很多家長眼饞谷愛凌這樣「別人家的孩子」,有的會明著說「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你」,還有的會查閱谷愛凌的成長路徑,然後試圖讓自家孩子也在寒暑假參加補習班,學習之餘參加各種活動,培養出個一技之長作為「加分項」。

像極了咱們小時候《哈佛女孩》、《劍橋男孩》這系列勵志書流行的時間,那時候還沒有「雞娃」這個詞,但爸媽已經無師自通,恨不得熟讀背誦這些教育版成功學,再實踐到自家孩子身上,沒能如願以償就恨鐵不成鋼,覺得是孩子不爭氣。

但是恕我直言,懇請各位家長看問題也全面一點。谷愛凌之所以能成長到今天這種程度,她的母親谷燕功不可沒,一方面是這位母親本身的人生履歷也很金光閃閃,另一方面是她所提供的的自由寬容的氛圍,是養成谷愛凌自信強大性格的最重要原因。

谷愛凌的媽媽谷燕,從小在北京長大,長大後就讀於北京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奧本大學、洛克菲勒大學、史丹福大學,攻讀過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以及MBA,畢業後在華爾街工作。

她自己喜歡滑雪,兼職做過滑雪教練,帶著孩子一起滑雪後,谷愛凌展現出了對滑雪的興趣和天賦,谷燕的第一反應,不是要通過滑雪技能培養一個出息的女兒,而是為女兒能陪自己滑雪、劃得還比自己好感到開心。

因為媽媽先後畢業於北大和史丹福,爸爸畢業於哈佛,爺爺也畢業於史丹福,谷愛凌小時候一度對「考名校」這事兒有執念,而媽媽谷燕卻告訴她,「你不是非上史丹福不可,你要上自己喜歡的學校,比名校更重要的是一輩子都不放棄學習」。

有趣的是,凡是指望自己能培養出谷愛凌這樣孩子的家長,多半對下一代寄予厚望,把高考、成績、名利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們往往說不出這樣的話,反而會強調「你一定要考名校」、「不能給家裡丟人」。

不知道這一代小孩的成長環境怎麼樣,反正斯文在高中是要上至少四個晚自習的,在做完作業和練習冊的前提下,大家普遍睡眠不足,每天在課上昏昏欲睡,教室里瀰漫著清涼油的氣味,多的是身體不舒服還要堅持上課的「好學生」。

而谷愛凌受到的教育,是從小要堅持每天至少睡夠10小時,這樣大腦和身體才能得到充分的發育和休息,醒來後才能有更好的狀態和精力。

不少人調侃愛睡覺大概是我們和冠軍唯一的共同點,而斯文想說的是,希望那些被谷愛凌刺激到的雞娃家長們,多少也能受到一些啟發,讓自家孩子也多睡幾個好覺吧。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谷愛凌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過,「我的媽媽是最好的媽媽」。而谷燕作為一位單親家庭的母親,非但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控制欲,還會告訴女兒「你長大不需要感謝我,你一點都不欠我的」。

如果要問那些希望複製谷愛凌成功的家長們,對自家孩子有什麼期待,斯文相信答案多半圍繞著「第一」、「成功」、「優秀」等關鍵詞。而谷愛凌本人的母親,只希望她的孩子自由、豐富、快樂、勇於嘗試。值得細品。

除了這些雞娃家長,在對谷愛凌的各種討論中,還有一些難以避免的男性凝視引起了斯文的注意。看過谷愛凌訪談、資料的小夥伴想必已經發現了,她由母親和奶奶共同撫養長大,生活里並沒有什么爸爸的痕跡。

谷愛凌管自己的外婆叫奶奶,她的「谷」姓隨媽媽,名字里的「凌」取自她出生前車禍去世的姨媽,英文名里的「Feng」是奶奶的姓氏。關於她的父親,唯一確定的信息就是「畢業於哈佛大學」。

但在谷愛凌爆紅之後,總有那麼些莫名其妙的人,非想扒出她父親是誰,來證明她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因為基因優秀、起點夠高。被傳播最廣的版本,是她爸爸是google五號員工,現在做房地產生意,富可敵國。

佐證是「谷歌第五號員工」Ray Sidney曾把頭像換成他和幼年穀愛凌的合照,一臉為谷愛凌奪冠驕傲的模樣,谷燕給他點過贊。發酵過程中還被來總玩了個「所以google的中文名叫谷歌」的大無語梗。

但很快當事人自己下場解釋,他的確和谷燕交往過,但那時候谷愛凌已經出生了。他算是看著谷愛凌長大,因為認識了那麼多年,所以會為她如今取得的一切感到驕傲。

再回頭看那些信誓旦旦說什麼「別拿自己十幾年的努力跟人家好幾代人的積累比」的言論,就真的蠻可笑。很顯然谷愛凌的媽媽和奶奶已經給了她充足且健康的愛,兩個女人把孩子養得這麼好,她爸爸是誰,有那麼重要嗎?

比非要扒出人家爸爸是誰更離譜的,是一些看似在夸實則物化女性的普信言論。比如說「她這麼優秀,什麼樣的男人才能得到她」?

或者「她這麼優秀,以後還怎麼找對象?婆家好找嗎?」

以及嫌棄人家搞冰雪運動體寒的,「不能生咋辦」、「分分鐘離了」。

還有媒體發起了「谷愛凌和全紅嬋誰更受男性觀眾歡迎」這種話題,還真有人在下邊說「谷愛凌滿臉硬傷」。斯文就是一整個unbelievable,有多惡臭咱都得另說,關鍵是谷愛凌剛剛18歲,全紅嬋今年才15歲,兩位天才少女都未成年誒。

分分鐘讓斯文想起中國女足在亞洲杯奪冠之後,一幫腦子裡長驅的對姑娘們各種評頭論足,討論人家的擇偶標準、dang婦羞辱隊員腰後的紋身、還有人提倡讓男足娶女足來改善基因。

我:你沒事吧?喝了多少啊這是,但凡配點頭孢都不能說這種話吧?

怎麼敢的啊!咱也不知道谷愛凌這麼優秀,到底是扎了誰的眼,又引起了誰的焦慮。斯文以前看到過一種說法,如果一個人比你優秀,覺得羨慕哪怕嫉妒都挺正常。但如果對方已經優秀到讓人望塵莫及的程度,那普通人估計只有敬佩的份兒。

也是沒想到,完美如谷愛凌出現了,竟然還有不少人熱衷於給自己加戲。要麼拿自己的擇偶標準去衡量對方,要麼把谷愛凌當案例瘋狂「雞娃」,咱就是說,愛搞一些直男凝視的話先照照鏡子ok?

雞娃家長也請認清現實,雖然斯文理解大家為孩子好、想讓孩子有出息的初心,但至少不要把自己的虛榮心和實現不了的願望,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不是說讓大家都躺平的意思,谷愛凌身上當然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她的自信樂觀、堅韌自律、體育精神和對女性的關懷,對青少年和女孩們來說都是好榜樣。哪怕光是學她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鍛鍊,普通人堅持下來都受益匪淺。

只不過最近看到太多一見人家那麼優秀就想入非非的網友發言,斯文只想勸一句——打破幻想,認清現實,你懂什麼是天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e28dbb721d5e3c661e8864d9df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