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完電沒拔充電器,把家燒沒了!給手機充電,這些習慣很危險

2024-10-23     南方都市報

工作社交用手機、玩遊戲用手機、刷劇用手機……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離不開手機的我們,自然也要時時惦記著給它「續命」,充電器也成為了人們日常高頻使用的小物件。但充電的「姿勢」不正確,可能帶來不小的隱患。

近日,網上一段視頻觸目驚心,一個房間被大火燒得一片狼藉,而這場火災的罪魁禍首就是一個小小的充電器。「充完電沒拔充電器把家燒了」詞條衝上熱搜。

因手機充電而導致事故的案例還有不少。今年7月21日,廣東一女子睡前給手機充電,充電器整夜未拔導致手機爆炸,女子被煙嗆醒才躲過一劫,但被褥、床鋪、手機全部不同程度受損。

炸了的手機。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2023年4月,湖南永州一民房發生火災。經調查了解,事故由未及時拔掉的手機充電器引發。

起火的房子。來源:中國消防

給手機充電是「每日任務」,安全問題不可粗心大意。來看看手機充電的誤區和正確姿勢。

誤區一:充電器插在插座上一直不拔

充完電,拔下手機就出門,你的手機充電器是否也長期「駐紮」在電源插座上?

經過科學測試,充電器即使是單純地插在插座上,沒有負載工作,也會產生電流。充電器是一個變壓及鎮流設備,只要接電就會一直處於工作狀態,這無疑會消耗電量。雖然耗電量不多,但積少成多,便浪費不少電。

使用電流針測試未工作的充電器,顯示出了電流讀數。

連接手機工作時,電流讀數又出現明顯變化。

最重要的還是安全問題。消防人員提醒,如果充電器放在插線板上長期不拔,它會持續發熱,加速器件和材料的老化,容易產生短路或高壓擊穿,嚴重時會導致爆炸、火災等事故發生。

連接的電源插座處、碰到易燃物品的數據線端都易引起火災。今年2月27日,江西南昌的周先生在整理被子時,發現枕頭上的充電器數據線插頭竟然燒出一個洞來。

誤區二:充電時先插手機再插電源

先插電源,還是先插手機?這個順序其實有講究!

最科學的姿勢是:充電時,先插電源後插手機。充滿電後,先拔手機後拔電源。

這樣的細微差異會有什麼影響呢?

這裡有個知識點:中國居民用電的電壓是 220V,但手機充電器的電壓卻往往在 5V 以內,在給手機充電時,充電器會將高壓電流通過變壓器轉變為低壓直流,再輸送給手機。

手機充電。IC供圖

準備充電時,若是將充電器接入手機再插到電源,可以看成直接把手機接在電源上,可能輸出浪涌電壓;而反過來,插頭先插,它已經是接通狀態了,輸出已經穩定在 5V 左右,浪涌電壓不太會出現。

浪涌,又名突波,是指超出正常工作電壓的瞬間過電壓。有時插拔開關看到的閃亮火花,大多就是浪涌。雖然時間只有百萬分之一秒,長久下來卻能給手機電池帶來不小的損害。

充完電了,先拔掉手機,因為在拔下充電器的那一刻,也會產生反向瞬時電流。

想記住插拔的正確順序,可以試著把充電器、充電線和插座當作一體,充電時是手機「貼過來」,充滿時則是手機「被拋棄」,這樣操作,就安全多了。

如果使用原裝充電器,充電時插拔的順序一般對手機影響不大。

誤區三:邊充電邊打遊戲、通話

儘量避免邊充電邊用手機!有人會認為,讓電池放電的同時又充電,會影響壽命,其實,真正影響電池壽命的,是邊玩邊充導致的溫度驟升。一份調查顯示,就算是不用手機,溫度升高依然會加速電池容量減少。

用手機通話、進行高配置遊戲或其他高耗電操作可能會導致手機過熱,再加上充電時電池產生的熱量,手機可能會變成一塊「滾燙的板磚」,增加安全風險。

平時也不要把手機放在過熱環境中,如汽車前擋風玻璃之下、窗台邊等高溫環境或陽光直射的地方,很容易引起電池爆炸。

誤區四:手機電量用完再充

這個說法其實來自很久之前,在父母輩用老式手機的時候。也就是說,在鎳鎘電池時代是正確的,因為鎳鎘電池會有「記憶效應」。

所謂的「記憶效應」就是,電池充電時會記住前次使用後的最終電壓,當充電後再次使用到其記憶的電壓值時,電池的剩餘使用時間就會迅速下降,所以鎳鎘電池最忌「淺充淺放」,要將終止電壓控制得比較低。而現在智慧型手機早已進入鋰電池時代,討論電池壽命,更多提及的是「循環」。

鋰電池。IC供圖

所以,「用完再充」的說法不再適用,它甚至還會成為錯誤的鋰電池充電姿勢。每次都把手機電量用完再充,反而會傷害鋰離子電池內部的化學活性,加快電池的損耗。

所以,正確的充電姿勢是「隨用隨充」,最好在手機提示電量過低的時候就充電,不用放到沒電等晚上睡覺再充。這樣看來,有適當的「電量焦慮」,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誤區五:使用快充頭就有快充效果

現在快充已經成為不少手機的標配,但是快充能不能起效,還得看自己的手機是否支持。

手機的充電器和電源線以及手機本身,有「握手協議」。無論快充插頭的方式是提高電壓,還是加大電流,在手機端都會因為「握手協議」導致不可用。換句話說,當快充插頭識別出這是一台「慢充」手機,它也會慢下來,以免給手機帶來壓力和傷害。

誤區六:留著手機過夜充電

長時間充電並不能增加電池的儲電量。手機待機時也會消耗一定電量,就會造成手機在插電狀態下反覆充電放電,對電池造成損耗。

無論哪一種電池,如果過度充電都有可能發生爆炸。雖然一般情況下,合格的充電器都有防止過度充電的安全保護電路,電池一旦充滿就會自動停止充電,或者將充電電流降低到很低的範圍,俗稱「涓流充電」。

但任何裝置都不是100%保險的,一旦充電器的保護電路失效,或者電池本身存在質量缺陷而又沒有被及時發現,就可能造成起火甚至爆炸。

放在被單上充電的手機著火。來源:上海消防

另外,充電時要避免手機受潮或進水。電池遇到水容易引起短路,在充電前要檢查電池和充電器有無受潮或進水現象,同時手機也不要放在木質家具或布質材料等易燃物上,降低安全隱患。

出品:南都官微運營部

統籌:李湘瑩

整合/編輯:許樂

美編:羅銳

資料來源:應急管理部、廣東應急、瀋陽應急、中國消防、北京消防、科普中國、央視新聞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830b9640a78a6cdbb959c9336b3a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