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的歷史人物畫像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發現,在一些古代將軍的畫像中,這些將軍都會內穿鎧甲,外披戰袍,顯得非常臃腫。尤其是在岳飛、關羽等英雄氣十足的將軍畫像更是如此。
那麼這些將軍在畫像中為什麼會這樣穿戴呢?背後有哪些深刻的含義?主要原因在於戰袍既可以禦寒防塵,還可以彰顯身份,放到畫像中還可以增加武將的氣質,讓武將看起來更加英氣逼人。
(一)身上的戰袍:禦寒防塵、彰顯身份
在古代的戰爭中,由於沒有現代這樣快速的交通工具,行軍過程都是非常漫長的,還要經歷野外的風餐露宿,所以將軍們也要應對不同的天氣狀況所帶來的對生活的影響。這時攜帶一個戰袍就可以起到禦寒和防塵的作用。如果需要夜裡行軍或者在比較寒冷的地方行軍,將戰袍披在身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戰袍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彰顯將軍的身份。眾所周知,在古代的王朝中,擁有著很多的將軍,這些將軍的地位和身份都有著很大的區別,那麼該怎樣分辨職位和身份的高低呢?在戰袍上就可以有著很明顯的體現。做工較為精細、圖騰較為精緻的戰袍,其主人的身份也很高,外觀較為樸素的戰袍,那麼它的主人身份就很低了,類似於偏將軍、牙門將等等。(二)畫像中戰袍:烘托氣質、英雄色彩
為什麼在關羽、岳飛這一類名將的畫像中會出現鎧甲外面披著戰袍的情況呢?因為這凸顯了畫像中戰袍的另外一個作用-烘托武將的氣質和英雄色彩。
一般畫像中的將軍身披戰袍的,都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在他們的身上也必然發生過許多的英雄事跡,例如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義釋曹操以及岳飛的英勇抗金、精忠報國等等。戰袍的存在,讓畫像中的武將顯得更加威武,為樹立其英雄形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
除此之外,諸如宋朝、明朝的一些朝代中,均呈現出重文輕武的特點,例如宋朝的于謙、岳飛和明朝的孫承宗、袁崇煥等等。人們非常欣賞儒將,對目不識丁的武夫比較反感。在這樣的背景下,將軍的鎧甲外面再增加一個披風,能夠增添一些將軍的儒雅氣質,讓將軍們以儒將的身份呈現在眾人的面前,給外界留下更好的印象。綜上所述,將軍鎧甲外穿著披風是非常常見的。小小的披風雖然存在感較低,但是作用還是非常大的。披風穿在將軍的身上,既可以起到行軍中禦寒的作用,還可以體現將軍的身份和地位,更可以提升將軍的形象,給予外界更好的視覺觀感,所以,古代的將軍畫像中經常出現將軍身穿鎧甲,外披戰袍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5e3b8feab4021c349d4eda5896d3b3.html